灵川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县

灵川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县,位于广西东北部,东、南、西三面环抱桂林市,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内地形地貌复杂,面积2302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灵川县常住人口42.82万人。截至2024年9月,灵川县辖7个镇、5个乡。

历史沿革
灵川县建置之前,古属百越之地。
战国属楚。
为桂林郡地。
属零陵郡始安县。
初属桂州始安县地,五代十国先属楚,后归南汉。
隶广南西路静江府。
隶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
属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桂林府。
属广西行省桂林府。
民国二年(1913年)7月,裁府设道,灵川隶属广西省漓江道;十五年(1926年)10月废道后,隶属广西省桂林行政督察委员会;十九年(1930年),属桂林民团区;二十三年(1934年)3月,属桂林行政区。二十九(1940年)年4月,属广西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三十一年(1942年)3月,第一行政督察区所辖县归省直隶。三十三年(1944年)5月至三十八年(1949年)11月,隶属广西省第八行政区。
1949年11月22日,灵川解放,属广西省桂林专区。
1954年6月,灵川县与临桂县合并为一县,称临桂县,仍属桂林专区。
1958年3月,隶属广西僮族自治区桂林专区。
1961年6月,复置灵川县。
1965年10月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专区。
1968年8月,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地区。
1998年9月,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9月,灵川县辖7个镇、5个乡:灵川镇大圩镇定江镇三街镇潭下镇九屋镇灵田镇公平乡潮田乡海洋乡大境瑶族乡兰田瑶族乡。县人民政府驻灵川镇银渠路4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灵川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南、西三面环抱桂林市,东北与兴安县,东南与灌阳县恭城县交界,西北与龙胜县为邻,西与临桂区接壤,南与阳朔县相连;全县行政区域面积2302平方千米,介于北纬25°04′-25°48′,东经110°07′-110°47′之间。
地质
灵川县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具有“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特点。西北为越城岭复背斜,东南为海洋复背斜。两者之间为湘桂夹道,可称“灵川复向斜”,总体呈北东走向。越城岭复背斜主要背斜是马海背斜,核部岩层为板溪群;长蛇岭背斜,核部为下泥盆统紫色红砂岩。大庙圩向斜,核部为下石炭统岩关组,两翼为泥盆系砂岩和灰岩。海洋复背斜境内主要由三个背斜和相间的两个向斜构成。老厂穹隆状背斜,位于最东部,其核部时代为寒武系;长山坡背斜位于中间,核部岩层为中泥盆统应堂组。冷水田——坪山向斜位于两背斜之间,核部为下石炭统岩关组。尧山——金竹山背斜位于最西部,核部为中泥盆统应堂组碎屑岩。灵田街——大圩向斜位于尧山——金竹山背斜与长山背斜之间,核部出露下石炭统大塘组沉积。灵川复向斜由二个向斜和一个极狭窄背斜组成,总体呈北东走向。其中,甘棠渡——大面圩向斜在东北部,核部为下石炭统岩关组。定江街向斜在西南部,核部亦为下石炭统关岩组。粟家背斜位于两者之间,为上泥盆统桂林灰岩和融县灰岩,背斜上泥盆统南延桂林市区。
灵川县境内断裂构造“灵川断层”位于长蛇岭东麓,介于长蛇岭与盘古庙山之间,为县境最重要的区域性断层。全长数百千米,自全州、界首西南经兴安永兴街与溶江而入灵川;于定江街西侧延入桂林。县境跨度约30千米,呈北东45度走向。断层分布于湘桂夹道西北侧,切断数列背斜与向斜,错断地层有奥陶系、泥盆系、石灰系和白垩系,并多处被第四纪掩埋。断层面倾向西北,倾角在30~60度之间,且西北盘向北东方向逆冲,断层具平移兼逆冲性质。
地形地貌
灵川县境中部,地势平阔,多属三街镇、灵川镇、定江乡辖地。西北山峦重叠,溪河纵横,地属蓝田瑶族乡、公平乡、九屋乡、潭下镇辖。东南地高山多,沟谷切割明显,地属海洋乡、灵田乡、大境乡、潮田乡、大圩镇。由于地质构造与岩层分布不同,又将县境明显分割成三条川:海洋山与尧山之间为东川,尧山与长蛇岭之间为中川,长蛇岭与越城岭之间为西川。县境山脉分属越城岭山系余脉和都庞岭海洋山系余脉。桂林喀斯特地貌伸入县境腹地,海拔均在500米以下,呈群体分布,尤以大圩、潮田、海洋、大境、灵田、定江、九屋、公平、三街为最多。石山地区多溶洞
气候
