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草又名车轮菜,田灌草,车轱辘草,车轱辘圆,为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山野、路旁、花圃、河边等湿地。根茎短缩肥厚,密生须状根。叶全部根生,叶片平滑,广卵形,边缘波状,间有不明显钝齿,主脉五条,向叶背凸起,成肋状伸入叶柄,叶片常与叶柄等长。春夏秋株身中央抽生穗状花序,花小,花冠不显著。结椭圆形蒴果,顶端宿存花柱,熟时盖裂,撒出种子。种子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祛痰、止泻的功效。
形态特征
1.车前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须根多数。根茎短,稍粗。叶基生呈莲座状,平卧、斜展或直立;叶片薄纸质或纸质,宽卵形至宽椭圆形,长4-12厘米,宽2.5-6.5厘米,先端钝圆至急尖,边缘波状、全缘或中部以下有锯齿、牙齿或裂齿,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多少下延,两面疏生短柔毛;脉5-7条;叶柄长2-15(-27)厘米,基部扩大成鞘,疏生短柔毛。花序3-10个,直立或弓曲上升;花序梗长5-30厘米,有纵条纹,疏生白色短柔毛;穗状花序细圆柱状,长3-40厘米,紧密或稀疏,下部常间断;苞片狭卵状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长2-3毫米,长过于宽,龙骨突宽厚,无毛或先端疏生短毛。花具短梗;花萼长2-3毫米,
萼片先端钝圆或钝尖,龙骨突不延至顶端,前对萼片椭圆形,龙骨突较宽,两侧片稍不对称,后对萼片宽倒卵状椭圆形或宽倒卵形。花冠白色,无毛,冠筒与萼片约等长,裂片狭三角形,长约1.5毫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具明显的中脉,于花后反折。雄蕊着生于冠筒内面近基部,与花柱明显外伸,花药卵状椭圆形,长1-1.2毫米,顶端具宽三角形突起,白色,干后变淡褐色。胚珠7-15(-18)。
蒴果纺锤状卵形、卵球形或圆锥状卵形,长3-4.5毫米,于基部上方周裂。种子5-6(-12),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2-)1.5-2毫米,具角,黑褐色至黑色,背腹面微隆起;子叶背腹向排列。花期4-8月,果期6-9月。
2.大车前 与车前的不同点在于: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6~10cm,宽3~6cm,先端圆钝,基部圆形宽楔形;叶柄基部常扩大或鞘状。穗状花序长3~10cm,花排列紧密。种子7~15颗,黑色。
3.平车前 与前二种不同点在于:植株具圆柱形直根。叶片椭圆形、椭圆形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狭窄。萼裂片与苞片约等长。蒴果圆锥状。种子长圆形,棕黑色。
分布区域
常见于山野、路旁、花圃或菜园、河边湿地。分布几遍全国,但以北方为多。
化学成分
黄酮及其苷类
主要为高车前苷 (Homoplantagin)、车前子苷( Plantagoside)、车前苷 ( Plantagin )和木犀草素 (luteolin, 又称毛地黄黄酮)等。
萜类成分
主要有熊果酸、桃叶珊瑚苷 (aucubin)、梓醇、京尼平甙酸( geniposidic acid) 等。另有2种新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3, 4-二羟基桃叶珊瑚甙和 6-O-beta-葡萄糖桃叶珊瑚甙。
苯乙酰咖啡酰糖酯类成分
主要有连翘酯甙 (acteoside)、3, 4-二羟基苯乙醇基-6-0-咖啡醇基-B-D-葡萄糖甙, plantamajoside和 hellecos ide。
挥发油化学成分
用蒸馏、萃取装置 ( SDE ) 提取中车前草的挥发性物质, 测得车前草挥发油质量分数为2.79% , 用 GC-MS法从车前草的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0种化学成分, 占挥发油总量的 95. 08%。
无机物及其他成分
车前草中富含Mg、Cu、Fe、Zn、Pb、Cr、Mn、Cd等元素, 另外还含生物碱、小分子酸性物质、beta-谷甾醇苷等成分。
主要价值
