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姓,中国姓氏之一,本姓哈,其先出自信仰佛教的西域哈密,宋时为西域望族。成吉思汗西征时,回部内附,屡从征伐。明朝时兴,哈八十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征伐屡著战功,朱元璋以其翦除寇盗,赐哈八十姓翦,更其名八十为八士,是为翦氏得姓之始。
历史发展
基本介绍
翦[翦,读音作jiǎn(ㄐㄧㄢˇ)]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翦氏
本姓哈,其先出自信仰佛教的西域哈密,宋时为西域望族。元太祖(应为元世祖)之西征,回部附之,屡从征伐。有哈勒者,尝从太祖征
西夏部落,屡战克捷,以军功封折冲将军。自是族属东徙,世仕元代,是为翦氏先世东徙之始。明兴,其裔八十,佐
明太祖征伐。八十勇武有韬略,屡著战功,太祖嘉之,以其翦除寇盗,赐之姓曰翦,更其名八十曰八士,是为翦氏
得姓之始。洪武五年,太祖封八士为荆襄都督、镇南
定国将军,加
太子太保衔,命其镇守辰常一带。是年,湖广辰州四十九洞及
九溪卫、水坪、散毛、菉溪等蛮夷,连结作乱,侵掠旁郡。八士奉旨讨之,凡克四十八洞。后又攻铜鼓、五开、曹滴、腾浪、笃美、洪州、古州等蛮,平之。洪武十四年五月,
武溪蛮复叛,八士又奉旨进讨。诸蛮望见‘翦’字旌旗,皆窜逃无迹。自是诸蛮慑服而
五溪以安。洪武十六年,论平蛮功,晋封八士为
太子太傅,诰授
光禄大夫。洪武二十二年,卒于军,奉旨敕葬
常德关外黄龙冈。是为翦氏南迁湖广之始。八士有子曰拜著,原任荆襄
都督府总兵,自幼随父征讨,习于攻战。八士卒,拜著袭其官。洪武十八年夏四月,奉旨讨五开、曹滴诸洞蛮,平之。洪武二十二年,又奉旨进讨云贵诸蛮,屡奏虏功。论功晋封
靖边将军,加太子太傅衔,诰授光禄大夫。其后亦卒于军。奉旨仍葬常德东关外黄龙冈。朝廷以八士父子,平蛮有功;又念其同死边疆,乃命子孙世袭常德卫正指挥使。仍率‘翦旗营’营兵,屯田常德桃源,戍守武陵。并敕建‘建功楼’于桃源
陬市屯戍之地,以昭忠烈。拜著生二子,长曰常蒲,次曰常黎。拜著卒,常蒲袭职为常德卫正
指挥使,常蒲旋辞官北归西域
回部。八士之副将,亦多随从回籍。惟常黎乐常桃山水,遂家焉。自是翦氏之族,或在夷狄,或在中国,而常黎者,实为湖广翦氏之始祖。常黎生原狄,原狄生成,成生祥,祥生锭,仍世袭常德卫正指挥使。锭生柯,改授洞庭守备。自常黎以后五世诰敕盈馆,棨戟临门,赫然为世禄之家。以后失其官爵,遂为黎庶。自前明迄今,子孙繁衍。分居湖广、广西等地,或力田为农,或服贾为商,皆聚族而居。
1950年夏,赛福鼎来北京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议,闭幕那天,毛泽东一直把他带到自己的家里。在谈到新疆问题、
维吾尔族为国家的统一作出过重大贡献时,毛泽东说:“你知道翦伯赞吗?”他仿佛想起什么,没等回答,又说:“他是北大的教授,是你们维吾尔人。他的家在湖南
桃源县,但祖籍是新疆。”“什么时候迁居湖南的?”“明朝初年。”“他的名字好像很特别。”赛福鼎说。“是的,他的名字不像一般维吾尔族那样本名加
父名,他是
有姓的。‘翦’就是姓,这是明太祖朱元璋赐的。”接着,毛泽东讲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他说:“明朝初年,湖南常德和湘西一带
土司发生叛乱,新疆维吾尔有一位勇武善战的将军,叫哈八十,
朱元璋就命他率领一支由
维族和
回族组成的军队前去平叛。这支军队不仅平息了常德、湘西的叛乱,而且平息了贵州、云南等地的叛乱,为明朝南方的安定立了大功。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封哈八十为‘镇南定国将军’,
赐姓‘翦’,意为‘翦除祸患有功’,又在常德赐封土地,哈八十的后代就在这块御封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下来了,翦伯赞就是那位哈将军的后裔。”“他们是不是已有了很大变化?”赛福鼎问。“尽管他们的语言变了,但从他们的习俗、服饰等仍可以找到维族的特征。
有机会你可以去那里看看。”毛泽东向赛福鼎建议说。(揣振乎著《万方乐奏》,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103页)
“他为什么姓诸葛?”
