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维亚总统

多民族玻利维亚国的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

玻利维亚总统 (英语:President of Bolivia,西班牙语:Presidente de Bolivia),是多民族玻利维亚国的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可以任1次。

政体和国体
玻利维亚同拉丁美洲的一些联邦制共和国不同,玻利维亚是一个单一制多民族共同体国家,实行参与制代议制和公社制等多种形式的民主制度,宪法规定主权属于玻利维亚人民。2009年之前,国家实行西方的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2009年之后,多民族选举机构也被列为国家权力机构,玻利维亚实行四权分立制度。此外,玻利维亚还设有多民族宪法法院、最高选举法院、共和国总审计署、人民申诉局、国家总检察院和多民族国家最高国防委员会等重要国家机构。国家行政首脑为多民族玻利维亚国总统。
竞选资格
根据1994年实行宪法改革后的规定,当选玻利维亚总统的条件是:出生在玻利维亚的公民,必须年满35岁,服过兵役、无犯罪记录;选举前的半年内不得担任政府部长职务或其他政府领导职务;选举前1年内不能与总统或副总统有血亲关系或姻亲关系;总统候选人不能是武装部队的现役成员,不得是任何宗教信仰的教士和传教士。
根据玻利维亚2009年新宪法规定,总统候选人的条件是:必须年满30岁,参选前需在玻利维亚国内定居5年以上,具备与参议员相同的条件;选举前的半年内不得担任政府部长职务或其他政府领导职务;选举前一年内不得与总统或副总统有血亲关系或姻亲关系;总统候选人不能是武装部队的现役人员,不得是任何宗教的教士和传教士。
选举方式
玻利维亚的选举制度经历了由间接选举到有限制的直接选举,再到普选的发展历程。1825年~1850年,玻利维亚实行间接选举总统的制度,即各省通过直接选举组成选举团,再由选举团选举国会议员,而总统则由国会选举产生。1850年之后,玻利维亚总统开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但选民资格受到财产、收入和职业等条件的限制,广大印第安人农民被排斥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在1855年总统选举时玻利维亚全国仅有1.35万人投票,选举还经常受到军事考迪罗的操控。1880年之后,玻利维亚建立了具有寡头政权性质的文人政府,这种政府只代表说西班牙语的人的利益,至多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到1900年,玻利维亚全国仅有3万~4万选民,保守党、自由党、共和党等寡头政党通过暴力和贿选控制选举。1932年~1935年爆发的查科战争摧毁了寡头政治,从1938年~1951年,玻利维亚选民的限制条件有所减少,但仍限定为有文化的成年男性公民,仅有少数公民获得了参政机会。1952年,玻利维亚民族主义革命运动党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凡满21岁的公民,不论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和收入状况,均有选举权。大量没有文化的印第安人农民获得了选举权,全国选民的数量从20万人跃升到150万,国家开始进入普选制度时代。民主选举制度在1964年~1982年受到军人独裁政权的破坏,但在1982年之后逐渐步入正轨。自1987年起,玻利维亚还实行市长和市议会的地方选举。
2010年6月16日,玻利维亚政府颁布了《多民族选举机构法》,该法的颁布宣告了玻利维亚第四个权力机构——多民族选举机构的诞生。这是确保加强民主和人民团结的深层次结构改革的一个重要机制,使玻利维亚有了一个不但能选举国家领导人,而且也能撤销他们,让玻利维亚人民能够通过投票决定国家政策的重要工具。根据该法规定,玻利维亚公民年满18岁即有选举权,居住在国外的玻利维亚人也有权依法参加国家总统和副总统及其他公职人员的选举;但叛国者和诈骗公共资源者例外。选举实行平等、普遍、直接、个人、秘密、自由和义务地投票。政府公职人员的候选人,除多民族司法机构和宪法法院有特殊资格规定的职位之外,其余都将在平等条件下依法通过选举产生。任何候选人都不得同时竞选多个公职,或同时参加多个选区的竞选。
当前,玻利维亚总统由5年一次的、直接的、强制性的、自由的和秘密的全民普选产生,总统候选人获得50%以上有效选票,或者总统候选人获得最低限度40%的有效选票、与得票排名第二的总统候选人票数差在10%以上,即当选为总统。在任何总统候选人都未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将在第一轮投票之后的六十天内对两个得票最多的候选人进行第二轮选举。得票数较多者即当选为玻利维亚国家总统。选举、计票和宣布当选均需在公开和定期的会议上进行。