灵川县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阳光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雨热同季,利于各种农作物生物特性充分体现。年平均日照时数1614.7小时,日照率36%,大于0℃期间的日照时数1607.7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99%,大于5℃期间的日照时数为1505.2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93%,大于10℃期间的日照时数为1354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84%。全年无霜期最长349天,最短256天。历年平均无霜期320天,无霜期80%保证率为309天。最早初霜日为11月25日,最晚终霜日为3月14日,平均初霜日为12月21日,避免初霜危害保证率80%的日期为12月6日,平均终霜日为2月4日。年平均降雨量1941.5毫米,最多年降雨量2460.7毫米,最少年降雨量1543.2毫米,降雨量主要集中在上半年,3—8月为雨季,4—7月降雨较多,5—6月为降雨高峰期,5月降雨量为全年之冠。9月份后,大范围降雨减少,多为局部地方性热雷雨。年平均气温18.7℃,元月最冷,月平均气温6.8℃—8.4℃,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7.0℃—28.6℃,极端最高温度39.5℃,极端最低温度-5.1℃。
水文
灵川县内河流分属珠江长江两大水系。以珠江流域为主,其流域面积2178.29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96.28%;长江流域83.9平方千米,占3.72%。漓江纵贯南北,为广西西江一级支流,是县内最大的河流。漓江支流众多,于东、西两侧,呈枝状分布;河流发源地及河床多为岩石、卵石、细沙,故其水色澄碧、清澈。海洋河属长江流域,自县境东北流向兴安县境。境内河流多发源于东西两侧的海洋山、越城岭,集雨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共66条。除漓江、海洋河外,有一级支流14条,二级支流31条,三级支流16条,四级支流3条。县内河流总长795.71千米,河网密度0.35千米/平方千米。县内积雨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9条,总长513.2千米,河网密度为0.265千米/平方千米。分布在漓江东、西两侧各9条。
土壤
灵川县地带性土壤为红壤。自然土壤自山区向平原呈水平分布特点,越城岭的鸡笼山和海洋山构成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为主的土壤区;山地附近低山、丘陵以黄红壤、红壤为主,中部及河谷平原为红壤、冲积土、水稻土。全县土壤自西北向东南水平分布规律是:黄壤(黄棕壤)——黄红壤——红壤(冲积土)——水稻土——红壤——黄红壤——黄壤(黄棕壤)。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灵川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拥有量53.7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28.85亿立方米;地下水储藏量3.23亿立方米;外县流入水量21.7亿立方米。县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932.9毫米,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深1278.15毫米,径流总量28.85亿立方米。
植物资源
灵川县境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99科,564属,1415种。其中,蕨类植物27科,46属,67种;裸子植物9科,12属,15种;被子植物163科,506属,1333种。按形态性状分,乔灌木植物242属,794种;藤本植物98属,226种;其余为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有热带及喜热植物22科,50种以上。如二色菠萝蜜、翻白叶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主要有:观光木(香花木)、马尾树银杏马蹄参伞花木粘木白桂木银钟花黄枝油杉粘木凹叶厚朴闽楠(兴安檎)、红豆树水田七、广东五针松、青檀半枫荷(金缕梅料)、银鹊树红椿任豆长苞铁杉
动物资源
兽类
飞禽
鱼类
鲫鱼鲤鱼青鱼白鱼斑鱼鲢鱼金鱼白鳝黄鳝鳜鱼鳅鱼银鱼铁鱼、石鳞鱼、风鱼、乳穴鱼、草鱼大头鱼、黄山鱼、塘角鱼沙鳅墨鱼
两栖、昆虫类
两栖类有田鸡青蛙、山蛙、石板蛙、塘孔蛙、大鲵。昆虫类有黑蜂蝴蝶螳螂蜘蛛、萤、蚁、蜻蜓、蟋蟀飞蛾、蜉蝣。
爬行类
吹风蛇、干芋苗蛇、金环蛇、银环蛇、五步蛇、烙铁头、青竹蛇、南蛇、泥蛇、菜花蛇、乌梢蛇、过路蛇、鸡冠蛇、干毛蛇、壁虎蜥蜴等。
矿产资源
灵川县矿产资源品种较多,且分布广,部分矿产储量较大。其中金属矿产13种,主要金属矿种有:等;非金属矿产20多种,主要非金属矿有方解石页岩石灰岩黄铁矿石英矿泉水等。优势矿种为、砖瓦用页岩、石灰岩、方解石。铁矿查明资源储量18428千吨(矿石量);铅锌矿查明资源储量32683吨(金属量);铜矿查明资源储量4680吨(金属量);重晶石矿查明资源储量420千吨;玻璃用砂岩查明资源储量4920千吨(矿石量);饰面用灰岩5150千立方米;水晶矿查明资源储量228吨;水泥用灰岩储量52729千吨(矿石量)。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灵川县常住人口为422776人。