1951年年底,毛泽东沿
津浦铁路南下视察,车到
济南,在火车上召见济南市委书记、市长谷牧。他对济南市的工作给予肯定后,接着就话题一转,天南海北,上下古今地谈了起来。毛泽东问:“
诸葛亮是哪里人?”谷牧答:“祖上是山东
临沂人,后来移居湖北
襄阳。”“他为什么姓诸葛?”谷被问住了。毛泽东说:“你读过
陈寿的《
三国志》吗?《诸葛瑾传》里头有个注,说明
孔明的先世
本姓葛,原籍
诸城,后来移居
阳都(即临沂,治所在今
沂南县)。当地葛氏是
大族,排外性强。孔明的先人因本祖来自诸城,故
自姓诸葛,以别于当时
葛姓。后代相沿,就姓了诸葛。”(《党史信息报》2002年10月16日)
1958年3月,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听取陶鲁笳汇报山西地区缺水,有引
黄河水入
汾河的设想时,他又问:“你们山西有个
闻喜县,你知道为什么叫闻喜?”陶鲁笳说不知道。他说:“
汉武帝乘楼船到了这里,正好传来在
南越打了大胜仗的捷报,汉武帝就给这地方起名为闻喜。汉武帝那时就能坐楼船在汾河上行驶,可见当时汾河水量很大,现在
汾河水干了,我们愧对晋民呀。”(陶鲁笳《一个省委书记回忆毛泽东》,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65页)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翦蠹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翦蠹氏,亦称翦虫氏、剪虫氏,亦简称剪氏、翦氏,为西周时期所设置的官职,隶属秋官所辖,专职负责翦除农业、林业、家居害虫。这在典籍《周礼·秋官·剪氏注》中有注释:“翦,断灭
之言也。”在古代,“剪”、“翦”二字通假互用,都有截断、灭杀之义,“翦”比“剪”更彻底、更无情、更残暴。这在典籍《
玉篇》中也有记载:“翦,俗作剪。”翦氏属下设置下士一名,史一名,徒两名。由于剪翦氏属于经验型官职,因此多为世袭。为了帮助各国消灭害虫,周定王
姬瑜在执政的第十年(公元前597年)还将经验丰富的翦氏分赠给各诸侯,这个事件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有记载:“王将其翦以赐诸侯。”到了南北朝时期,
北周政权亦仿周制,设置有翦蠹中士(翦虫中士)之职,
属正二命官阶(
正八品),下设翦蠹下士(翦虫下士)等附属官员,隶属于秋官府司管辖。
在翦蠹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翦氏、剪氏、蠹氏、虫氏等,与剪氏一样,皆世代相传至今,其翦氏史称正宗。
第三个渊源
源于佛教回鹘族,出自明朝时期佛教回鹘族将领哈常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
万姓统谱》记载:“明有剪成,曾任卫千户。”剪成,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受明太祖朱元璋调遣率军南下、时任常德指挥使的佛教回鹘族将领哈勒·八十的后裔。传说,因哈勒·八十守边有功,剪除了许多前朝敌对势力,因此明太祖赐他姓氏为‘剪’,并改“八十”为“八士”,还封给他湖南
桃源县良田一千一百七十亩,此后称剪八士,世代定居桃源,繁衍后代。经
湖南省图书馆研究推断,实际上,剪氏是哈勒·八十的后代哈常黎以居住地名称改为剪氏。其兄长哈常蒲依然称哈氏,后返回新疆原籍(今新疆
库尔勒),“惟常黎乐常桃山水,遂家焉”。桃源县山清水秀,美不胜收,特别是
桃花源,因
晋朝田园诗人
陶渊明的一篇《
桃花源记》文意幽深奥美,引多少墨客骚人寻求其处,吟诗作赋。哈常黎忘情于桃源山水,寻幽探胜,始居桃源邹溪,即后来的左千户所驻地。邹溪临沅江,溯江而上,船行三十余公里,就到了桃花溪,与桃花溪隔江相望是剪刀溪(今湖南剪市)。剪刀溪,是因为有两条溪流于此合流入沅江,溪流
分岔似剪刀,故名。哈常黎到了风景如画的剪刀溪,流连忘返,筑庐于此。为了更好地融汇到当地的
人文环境中去,也表示定居的决心,于是改哈氏为剪氏。以邑为氏,乃取氏的通例。该支
哈姓翦氏初为剪氏,传说其族后因以“剪”作为姓氏用字不雅,就改用作为“剪”的正字“翦”,到现在为止,湖南还有些地方“翦”、“剪”皆作为姓氏
通用字,如在
华容县就如是。该支翦在何时改“剪”为翦?湖南省图书馆的学者认为,最早也在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以后,因为在清道光三年的《桃源县志》中出现的历史人物,还是“剪八士”、“
剪败著”等,其中的“剪败著”也因为“败”字不雅,改记为“剪拜著”。
迁徙分布
翦氏是一个多源流姓氏群体,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
台湾省则名列第九百六十七位,与剪氏一样,翦氏以范阳、长沙为郡望。
主要居住在湖南省桃源县枫树维回乡与青林回维乡以及
汉寿县毛家滩回族维吾尔族乡和
鼎城区许家桥回族维吾尔族乡。其始祖哈八士来自当时信仰佛教的新疆哈密石桥河,因帮明朝驱剿南方的蛮族入侵有功,被明太祖钦赐“翦”姓,封镇南将军,奉命驻守常德,后人也就此安居下来,成为中国维吾尔族的第二故乡。回维村里的维族风情极浓,每年的开斋、古尔邦和圣纪三大节日时前往
清真寺做礼拜。最有意思的是,谁能想到,在