在国家总统缺失的情况下,总统职务由副总统代理,如果副总统职务缺失,总统职务由参议院议长代理,如果参议院议长也缺失,则由众议院议长代理。在国家总统缺失的情况下,无论由谁来代行总统职务,均不得超过90天,必须在90天内举行新的总统选举。
总统职权
根据1994年实行宪法改革后的规定,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有权任命内阁部长,驻外使节,武装部队总司令和陆、海、空三军司令和公安部队最高指挥机构领导人;总统享有共和国总统职务所固有的武装部队大将军衔;总统有权领导外交工作,有权同外国谈判和缔结条约;有权签发法令和命令,有权召集国会举行特别会议;有权通过有关部门管理和控制国家收入和税收;有权行使全国土地改革服务局的最高权力,依法签发土地证书和垦殖证书;有权遵照宪法维持和保卫国内秩序和共和国的对外安全等。
根据玻利维亚2009年新宪法的规定,总统有如下职权:保证履行宪法和法律;维持玻利维亚国家的统一;领导制定与执行国家的政策;领导公共管理和协调政府各部的工作;领导制定国家的外交政策,依法任命外交使节,签署国际条约,接待外国使节;要求多民族立法议会主席召开特别会议;颁布多民族立法议会批准的法律;发布最高法令和决议;管理国家的财政收入;向多民族立法议会陈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向多民族立法议会提交国家总预算法草案,每年按预算向议会提交政府开支报告;每年向多民族立法议会提交国情咨文;经多民族立法议会同意颁布大赦或赦免令;依法任命国家总审计长、中央银行行长以及银行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的最高领导人;维护国家的安全;任免武装部队总司令、陆军司令、空军司令和海军司令;任免国家警察部队总指挥官;任命政府各部部长;任命国家总检察长;向多民族立法议会提交经济紧急法草案;行使海军大将的职权,保卫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行使玻利维亚土地改革署最高权力,签发土地分配和再分配的有效证书等。
总统官邸
玻利维亚总统府是位于玻利维亚中央政府所在地拉巴斯市城中心穆里略广场南侧圣母天主教堂旁边的克马多宫,是一座别致的白色三层楼建筑,宫前有头戴饰盔、身穿天蓝色上衣和红色长裤的卫兵守护,每天中午12点,这里要举行总统卫队换防仪式。2014年~2015年,玻利维亚总统埃沃·莫拉莱斯的月工资为2844美元,是美洲地区工资最低的国家元首。玻利维亚总统的专机是法国达索公司研制生产的猎鹰900。
现任总统
路易斯·阿尔韦托·阿尔塞·卡塔科拉,2020年10月23日,当选新一任玻利维亚总统。11月8日,就任玻总统。
历任总统
考迪罗主义政治时期(1825—1880)
玻利维亚1825年独立后至1880年,实行所谓“考迪罗主义”政治,名义上实行民主共和制度,事实上政权完全掌握在与军人势力以及大地产主相联系的考迪罗手中。
1、西蒙·玻利瓦尔(Simón Bolívar)1825年8月6日—1826年5月26日
2、安东尼奥·何塞·苏克雷(Antonio José de Sucre)1826年5月26日—1828年4月18日
代总统 何塞·马里亚·佩雷斯·德·乌尔迪尼亚(José María Pérez de Urdininea)1828年4月18日—1828年8月2日
临时总统 何塞·米格尔·德·贝拉斯科(José Miguel de Velasco)1828年8月2日—1828年12月18日
临时总统 佩德罗·布兰科·索托(Pedro Blanco Soto)1828年12月18日—1829年1月1日
临时总统 何塞·米格尔·德·贝拉斯科(José Miguel de Velasco)1829年1月1日—1829年5月24日
3、安德烈斯·圣克鲁斯(Andrés de Santa Cruz)1829年5月24日—1839年2月20日
4、何塞·米格尔·德·贝拉斯科(José Miguel de Velasco)1839年2月20日—1841年6月10日
临时总统 塞巴斯蒂安·阿格雷达(Sebastián Ágreda)1841年6月10日—1841年7月9日
临时总统 马里亚诺·恩里克·卡尔沃(Mariano Enrique Calvo)1841年7月9日—1841年9月22日
5、何塞·巴利维安(José Ballivián)1841年9月22日—1847年12月23日
临时总统 欧塞维奥·吉拉特·贝拉(Eusebio Guilarte Vera)1847年12月23日—1848年1月2日
6、何塞·米格尔·德·贝拉斯科(José Miguel de Velasco)1848年1月2日—1848年12月6日
