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处于四省交汇处,语言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西部的县市受山西的影响,以晋语为主,其中最明显的是涉县。东部基本是官话,北边受北方官话影响,东边受胶辽官话影响,南边受中原官话影响。而处于地区中心的邯郸市区基本融合了晋语和官话,具有明显的特色。
内容简介
作为专业
翻译人员和语言爱好者,不仅喜欢学习世界各地的语言,对我国的各类方言也兴趣浓厚,首先注意咱们
邯郸本地的方言。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邯郸当地的
土话与英语的方言也有相似之处。比如,邯郸本地方言一般把标准普通话的“a ”发成“o”,“回家”发成“
回交”;“万达”发成“瓦倒”;“傻子”成了“烧的”;“大门”为“倒焖”;“码头”成了“猫透”;”咋回事”成了“早回事”,,,,,不胜枚举!而在我接触过的英国人中,有些也讲当地的英语方言。它们把brother(布若啊则)发成“布若奥则”,mum“吗姆”成了“茂姆”等等,也把正规发音的“啊”发成了“奥”音。这只是一种巧合?
2.邯郸方言把普通话带“子”的词语变成带“的”的
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听到,咱们邯郸附近村民把普通话带“子”的词语变成带“的”的,比如:
桌子——桌的;
孩子——孩的;
房子——房的;
老婆子——老婆的;
车子——车的;
傻子——烧的
,,,,,,,,,,,
而邯郸方言走得更远,比如邯郸人见面寒暄经常说“啊,你回来啦!”,被说成“你坏啦!”——把“回”、“来”huilai 中间的“L”都省略了,成了huai了。
学过
广东话的朋友一定对那里“5”的发音印象非常深:用鼻子哼一声就可以了。而邯郸方言说“2”只是把舌头抵住上颚出气就成(有点像“日”,不过“日”字舌尖抵住上颚,而邯郸的2是整个
舌面抵住上颚),
5.邯郸市区方言和邯郸附近村庄的方言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在市区单位工作的讲邯郸方言的同志讲的邯郸方言与市区近郊和各县农民讲的邯郸方言差别很大——前者比较容易听懂,而后者比较难懂。比如:普通话的“你在干什么?”,前者会说:“妮杆傻勒?”,后者会说:“妮尬儿勒?”
6.邯郸方言怎样表示进行状态?
普通话中说“玩着玩着就,,,,”,“干着干着就,,,”,“走着走着就,,,”,邯郸方言把这种情况下的“着”说成“的”。
7. 邯郸方言什么时候绝迹?
大约在2009年市区几乎没有讲邯郸方言的了;大约在2015年附近各县人们全部讲普通话。比较普遍的情况是:爷爷奶奶只讲邯郸方言,父母讲邯郸方言也讲普通话,上学的孩子只讲普通话(但可以听懂邯郸方言),等到他们(她们)的孩子那一辈,就只讲和只听懂普通话了。这个趋势在以
加速度发展。我曾经同意大利人谈论他们的方言情况,情形和我们这里的完全一样(他们来自意大利
米兰附近的
贝加莫地区,那里方言非常重——他们当地人讲意大利语的贝加莫方言时,讲普通意大利语的意大利人几乎都听不懂)。
8. 邯郸方言中特有的字眼:
有不少。很著名的一句是“歇的个的的”。(普通话:光着屁股)
9. 学邯郸方言发音有规律可循吗?
当然有!注意下面的规律,任何外地人只要会
普通话,就可以对应发出邯郸方言的大概音调:
(前面普)通话字——(后面)邯郸发音音调
我——窝;你——妮;好——蒿;走——邹;海——咳;秒——喵(三声对应一声)。
拉——蜡;沟——够;丝——四;生——剩;妈——骂;呼——互(一声对应四声)。
来——赖;谁——睡;孩——害;牛——拗;鱼——遇;人——认(二声对应四声)。
去——取;害——海;在——宰;尿——鸟;蛋——掸;上——赏(四声对应三声)。
当然,也有例外。但基本上如果一个讲普通话的人把一句话按照上述规律重新标调,然后念出来,就基本上是邯郸人的大致发音。
10.邯郸人在学习讲普通话的时候有什么通病?