远距新疆数千公里的内地,竟也能领略到纯正维族人的生活习俗。而其余翦姓都是由此移居出去。
今北京市,
天津市,湖南
邵阳、
益阳、
张家界、
龙山、华容,河南
长葛尹家堂,河南
临颍张庄,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
台北县、
高雄市
左营区,重庆酉阳等地,均有翦氏族人分布。
民国末年,翦凝宏、翦震世、翦清廉、翦万君迁台湾。至今全国翦氏总人口8066人(1996年)。
桑植翦氏:清同治年间自桃源热水坑迁桑植竹叶坪
甄家峪。后人分布在竹叶坪、谷罗山两地。
河南翦氏:河南省长葛市老城镇尹家堂维吾尔族(翦氏)之祖翦崇夷,是
翦八士的八代四房梅公之曾孙,于明
万历年间(1573-1620年)定居河南长葛。至今三百余年,已繁衍十五代维吾尔族的翦氏家族700余人。1998年11月8日,他们在迷失300多年之后,重新回归祖先的民族和宗教(伊斯兰)。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
郡望
长沙郡:周朝时期即有该地,战国时期
楚国始建郡,
秦国灭楚国
后承之,治所在
临湘(今湖南长沙),其时辖地在今湖南省东部、南部一带和
广西壮族自治区省
全州市、
广东省连县、
阳山县、
英德和江西一部分地区。西汉改郡为
长沙国,并筑城。东汉仍改回为郡。隋朝初期废黜,隋大业年间及唐天宝、
至德年间曾改
潭州为长沙郡,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明、清两朝为
长沙府治。直到民国时期,长沙历经了国、郡、州、府、厅治。
范阳郡:秦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
河北省
定兴县一带。三国时期
曹魏国
魏文帝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
涿郡置范阳郡,其治所在蓟(今河北蓟县),其时辖地在今北京市
昌平区、
房山区及河北省涿州市一带。西晋时期改为范阳国,北魏时期复改回范阳郡。隋朝开皇初年废黜。唐朝时期的
幽州范阳郡,本是幽州涿郡,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置,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又名为方镇。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改幽州,并兼
卢龙。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与
固安等县自幽州析出,置
涿州,以
范阳县为治所。
堂号
范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幽州堂。
长沙堂:以望立堂。
宗祠楹联
桃源望重;哈勒名高。
家谱文献
湖南桃源翦氏族志,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
二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三修木刻
活字印本,1996年四修
铅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
陬市桃源乡邹溪翦家岗村、湖南省图书馆。
姓氏名望
历史名人
翦八士:元末明初的著名将领。
翦如琰:湖南桃源人,清朝湖广督标中营千总,禁烟抗英民族英雄。
近现代名人
翦奎午(1847-1949),湖南桃源人,派名万效,又名逢吉,字奎午,
翦伯赞之父,教育家。
翦盖南(1882.12.13-1961.3.9),湖南桃源人,教育家。
翦质辅(1893.8.13.-1951.5.9),湖南常德人,派名敦文,
实业家。
翦伯赞(1898年4月14日~1968年12月18日),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著名
历史学家。
翦天聪(1921年7月~2007年8月),派名凝固,维吾尔族,湖南桃源人,系
翦伯赞次子。1944年毕业于
西南联大机械系,华中理工大学(今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名誉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湖北省
电机工程学会理事兼
汽轮机专委会主任,
武汉市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历任火电教研室主任、
气动热力学研究室主任等。全国高等学校(电)
教学委员会委员兼汽轮机组副组长,《
汽轮机技术》杂志顾问及武汉
汽轮机厂(
长江动力公司)
高级顾问等。
翦知湣,男,维吾尔族,湖南常德人,1966年12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翦万策,男,1938年7月出生,宁夏
银川人,祖籍湖南常德,
翦敦道之子,1963年毕业于宁夏医学院(今
宁夏医科大学)医疗系,任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骨科主任医师。
