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西湖

西湖,又称严湖,位于福州市长乐区潭头镇岭南村,始建于南朝陈太建年间(569-582年),由严光舍田开凿而成。湖周约3280丈,高7尺,阔1丈2尺,用以潴蓄大畲溪水,灌溉农田450顷。

西湖简介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福建占其三,长乐为其一。严湖即西湖,在长乐县治东北大宏里(今长乐区潭头镇)此湖周三千二百八十丈,高七尺,阔一丈二尺。潴大畲溪水,四窦溉田四百五十顷,跨方安、大宏二十一都、二十三都界。
长乐西湖,因主湖体紧临潭头镇岭南村,亦称“岭南湖”。在南北朝时期的陈太建间(569~582年),长乐人严光舍去自家私田开凿成湖,湖周3280丈,人称“严湖”,因位于长乐东湖之西,后称“西湖”,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四里千万户人家,感念严光的德泽,尊称他为长者,千百年来称颂不已。如今在西湖畔,保留着尊严清净的一座“严光长者寺”,供人瞻仰。
文献记载
据史载,西湖(即严湖)在长乐县治东北大宏里。里人严光舍田为之。大宏里又有寺曰光严,亦光舍宅为之。按《三山志》:“陈大建元年,长乐严光子恭商维扬,舟次江浒,市鼋五十舍之。光家居。一日,见披黑衣者五十人,送缗钱五千,曰:“君之子恭,扬州所付,还。”恭回,验之,实未尝有,乃悟赎鼋之故。遂舍宅为寺、田为湖。后人名其寺为光严。近时,里豪夺严湖为田,何古今人不相及也。此湖的周围三千二百八十丈,湖水之源,西有宏源,岱西。边兰四涵三十六溪之水,奔流下注,北又有二刘云龙桥一支大水,七分入海,三分也入此湖,所以水源充足,常年储水不竭,它的支流,东与东湖陈塘港,以及七十二洋诸港,互相流通,调节吐纳,灌溉农田四百五十顷,千余载来,四里居民,农田耕种,咸赖此湖。
历史沿革
南北朝
陈太建间(569~582年)
长乐县十三都人严光,舍田为湖,名严湖,因位于县东湖之西,后称西湖。
宋朝
咸淳间(1265~1274年)
长乐县状元陈文龙,筑成陈塘港,与宾闾湖、西湖相吐纳。
清朝
顺治九年(1652年)
官卖湖边地一百二十亩。十六年清丈,溢至一百九十亩。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
溢至三百六十五亩零四厘。水利户检控,知县卫良佐通详。奉督部院觉罗保批饬:“凡官买有单者,每亩官给银三两赎回,并私卖之田一概还湖。嗣后被附近居民蔡厚准等复行侵占成田。
乾隆十七年(1752年)
长乐知县贺世骏,清理该县西湖被占耕土地,进行大规模铲田还湖。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知县贺世骏亲加查勘,见所占之田蔓延湖中,明系从前已经退还故址,随即勒令铲平,取具蔡世灏等永不敢侵占遵依在案。而蔡厚准胆敢串通越控。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
二十七年详奉批发,饬令尽铲还湖。仍令四里水利户轮流看守涵闸,以司启闭,永定为规。
光绪五年(1879年)
长乐知县徐承禧,将该县西湖被占垦的低地400余亩,铲复为湖,但暂留高田无碍于水利者二百九十五亩,每亩每年收租一千六百文,以所收之款为严公祠祭祀并完粮以及水利局育婴之费。立有《严湖善后章程》。