7、曼努埃尔·伊西多罗·贝尔苏(Manuel Isidoro Belzu)1848年12月6日—1855年8月15日
8、豪尔赫·科尔多瓦(Jorge Córdova)1855年8月15日—1857年9月9日
9、何塞·马里亚·利纳雷斯(José María Linares)1857年9月9日—1861年1月14日
三人执政委员会(Junta Gubernativa)1861年1月14日—1861年5月4日
10、何塞·马里亚·德阿查(José María de Achá)1861年5月4日—1864年12月28日
11、马里亚诺·梅尔加雷霍(Mariano Melgarejo)1864年12月28日—1871年1月15日
12、阿古斯丁·莫拉莱斯(Agustín Morales)1871年1月15日—1872年11月27日
临时总统 托马斯·弗里亚斯(Tomás Frías)1872年11月28日—1873年5月9日
13、阿道弗·巴利维安(Adolfo Ballivián)1873年5月9日—1874年1月31日
14、 托马斯·弗里亚斯(Tomás Frías)1874年1月31日—1876年5月4日
15、伊拉里翁·达萨(Hilarión Daza)1876年5月4日—1879年4月17日
代总统 佩德罗·何塞·多明戈·格拉(Pedro José Domingo de Guerra)1879年4月17日—1879年9月10日
部长理事会(Consejo de Ministros)1879年9月10日—1880年1月19日
寡头政治时期(1880—1936)
1880年~1936年是玻利维亚的寡头政治时期,太平洋战争硝石战争)失败后,由于统治阶级在如何对待智利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玻利维亚出现了两个党,一个称“保守党”,一个称“自由党”,前者代表中部和南部银矿主阶级的利益,后者代表拉巴斯及北部地区锡矿主阶级的利益。晚些时候又出现了一个共和党。尽管有了这些政党,但严格地说,这些政党都还算不上现代政党,实际上自由党和共和党都是矿业寡头的代言人,统治权都掌握在矿业寡头手里,而寡头政治与考迪罗统治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政变与军事镇压仍然是统治阶级的主要统治手段。
16、纳西索·坎佩罗(Narciso Campero)1880年1月19日—1884年9月4日
17、格雷戈里奥·帕切科(Gregorio Pacheco)1884年9月4日—1888年8月15日
18、阿尼塞托·阿尔塞(Aniceto Arce)1888年8月15日—1892年8月11日
19、马里亚诺·巴普蒂斯塔(Mariano Baptista)1892年8月11日—1896年8月19日
20、塞维罗·费尔南德斯·阿隆索(Severo Fernández Alonso)1896年8月19日—1899年4月12日
联邦政府委员会(Junta Federal de Gobierno)1899年4月12日—1899年10月25日
21、何塞·曼努埃尔·潘多(José Manuel Pando)1899年10月25日—1904年8月14日
22、伊斯梅尔·蒙特斯(Ismael Montes)1904年8月14日—1909年8月12日
23、埃利奥多罗·比利亚松(Eliodoro Villazón)1909年8月12日—1913年8月14日
24、伊斯梅尔·蒙特斯(Ismael Montes)1913年8月14日—1917年8月15日
25、何塞·古铁雷斯·格拉(José Gutiérrez Guerra)1917年8月15日—1920年7月12日
执政委员会(Junta de Gobierno)1920年7月12日—1921年1月28日
26、包蒂斯塔·萨维德拉(Bautista Saavedra)1921年1月28日—1925年9月3日
临时总统 费利佩·塞贡多·古斯曼(Felipe Segundo Guzmán)1925年9月3日—1926年1月10日
27、埃尔南多·西莱斯(Hernando Siles)1926年1月10日—1930年5月28日
部长理事会(Consejo de Ministros)1930年5月28日—1930年6月28日
28、卡洛斯·布兰科·加林多(Carlos Blanco Galindo)1930年6月28日—1931年3月5日
29、丹尼尔·萨拉曼卡(Daniel Salamanca)1931年3月5日—1934年11月27日
30、何塞·路易斯·特哈达·索尔萨诺(José Luis Tejada Sorzano)1934年11月27日—1936年5月17日
革命动荡时期(1936—1964)
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以及1932年~1935年查科战争中灾难的失败,引发了寡头政治制度的崩溃和传统政党的土崩瓦解。