翦万筹,男,1928年生,湖南常德人,
翦敦道之子,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
硕士生导师。论文“华北地台西南缘晚前寒武纪生物地层研究”获1988年
国家教委颁发的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著有《地质历史与板块构造》、译著《祸从天降 恐龙绝灭之谜》等。
翦敦道,号本斋,男,湖南常德人,翦质辅三弟,原为
西北军阀马福祥的随从秘书,1933年12月23日署任
宁夏省政府秘书长,兼第十五路军(后为第十七集团军)
总指挥部秘书处长,
宁夏银行监事,主纂有《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1946年旧历除夕,因与马鸿逵等赌博过久,突发
脑溢血而死。
翦仲襄,男,维吾尔族,湖南桃源人,派名象俨,又名思若,系历史学家
翦伯赞的胞弟。湖南工业
专门学校(今
湖南大学)毕业,采矿冶金科学士,
地质学专家,原
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主任委员。1928年秋,介绍历史学家吕振羽与胞兄认识,成就一段佳话。后因文革中遭迫害而悬梁自尽。
翦建午,中统特务,汉奸,湖南桃源人。曾任
中统训导处
训导长,汪伪国民党六大
中央委员、社会部副部长、全国经委会委员。
汪精卫在越南
河内发出“
艳电”公开投敌后,翦因与
周佛海、
丁默邨等人系同乡好友、老同事关系,又与周佛海夫人
杨淑慧系同学关系,曾做过周佛海、丁默邨与汪精卫之间的横向联络人,1946年因汉奸罪被逮捕、枪毙。
翦继志,1955年6月生,女,维吾尔族,湖南桃源人,现任
贵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经济法硕士生导师。
翦冰清,1942年生,维吾尔族,湖南桃源青林回维乡大洋村人,中共地方党务、
教育工作者。
翦安,1949年生,维吾尔族,湖南桃源人,系
翦伯赞孙女(翦伯赞长子
翦斯平之次女),
图书馆学专家,
天津图书馆研究员,中国民主进步会会员。
翦宁,1951年8月出生,维吾尔族,湖南桃源人,系著名历史学家
翦伯赞孙女(
翦斯平三女),
古钱币专家。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副研究员,
中国文物学会培训部讲授专家,
北京市文保
文物鉴定中心鉴定专家。
翦依琴,1923年生,维吾尔族,湖南桃源人。翦仲襄之女,亦即
翦伯赞侄女,派名凝音,图书馆学专家,
南京图书馆副研究员,1995年病逝。
翦晏,
翦伯赞长孙女(
翦斯平长女),维吾尔族,湖南桃源人。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编审,北京市
西城区人大代表,个人编辑出版有《
20世纪中国货币精品》等。
翦大西,男,1954年6月出生,系
翦伯赞孙子(
翦天聪次子)。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翦新春,男,1951年生,维吾尔族,湖南
安乡人。现任
中南大学湘雅
口腔医学院院长。
翦英海,男,1963年生,维吾尔族,湖南桃源人,生长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今
中国传媒大学),华普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翦迪岸,男,1949年12月生,维吾尔族,湖南桃源人,
高级会计师、
高级经济师。现任
华侨城集团公司副总裁、总会计师,兼任
泰州华侨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华侨城酒店集团监事长、华侨城集团公司董事。
翦去病(1896—1928),化名陈一贯,名敦堃,又名遂如,湖南桃源人。1920年任湖南劳工评议员,1922年后,任湖南劳工会驻沪办事处
宣传委员,《劳工周刊》主编。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
湖南省总工会工作,同年12月当选总工会秘书长。
翦斯平,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
翦伯赞长子,又名翦天民,派名凝思。民国32年(1943)毕业于美国
哈佛大学建筑桥梁专业,民国35年(1946)赴
莫斯科大学建筑系深造,1949年回国,是北京、天津古城改造设计的决策人之一,有“桥梁之父”之称,晚年居天津。
翦必希,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博士,美国
阿拉巴马大学免疫-遗传学研究所研究员,毕业于湖北同济医科大学(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理生理系。
翦知渐,1964年9月17日生,维吾尔族,湖南常德人,于2007年6月25日获取湖南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
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副教授,湖南大学
物理实验中心副主任。