中华民国
民国36年(1947年)
长乐县疏浚西湖及渠道,维修涵洞。疏浚东湖并建堤修闸。均于11月底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2年
长乐莲柄港灌溉扩充工程竣工。该工程包括:由福州至长乐洋门3.3万伏高压输电线路25公里,第一抽水厂安装680匹电动机,第二抽水厂安装920匹电动机,添建尾水道及县城两个蓄水闸,改建原有总渠及左干渠,新建3座节制闸及渡槽、跌水、排洪槽等渠道建筑物,并新开东湖、西湖分渠。
2009年
多年来居民填湖建房,湖面日渐缩小,且湖水污染日益严重,长乐市潭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西湖整治列入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
2011年
整治工作从2009年开始,历经2年,一期工程总投资600多万元,资金为村民自发自筹,上级只补助一部分,实为难得。整治拓宽湖面300多亩,清理湖底淤泥20多万方,石砌沿湖驳岸2200米、共1.5万方,铺设水泥道路及雨污管网近3公里,新建景观桥梁4座,沿湖重要部位均建有公园、广场。是年,完成西湖清淤一期整治后,正式辟为西湖公园。
2016年
长乐市西湖列入福建省第一批水文化遗产,西湖二期工程拟投资560余万元,资金为国家小农水配套资金,将进行连片河塘清淤整治并修建护岸约600米,即将动工。
名胜古迹
严光长者寺
严光长者寺,旧称光严寺、严光祠。在大宏里(现潭头镇岭南村,由里人严光舍宅为寺,并舍田为湖,人称严湖,后称西湖。此寺始建于南朝陈太建年间(558~559),于1989年重修。因此湖为里人严光舍田开凿的,四里千万户人家,威赖他的德泽,故尊称他为长者,千百年来称颂不已。如今在西湖畔,保留着尊严清净的一座“严光长者寺”,供人瞻仰。
明马修撰宅
明马修撰宅(即马铎故居),位于潭头镇岭南村,雁山之麓,前临岭南湖(西湖),面对鱼、虾、蟹、鲎四山。始建于明永乐间(1403-1423年),七柱六扇五间出游廊,进深14米,面宽16米,埕深3米、宽9米,左右廓榭各3间,单檐硬山顶、木构。其居据山林之胜,名曰:“梅岩”,遂以为号。大厅原有两副对联,一云:“圣朝礼乐传三代,翰苑文章第一家”;一云:“京监状元天下有,代主郊天世间无。”据传,此联为永乐帝御赐,马家子孙皆以此为荣。厅前正门横额上,原有一块直式朱砂底、红边,永乐帝御赐的“状元及第”金字匾。民国24年,专员兼长乐县长王伯秋将此匾调往县民众教育馆供人参观,后散失。现今牌匾为当时所制,并悬挂在厅。
马铎故居于1998年10月,被公布为长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记载
古诗
王恭《为陈必尚题湖山图》:
太常积飞翠,朝夕侵我庐。严公湖上水,色映灵台虚。雁峰屋上三峰峭,散帙鸣琴亦高妙。半榻闲云鹤梦清,一帘初日藤花笑。顾予性癖爱清晖,终日相过尽醉归。几度离家声别调,何时恩许卸朝衣。黄花九月高楼酒,无那明朝又分手。座中应感去年人,马上空攀未霜柳。酌酒看山兴暂同,君家兄弟气如虹。萍踪自愧无南北,聊寄相思水墨中。
注释:
陈必尚:大宏里(今潭头镇)岭南陈氏人。
太常:山峰名。左按筹岩,右连首石,若为群山所尊,故名。
严公湖:即西湖,为严光舍田为湖,故名。
雁峰:地处大宏里岭南,临严湖(西湖)。
明 陈亮《同欧阳彦中赋西湖路》:
杳杳西湖路,曾经太建年。昔时湖上波,今作湖下田。人世几变易,山水尚清妍。惟应西湖上,闲弄钓鱼船。
注释:
太建年:西湖,即严湖,筑于南北朝太建年间。
陈叔刚《为宗人题带湖楼》:
有客新从雁岭游,为余高话带湖楼。风来水面玻璃合,云去山边紫翠浮。日暖菱歌归浦溆,夜寒渔唱起汀洲。吴航胜概谁能尽,安得登临到上头。
注释:
宗人:陈氏族人。
雁岭:即雁峰,地处岭南临严湖。
菱歌:采菱之歌,因湖中盛产菱角
吴航:长乐别称。
明 林古显 《严湖》:
极目睇西岑,枫林杳何许。暝色入高楼,湖山正烟雨。遥怜春水至,凫雁满芳渚。少待风日佳,扁舟共容与。
注释:
极目:远望。
西岑:西面山峰。
枫林:地名,今边兰。
暝色:黄昏时的天色、暮色。
凫雁:野鸭与大雁。
碑刻
邑令徐承禧《重浚严湖记》:
邑北有湖焉,陈大建中,严公光舍田为之者也,故名曰严湖。遥望东湖位居其西,故又名西湖。湖周长三千二百八十丈,潴二刘、岱西诸溪之水,溉田四百五十顷,四里居民实利赖之,顾瑚湄多沃壤,附湖者每占湖为田,唐宋以来,占复靡常。乾隆二十七年,安成贺公铲田还湖,湖界以清,迄今日久,湖渐淤浅,民复占垦湖田日广,湖面日蹙,甚至竞收湖例,械斗以争,迭酿臣案,而邑政繁剧,虽能理其讼牒,从无暇力究弊源而议及修湖者。䁟嗟!建湖以利民也,湖至是乃以病民矣,丙子冬,余捧檄权邑篆,详访地方利弊,审知北乡农田必资水利。嗣见陈塘港湮塞,旱苦涸,涝苦淹。丁丑冬,率绅民凼开浚,越明年而巨工告成。于是,西湖绅耆以余为留心水利,咸殷殷焉请继港浚湖焉。虽然,湖岂易言浚哉!夫以百数十年未修之湖,占田至七百余亩之多,占者莫不忘其占,而据为世业。又有近湖豪猾,私创湖例。按亩抽丰饱其私囊,习以为常,今骤欲悉数铲除,若辈呶呶如失故业,必有群起而阻挠者,且湖工浩大,费亦不赀,更何从措手哉?然而,畏难苟安者,非夫也;不从民所好者,非职也。余承先大夫训,视民事如家事,敢不尽心乎?爰集绅董,议设水利局,变通办理,将湖田判别高低,亲临勘丈。其低田及未成田者,计有田有百二十余亩。一律铲平以广 潴蓄。湖面已宽,资灌溉足矣。其高与课田均者,约有三百亩,既无碍于蓄泄,姑准暂留,俟工竣,派妥董岁收其入,积为将来复铲之资,权宜计也。其夫役即在四里,受水之民按乡匀派,其经费即收今岁湖例,以充兴修之用,不损上,不烦下,民称便焉?自巳卯三月十六日兴工,凡有动作,必亲监督,固顽梗之徒,罔敢蠢动,推间值风雨农忙。作辍靡定,故至庚辰秋始克完工。虽未尽复旧规,而经一番振刷,愚民触目惊心,毋敢再萌觊觎。后有继起而兴修者,不难事半功倍,垂利永久矣。湖畔长者祠,颓废已久,茸而新之,崇享报也;所留高田,逐段丈量,造册存案,备稽考也;续议善后章程若干条,刊石示后,便遵守也。噫!此亦尽余心而已,所愿后之人,心余之心,相与守之,则湖光荡漾。与天同久,四里万户,受泽无穷,余实有厚望焉。然在局诸绅,亦与有赞襄之力,而陈惠,陈邴、陈奎、李水团等,又为觔劳尤著者也。故并记之。
清《严湖善后章程》
严湖之水,其利普矣。兹重浚告成,检阅旧立湖规,防维周致,守而弗失,足以垂久。其有今昔情形不同者,为议善后章程若干条,因时制宜,约而有守,庶几无虞终怠矣。
一、此次重浚严湖,因占筑之田过多,工费较巨,不能一律尽铲还湖,仿戴前县永朴办理东湖成法,将湖田之高与民田相等无碍民田水利者,准于暂留, 其余悉数铲除。玆将所留高田逐段勘丈,计共二百九十五亩九分零,造具鱼鳞清册,分别存县存局备查。由局董按册收祖,每亩早晚两收,毋论丰歉,定缴制钱一千六百文,岁可得钱四百七十三千五百文。除递年修理湖塘及局用祭祀等项开销外,尚有余资,以充该处贴养女婴经费,另议章程,归并办理。嗣后该处居民如敢于勘留高田之外再图占筑,由局董、湖长禀县拘究。如有徇纵情弊,许各水利广户公同呈请查办。