截至2023年末,灵川县户籍人口39.70万人,年末常住人口42.82万人(指常住该县半年以上人口),其中城镇人口21.99万人,城镇化率为51.35%。全年(自然年度)出生人口2526人,出生率6.36‰;死亡人口2992人,死亡率7.54‰;人口自然增长率-1.17‰。
主要民族有汉族壮族瑶族回族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灵川县地区生产总值(GDP)209.1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1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2.16亿元,同比-1.6%;第三产业增加值96.83亿元,增长4.3%。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3.6%、20.2%和46.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6.7%、-11.6%和64.9%。
2023年,灵川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10.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21.6%;第二产业投资同比-33.2%,其中工业投资同比-33.2%;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47.2%,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31.8%。
2023年,灵川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6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税收收入4.95亿元,同比增长13.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98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民生重点领域支出24.33亿元,同比增长7.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1.1%。
第一产业
2023年,灵川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55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农业产值85.52亿元,增长4.8%;林业产值3.21亿元,增长7.0%;畜牧业产值17.46亿元,增长4.2%;渔业产值1.28亿元,增长3.1%;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07亿元,增长5.2%。
2023年,灵川县粮食播种面积2.74万公顷,粮食产量14.39万吨,比上年增长1.0%。全年园林水果产量113.09万吨,增长2.9%,其中,柑橘类水果产量88.85万吨,增长3.0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86.67万吨,增长4.4%。全年生猪出栏49.58万头,增长4.3%,家禽出栏数1867.88万羽,增长5.0%。
2023年,灵川县肉类产量7.11万吨,比上年增长5.0%,猪肉产量3.86万吨,比上年增长4.1%。禽肉产量2.76万吨,增长5.8%。全县水产品产量1.01万吨,比上年增长3.4%。
第二产业
2023年,灵川县工业总产值同比-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4.8%;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7%。规模以上工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同比-17.3%,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4.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5.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10.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8.6%。
2023年,灵川县全社会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7.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第三产业