翦立新,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博士,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翦象友,
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1945年生,曾任桃源枫树维回乡乡长,湖南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翦万亮,男,1934年10月生,湖南常德人。1961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今
华中科技大学),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二室副主任、研究员。多年从事
混凝土机械研究工作。曾设计成功TJ系列并用泵,其中4TJ-8和6TJ-12型井用泵,1967年出国支援
索马里。20HL-50等导叶式混流泵和Z4JM-2液力变压器,JCD6、JCD6A型
混凝土搅拌输送车,获省级
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YTK70型
压路机振动
系统集成阀。1989年
国家专利局授予
实用新型“
搅拌输送车液压油冷却装置”
专利权。在《
机械工程学报》发表了“
液压马达导轧曲线和
凸轮的计算及其
线切割程序”一文。
翦伯象,男,1963年9月生,维吾尔族,湖南桃源人,广东
五邑大学中文系教授。
翦清治,
河南省
长葛市
老城镇尹家堂村人,曾任
鄢陵县革委会主任、宣传部长、中共
河南省曲剧团委员会书记。
翦保平,男,河南省长葛市
老城镇尹家堂村人,1957年生,1974-1975年就读于老城高中(今
长葛三高),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
成教部(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教学院)。高级会计师,现任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局长。
翦万笈,1941年11月出生,男,中专文化程度,1996-2001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
副巡视员,2001年起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巡视员。
翦大明,男,四川省人民医院
皮肤科主任医师,1982年12月
华西医科大学(今
四川大学)医学系本科毕业,1988年华西医科大学(今四川大学)
皮肤病专业研究生毕业,医学硕士。系
翦伯赞外孙(翦伯赞女儿翦心倩之子)。
翦建政,湖南桃源人,现任
湖南省塑料行业协会会长、湖南省塑料研究所所长,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翦文斌,男,1972年10月出生,
国防科大硕士毕业,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现任水电八局机电制造安装分局副局长。
翦育林,男,1956年12月出生,湖南常德人,
湖南工程学院化学化工系教授,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
苏州丝绸工学院(今
苏州大学)
染整专业,现任湖南工程学院轻化教研室染整专业教师,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委员会委员,兼任湖南
印染科技信息
情报站站长。
翦英红,女,湖南桃源人,中科院
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
吉林化工学院环境与
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
翦进,硕士,湖南桃源人,曾任凌讯科技
总经理助理,北京中关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管,现任
清华大学校友总会副秘书长。
翦健,男,汉族,1971年生,中共党员,工程师,现任
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监造部副主任,
中国设备监理协会会员。
1990年7月,他从武汉电力学校毕业后分配在葛洲坝电厂二江分厂
机修车间水轮机班,在艰苦的岗位一干就是三年,曾任班组工作负责人、技术专责。
翦林宏,1966年5月2日生,湖南桃源人,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高级实验师。
翦万里,字鸥程,黄埔四期学员,湖南桃源人。
翦象倬,字云汉,黄埔六期学员,湖南桃源人,1934年阵亡,其女翦露芝,生于1928年。
翦英广,湖南桃源人,出生于1976年8月,国内有名的
工业设计师。常年任职于广东,从事于开发设计工作,现有学生350多名,均在沿海一带的大中型企业里任重要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