一、该湖涵闸启闭,以及递年修理祭祀等事。向由水利户按照湖规公同选举湖长经理,其间不无徇纵营私之弊,此水利所由废也。此次浚湖之后,且有应收暂留髙田湖租及贴养女婴诸事,责成较重。必项仿照陈塘港办法,设立公局,由具选举总董事四人,副董事八人,管理帐目;董事八人分叫年轮流,专司其事,由县刊给严湖水利育婴公局董事戳记一颗,每年应轮值总董事一人,副董事二人,管理账目董事二人。凡收租、育婴、祭祀、完粮、岁修以及向来湖内应有一切租息,—律皆归经理确按规定章程实心督率稽察。以正月初一日起至年终止为值年,期满将经手银钱账目逐一点交次年值董接管。一面将期内水利贴养出入各数,分造四柱清册,送县察核,以社浮冒挪移之弊。如董事中有事故更换,应由现年正副值董会同各乡绅族公同选举,禀县核示接充。倘有经理不善,以及偏袒营私情弊,察出革究。
一、湖旁旧有严光祠,所需祭祀报以及应完钱粮,岁修涵闸湖堤概局用经费,必须定以限制。兹议严祠两所春秋祭祀两次, 每祠每次准支钱一十五千文,公局油烛纸张杂费,每月准支钱一千文,惟经费无多,董事不给薪水。如因公到局一次,每人应准支夫价钱一百文。看管塘涵之人,每岁各应给酬劳钱八千文。大塘涵,塘前涵,每岁酬劳钱各五千文,县差督收湖租,每名每日准给工资钱一百文,至修理塘涵,随时勘估禀县批准办理,以杜浮销。
一、湖水蓄泄, 旧有公立水则,惟今昔形势悬殊,兹己另行勘立,嗣后仍按新则蓄泄,不得恃强阻挠。
一、此次铲除还湖之田,本系私占,以后不得倚借口再图占复,已由各族房具结在案,局董仍随时稽查,违者禀究。
一、湖田本为地棍私收湖例,现已禁革。将所留高田归局收租,该地棍不得再图私收。违者由局董禀究。
一、湖水以潴蓄灌田为重,涵闸启闭最关紧要,看管者给有酬劳费,务当认真看守。嗣后遇要开闸,须照旧规赴湖长处领批,不得恃强擅开。如有徇私情弊,致碍水利,局董随时查察禀究。
一、局董递年收缴湖租,届时禀请由县派拨妥差督收,以免延抗。
一、现留高田,既以归局收租拨充经费,涓滴皆关公用,如有抗租占耕卞情事,局董禀请严拿究办。
一、湖内向有元岱村旧湖租二千八百五十六文。现佃系蔡祖发之子江江;又西湖村租田一亩一分,及王花村之严祠两旁湖租,现议统归局董经收,仍旧拨拾严祠住持僧以为香灯伙食等项之用。
一、现定章程举其大要,余者悉按旧规,不许恃强违抗。其有今昔情形不同,应另议新规者,由局董会同各乡水利户妥议禀县立案。
附条规三则:一、湖田每亩每年毋论丰歉,定缴制钱一千六百文。如有以番银缴局者,亦照制钱价值核实析算,不得照市钱长价取巧申算。至缴纳租钱,应于每年七月十六日起至八月十五日止,一月限内完清,延至阳外,每亩应加缴制钱一百文,延至十月十六日以后,每亩再加一百文,以其加缴之钱,拨充董事县差守催夫价工伙之用。
一、董事因公到局,及县差派赴公局催缴湖租,在局吃饭,每人每日准开钱一百二十文。该差由局赴乡,每人每日加给点心钱三十文。
一、向来严祠系请儒学前往恭祭,致送夫价钱七千文,学斗夫价钱一千文,自应仍照旧章办理,如儒学到祠致祭之日,尚有别项开销,准由董事斟酌情形撙节支用。以上三条,系章程内所不及备载者。此外或更有因时制宜之处,准由局董按照章程内第十一条,确按情形撙节费用妥议,禀县立案办理。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