功能应用
【性味】 甘,寒。
【归经】 归肝、肾、肺、小肠经。
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主治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暑湿泻痢,衄血,尿血,肝热目赤,咽喉肿痛,痈肿疮毒。
还可以食用。叶子还是小孩子扎键子的好东西。
古籍论述
古代临床
用于热淋、石淋、血淋、尿血,妇女白带,暑湿泻痢;用于肝热目赤,咽喉肿痛,痄腮,痈肿疮毒等病证。
此外,车前草亦治痰热咳嗽,高血压病,肾炎见小便短赤不利者,及
痛风性关节炎。
用药禁忌:
医学成分
全草含车前甙(Plantago astiatice L)桃叶珊瑚甙(Aucnbin).乌苏酸(Uraolicacid).B-谷甾醇、正三十一车前草喜欢生长在潮湿的地方烷、棕榈酸B-谷甾酸酯、棕酸豆甾醇酯、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车前果胶(Plantaglusidc)(系由D-半乳醛酸甲酯.D-半糖、L-阿拉伯糖、L-鼠李糖等组成)。蛋白质、琥珀酸、腺嘌呤、胆碱、梓醇、硬质酸、花生酸、亚麻酸、亚没酸等脂肪酸。
制作方法
车前草做法指导:
嫩叶及种子;调理法:采嫩叶洗净,先以沸水汤过一遍,再行炒食。采收种子,可煮成糜粥或制酱食用。
食疗方如下:
“清胃热、利小便、消水肿的作用。合而为汤相辅相成、利水消肿之力更强,又可降血脂降血压,使人健美。
材料:鲜车前草150克、冬瓜500克。
烹制:鲜车前草洗净、去根;冬瓜连皮和籽洗净,切厚件。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或多点,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1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用于减肥宜长期饮用,若胃有不适,可加适量瘦肉中和胃气。此量为1~2人用。
车前草100克,竹叶心、生甘草各10克,白糖适量,煎汤代茶,每日1剂。此方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对泌尿系感染、病毒性肝炎等均有较好疗效。
鲜车前草60~90克(干品20~30克),猪小肚200克,食盐少许。将猪小肚切成小块,加清水适量与车前草煲汤,用食盐调味,饮汤食猪小肚。每日2次。此方对膀胱炎、尿道炎有疗效。
药理作用
车前草性味甘寒,具有利水、清热、明目、祛痰的功效。主治淋病、尿血、小便不通、黄疽、水肿、热痢、泄泻、目赤肿痛、喉痛等等。《草性论》载“治尿血,能补五脏,明目,利小晒干的车前草便,通五淋”。《本草逢原》载“若虚滑精气不固者禁用”。性味和功用 甘,寒,归手太阳,阳明经。利水,清热,明目,祛痰,用于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疸,水肿,热痢泄泻,鼻衄,目赤肿痛,喉痛,咳嗽,皮肤溃疡。
车前草在痛风的治疗中常常被使用,根据需要可以组成复方,也可单独使用,临床上,常常用车前草的单方泡茶饮,降低尿酸,有一定效果,但车前草利尿的作用比较强,久服有可能对肾脏带来不利影响。
常用配方
1.治
小便不通:车前子草一斤,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服(《肘后方》);生车前草捣取自然汁半钟,入蜜一匙调下。(《摄生众妙方》)
2.治
尿血:车前草捣绞,取汁五合,空腹服之。(《外台》);车前草、
地骨皮、
旱莲草各三钱,汤炖服。(《闽东本草》)
3.治
白带:车前草根三钱捣烂,用
糯米淘米水兑服。(《湖南药物志》)
4.治
热痢:车前草叶捣绞取汁一盅,入蜜一合,同煎一、二沸,分温二服。(《圣惠方》)
5.治
泄泻:车前草四钱,
铁马鞭二钱,共捣烂,冲凉水服。(《湖南药物志》)
6.治
黄疸:白车前草五钱,观音螺一两,加酒一杯炖服。(《闽东本草》)
7.治
感冒:车前草、
陈皮各适量,水煎服。(
内蒙古《中
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8.治
衄血:车前叶生研,
水解饮之。(《本草图经》)
9.治
高血压:车前草、
鱼腥草各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0.治目赤肿痛:车前草自然汁,调朴硝末,卧时涂眼胞上,次早洗去。(《
圣济总录》)
11.治火眼:车前草根三钱,青鱼草、