2023年,灵川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0.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3.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5.4%。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同比-0.5%,餐饮收入增长5.4%。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5.2%,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9.0%,住宿业营业额同比42.8%,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5.3%。
截至2023年末,灵川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49.3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3%。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07.5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灵川县有公办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普通高中2所,高完中1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初级中学11所,小学50所,教学点23个(其中7所已停用),在校小学31302人,在校初中生13470人,在校高中生6507人,中职在校生751人,有高中专任教师433人,中职专任教师71人,初中专任教师1040人,小学专任教师1766人。有民办小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在校生4977人,在校初中生277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灵川县共有文化馆1个,县融媒体中心1个;有博物馆4个,全年共接待观众约10万人次;有公共图书馆1个,共有藏书约25万册(件)。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灵川县共有医院6家(其中,综合医院4家,中医院1家,专科医院1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家(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妇幼保健院1家,卫生监督所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11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家,卫生院12家,村卫生室234家,门诊部6家,诊所类151家,卫生所、医务室8家。医疗机构床位1872张(编制数),卫生技术人员2642人,其中,执业医师853人和执业助理医师194,注册护士1157人,药师(药士)157人,技师167人,卫生监督员12人,其他102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灵川县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09280人;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5405人;参加失业保险32081人;参加工伤保险47125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16139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0669人(含退休职工)。
交通运输
灵川县境内交通主要方式有公路和铁路,县城距桂林火车始发站7千米,距桂林两江国际机场26千米。国道322线、桂海高速公路桂梧高速公路、桂兴高速公路、贵广高速铁路湘桂铁路复线、漓江水道贯穿该县全境。
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途经灵川县5个乡镇,并在该县定江镇设有桂林西站,灵川成为南宁广州长沙贵阳等四省会2小时经济圈交通节点城市。
历史文化
方言俚语
灵川县境内汉语方言有官话(西南官话)和平话二种;少数民族语言有壮话、瑶话二种。前两种全县通行;少数民族语言只有壮、瑶民族操用,分布范围小。官话与“桂林话”大同小异,属西南官话,属于北方方言下的一个次方言。平话大体以柳州为界,有桂北平话和桂南平话之别。桂南平话,以邕宁为中心,在语法、调类、调值、声韵母上较为一致。桂北平话较为复杂,内部差异较大。
特色节庆
中元节
中元节又称鬼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亦有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旧传,是日阎王将阴间所有鬼魂放到人间各处游荡找食。各户以红纸书写已故先人于中堂,献酒、肉、糯粽、糍粑,用纸扎银绽、纸钱作包,面书某寄某冥中受用,然后拿到河边或野外焚化,以祭祀先祖和超度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有的举行秋祭,合祠宴饮。是日,忌下水,忌爬树,为避鬼魂缠身。解放后,“鬼”风大减,仅沿袭食糍粑、供酒肉、粽粑、焚香化纸莫先祖俗。
六月六