31、戴维·托罗(David Toro)1936年5月17日—1937年7月13日
32、赫尔曼·布什(Germán Busch)1937年7月13日—1939年8月23日
33、卡洛斯·金蒂纳利亚(Carlos Quintanilla)1939年8月23日—1940年4月15日
34、恩里克·佩尼亚兰达(Enrique Peñaranda)1940年4月15日—1943年12月20日
35、瓜尔韦托·比利亚罗埃尔(Gualberto Villarroel)1943年12月20日—1946年7月21日
临时总统 内斯托尔·纪廉·奥尔莫斯(Néstor Guillén Olmos)1946年7月21日—1946年8月15日
36、托马斯·蒙赫·古铁雷斯(Tomás Monje Gutiérrez)1946年8月15日—1947年3月10日
37、恩里克·埃尔佐格(Enrique Hertzog)1947年3月10日—1949年10月22日
38、马梅尔托·乌里奥拉戈伊蒂亚(Mamerto Urriolagoitia)1949年10月22日—1951年5月16日
39、乌戈·巴利维安(Hugo Ballivián)1951年5月16日—1952年4月11日
临时总统 埃尔南·西莱斯·苏亚索(Hernán Siles Zuazo)1952年4月11日—1952年4月16日
40、维克托·帕斯·埃斯登索罗(Víctor Paz Estenssoro)1952年4月16日—1956年8月6日
41、埃尔南·西莱斯·苏亚索(Hernán Siles Zuazo)1956年8月6日—1960年8月6日
42、维克托·帕斯·埃斯登索罗(Víctor Paz Estenssoro)1960年8月6日—1964年11月4日
军事独裁时期(1964—1982)
1964年11月的军事政变,推翻了民众主义政权,同时宣告了为时12年之久的玻利维亚革命的结束。此后,军人上台执政,玻利维亚过渡到了一个“拉美独裁统治模式”框架内的军人政权时期,这一时期长达18年之久。
军事委员会主席 雷内·巴里恩托斯(René Barrientos)1964年11月4日—1965年5月26日
军事执政委员会(Junta Militar)共同主席:阿尔弗雷多·奥万多·坎迪亚(Alfredo Ovando Candía)、雷内·巴里恩托斯(René Barrientos)1965年5月26日—1966年1月2日
军事委员会主席 阿尔弗雷多·奥万多·坎迪亚(Alfredo Ovando Candía)1966年1月2日—1966年8月6日
43、雷内·巴里恩托斯(René Barrientos)1966年8月6日—1969年4月27日
44、路易斯·阿道弗·西莱斯·萨利纳斯(Luis Adolfo Siles Salinas)1969年4月27日—1969年9月26日
45、阿尔弗雷多·奥万多·坎迪亚(Alfredo Ovando Candía)1969年9月26日—1970年10月6日
军政府武装部队(Junta de Comandantes de las Fuerzas Armadas)1970年10月6日—1970年10月7日
46、胡安·何塞·托雷斯(Juan José Torres)1970年10月7日—1971年8月21日
47、乌戈·班塞尔·苏亚雷斯(Hugo Banzer Suárez)1971年8月21日—1978年7月21日
48、胡安·佩雷达·阿斯冯(Juan Pereda Asbún)1978年7月21日—1978年11月24日
军事委员会主席 戴维·帕迪利亚·阿兰西维亚(David Padilla Arancibia)1978年11月24日—1979年8月8日
49、瓦尔特·格瓦拉·阿尔塞(Walter Guevara Arze)1979年8月8日—1979年11月1日
临时总统 阿尔韦托·纳图什·布什(Alberto Natusch Busch)1979年11月1日—1979年11月16日
50、莉迪娅·盖莱尔·特哈达(Lidia Gueiler Tejada)1979年11月16日—1980年7月17日
51、路易斯·加西亚·梅萨(Luis García Meza)1980年7月17日—1981年8月4日
军事执政委员会(Junta Militar)1981年8月4日—1981年9月4日
52、塞尔索·托雷利奥(Celso Torrelio)1981年9月4日—1982年7月19日
军事执政委员会(Junta Militar)1982年7月19日—1982年7月21日
临时总统 吉多·比尔多索(Guido Vildoso)1982年7月21日—1982年10月10日
多民族民主政治时期(1982—今)
1982年10月军政府被迫下台,从1964年开始的、持续了18年之久的军人统治宣告结束。玻利维亚恢复了按民主选举程序更换政权的制度,进入了新自由主义民主政治阶段,开始了所谓“民主化”的进程。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