生石膏各二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12.治喉痹乳蛾:虾蟆衣、
凤尾草。擂烂,入霜梅肉、煮酒各少许,再研绞汁,以鹅翎刷患处。(《养疴漫笔》)
13.治
痄腮:车前草一两三钱,煎水服,温覆取汗。(《湖南药物志》)
14.治
百日咳:车前草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15.治痰嗽喘促,
咳血:鲜车前草二两(炖),加冬蜜五钱或
冰糖一两服。(《闽东本草》)
16.治惊风:鲜车前根、
野菊花根各二钱五分。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17.治小儿痫病:鲜车前草五两绞汁,加冬蜜五钱,开水冲服。(《闽东本草》)18.治金疮血出不止:捣车前汁敷之。(《千金方》)
19.治疮疡溃烂:鲜车前叶,以银针密刺细孔,以
米汤或开水泡软,整叶敷贴疮上,日换二至三次。有排脓生肌作用。(《福建民间草药》)
其它方剂
1.车前子散(《审视瑶函》),用治眼中生翳,血灌瞳神,羞明多眵。
2.车前子散(《圣济总录》)
3.车前子散(《杨氏家藏方》),用治小儿伏暑
吐泻。
4.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治湿热下注。
5.驻景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治肝肾俱虚,眼常昏暗,多见黑花,或生障翳,视物不明,迎风有泪。
6.治热淋方(《
外台秘要》),用治热淋,
小便赤痛。
7.车前木通汤(《症因脉治》),用治膀胱热结,小便不利。
8.车前子散(《证治准绳·类方》),用治暑期
霍乱吐泻,烦闷引饮,小便不利。
9.青葙丸(《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用治肝虚积热而致的目红肿疼痛,涩泪难争,时发时止,久则渐重,遂生翳膜,视物昏暗。
10.治
小便热闭方(《普济方》),用治小便热闭不通。
11.治血淋痛方(《普济方》),用治小便血淋作痛。
12.治妊娠淋证方(《梅师集验方》),用治妊娠患淋,小便涩,水道热,不通。
13.治白浊方(《湖南药物志》)。
14.治风热目暗涩痛方(《圣惠方》)。
15.治内障方(《圣惠方》)。
16.治阴痒方(《外台秘要》)。
17.
万全木通散(《医学入门》),用治
膀胱有热,小便难而黄。
18.青风还睛散(《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用治青风内障之虚证。
19.青风羚羊汤(《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用治青风内障之实证。
20.青箱子丸(《证治准绳·类方》),用治肝心毒热。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
湿暖湿润气候,较耐寒,山区、丘陵、平坝均能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地、田边角、房前屋后均可栽种,但以较肥沃、湿润的夹沙土生长较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6~10月陆续采收成熟种子。春季直播,3~4月进行,开1.3m宽的畦,按行株距各约27cm挖浅穴,每1h㎡用种子4.5kg。育苗移栽法,在9~10月秋播,开1.3m宽的畦,撒播,每1h㎡用种子15kg,2月下旬~3月下旬移栽,按行株距各约27cm开穴,每穴栽苗2~3株,每1h㎡苗床,可移栽10h㎡左右。
田间管理 生长期需中耕、除草、追肥3次。用直播法栽种的,第1次在苗高3cm时匀苗补苗,第2、3次在5、6月进行。育苗移栽的,每1次在移栽后半月进行,第2次在收割第1批果穗后,第3次在收割第2批果穗后。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叶斑病,可喷65%代森铵水剂500~600倍液防治。根腐病,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浇灌。霜霉病,可在发病前后喷1:1:300波尔多液防治。虫害有蚜虫,可用40%乐果乳油800~1500倍液防治。蝼蛄,可用50%锌硫磷乳油1000倍液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