灵川县谚云:“六月六,晒白醭”。“六月六,晒红绿。”县内各户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晒衣物,将冬衣、棉被整理装箱。九屋附近及东江一带居民,是日包粽,宴客,为禾解苞满穗,预祝饱实丰收。故称“解苞节”。新嫁女于该月送礼物,谓“送六月”,俗话:“六月有钱好尝新”。
十月十五
农历十月十五庆丰收节,又叫“乡愿节”、“下元节”。十月十成,春秋作物丰收,旧时兴调令公(唐朝李靖)会,酬愿庆丰收。各户用糯捣白月圆粑,新嫁女于此月送礼物谓之“送十月”。九屋油塘、易家一带现仍请客送礼仅次中秋。海洋、大境、公平、蓝田、灵田、九屋等山区有正月二十祭大风;二月二十祭回头风,烧香、烧纸请师公求雨;正月十九,禁鸟,一般在菜园边高插粑粑,意欲糊鸟嘴。
生活习惯
服饰
清末民初,灵川县富家服饰与桂林基本相同。仕宦乡绅多着长衫、鞋、袜,夏绸冬棉唐装,肥裤宽袖。农工穿短衣、草鞋,款式单调,多以自制的土布为主,色多为青、兰、黑。农妇头戴青巾,衣长及膝,穿长裤无围裙,与男子服饰一样单调,妇幼少有手镯,无裹足习尚。洋纱洋布流入县境后,花色渐多,款式有所变化,一般群众以土布唐装为主,官僚地主或公务人员、学生着制服,款式有中山装、学生装等。妇女则穿大襟短衣,银练围裙。山区居民服饰变化不大。县境还有小孩刚出世,前辈高龄者脱近体之衣,改裁给小孩穿,以近‘寿气’而快长快大。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布质多为机织细布、化纤制品,款式多样化,习尚袖窄裤瘦,质料、颜色逐步改观,以灰、黄、黑三色为主;除部分中老年妇女仍穿大襟圆领衣(佩戴银器甚少)外,一般冬穿中山装、解放装、劳动装、学生装、运动服等。夏季穿各式衬衣、西裤;各式胶鞋、凉鞋替代草鞋、板鞋。不尚首饰。20世纪80年代后,受流动人口的影响,并因生活水平的提高,服饰变化较快。特别在青年男女中,牛仔裤风行一时,西装领带趋行,宇航服、蝙蝠衫、T恤等盛行。
饮食
灵川县境内居民平时一日3餐,农忙时一日4餐:早点、早餐、中餐、晚餐。用餐时间:早点早上5点左右,早餐9~10点左右,中餐一般在中午1点左右,晚餐在晚上8点左右。若值农忙季节,中晚餐可推迟。农村群众多喜喝冷茶或生水(泉、井水)。山区人好饮“糯米酒”(水酒,又称水古冲)。近年尚饮低度酒,如啤酒、香槟等。农村宴席规格有十二大碗(八中四大)、十大碗、八大碗、一锅煮等几种,一般来客多以荤菜相待,若初到贵宾或婚丧大事则用“十碗五海”。主食以大米为主食,多辅以红薯、芋头、高粱等,或米薯混煮,或纯煮代饭。解放前贫家多食稀粥、杂粮,或以青菜、野菜充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食杂粮逐渐减少。副食以豆类为大宗,蔬菜、瓜果、花生亦称丰富。荤菜主要有鸡、鸭、鱼、肉等。山区人还常吃竹鼠、山蛙等野味。除鲜食蔬菜外,四季备有各类干菜(如干芥菜、干萝卜丝、干芋头苗等)、咸菜(将芥菜、萝卜菜等洗净,切片晾干,然后腌入陶罐中压实密封,一两月后即成)、酸菜(有蒜头、豆角、竹笋、刀豆等)。冬制豆酱、辣椒酱、腐乳等佐食。尤喜食酸辣,若家无酸坛,不种辣椒,则被视为持家无能,往往与“家徒四壁”同日而语。
娱乐
解放前,灵川县境内娱乐主要有传统的体育项目和文化项目,如打陀螺、踢毽子、扳手劲、下棋、跳绳、山歌、渔鼓、零零乐等,逢重大节日则舞龙、舞狮、扒龙船、演桂戏、彩调等。大境瑶族有斗鸟习俗。三街有斗牛习惯。各公社、大队普遍成立俱乐部、电影队、篮球队等等。20世纪80年代后,舞厅、溜冰场、录像室陆续出现,各村公所建立了青年之家、妇女之家、老年之家;文化娱乐室有桌球、汽枪射击、音响、电视等设施。
禁忌与避讳
灵川县境内汉族禁忌颇多,凡节日、建房、婚丧、生产、买卖等都有禁忌。如大年初一不许在别人家里留宿,正月十五日则不给理发;出嫁女忌初一、十五回外家;父母去世,则子女三天内忌去别人家串门和借还东西;“守七”,孝家七七四十九天后方能理发,当年还忌婚嫁;妇女生小孩后一月内(到满月为止)禁抱小孩出门;出门办事,建房造屋、婚丧喜庆等亦多注重选吉日,忌讲伤、死等不吉利的话;四月初八忌用牛;主家有东西上市,任何人忌踩门坎、靠门框等,要多讲“彩头话”。壮、瑶族禁忌更多,连火房的三脚撑亦不许随便移动。
风景名胜
概况
灵川县是广西优秀旅游县,境内景点有东中西三大片。“东片区”有国家4A景区漓江古东景区、国家3A景区大野神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大圩古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毛洲岛、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桃花岛、海洋古银杏博览园等景区景点。中片区”有八路军路莫办事处遗址、八里街美食区、灵川美食县城、三街美食区、神岭瀑布、灵田长岗岭、三月岭盐马古道等景区景点。“西片区”有国家3A景区及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龙门瀑布景区、青狮潭省级旅游度假区、古村落江头洲、龙岩(金山禅院)景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月亮湾山庄、水源山庄、兰田西江山庄、还有东江生态森林景区和兰田瑶乡旅游景区。
主要景点
名优特产
荣誉称号
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3年3月,入选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