那就是他们句子声调大致符合普通话发音,而使用很多普通话中没有的当地土话词语或者某些词语使用了邯郸方言的变音方式或者省略方式。这样讲话,往往会使听者感到很滑稽,因而他们经常会成为一些人取笑的对象。
比如:我家晚上吃的是馒头(一个普通话很差的邯郸人会说成:“阿交瓦上车类是麻头!”)
11.邯郸方言中讲“你”怎样讲?
把舌头抵住“那”的位置别动发出的
鼻音! “你家”成了“N焦”,“你娘”成了“N酿”。
12.一个卖面的师傅怎样吆喝?
我们居住的小区经常有一个卖面粉大米的师傅大声吆喝:卖面的来啦!(他的发音为:卖米阿类来喽!)
注释:“卖”和普通话基本一致;而“面”在邯郸土话中一般发成“米啊”,掉了后边的“n”;“的”在邯郸方言中常常被说成“类”;“来”和“喽”基本同普通话。
上面比较有
代表性的是邯郸方言普遍把拼音中an,ian后边的“n”省略掉。
例如:闪开(邯郸方言说成“shēkai);
邯郸县(邯郸方言说:“哈达霞”);联合(-“俩贺”);馒头(——“骂头”);,,,
(注意:在邯郸东部的
大名县,那里的方言在这一点上接近普通话,除了声调不同外,一般不会丢掉“n”。)
13。一个不会邯郸方言的人怎样才可以学会讲(或者听懂)邯郸方言?
首先要注意邯郸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比如参照上面列出的一些规律,发音语调,词汇特殊发音形式);
掌握一个大致的语音变化规律:
普通话——邯郸方言对应规律:
1声——4声
2声——4声
3声——1声
4声——3声
所以,您只要记住“4413”这个数字就基本掌握了邯郸方言的大致发音规律(当然,例外情况会很多,不可避免!)
好了,咱们开始创造奇迹吧,把一句普通话翻译为邯郸话:
(上面话的各个字发
音标调为:233341,443432213413!)
按照“4413”规律发音
标调为:411134,331314441341!;为了方便,找一些普通话对应的汉字翻译如下:
“入锅妮香鼎灿,酒曲方吻mei士吝灿阴xin戏旺!”(注意:标注拼音的是因为字典中没有对应声调的汉字。请您按照普通话读音读上面的字,发出的声音基本上是邯郸方言的发音!)
怎样,很
有趣吧?相信懂邯郸方言的朋友应该基本上认为这种翻译还过得去吧——基本上反映了邯郸方言的声调变化!
14。怎样可以听到地道的邯郸方言?
如果您来邯郸,一般在郊区或者城市里面的村庄,那里人们基本上讲邯郸方言;
早市上、
农贸市场里都有菜农们讲邯郸方言。但是需要注意:那些人中间比较年轻的邯郸人所讲的邯郸方言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普通话的同化作用,已经不那么“土”了。换种说法,已经不纯正了。还有
邯郸县电视台经常播放一些记者采访农民或者邯郸操方言的官员们讲话。(那时,我都会洗耳恭听,兴趣盎然!同时担心这种方言会像恐龙一样很快消失。)
如果您在外地,不久就会
有机会在网上收听一些邯郸方言(我正在考虑录制一些邯郸方言片断,放在网上,让大家欣赏)。
15。邯郸方言在整个市区和各个县差别有多大?
非常大!东部、东南和北部差别不算太大,而且与普通话相对比较接近,而在南部的
磁县和西部山区(
武安、
涉县)差别就很大。
不久前,在邯郸我经过一个门市,听那里几个女孩说自己是涉县的,她们把人们告别时说的“慢走!”说成“麻的了!”;当时似乎感觉她们谈论的是麦当牢!
南部的磁县方言我接触的比较多,因为我作为翻译和老外在那里的工厂工作了一个月。感觉那里的方言非常有味道!比方:
普通话: 零件(língjiàn)
磁县方言:令睑(lǐingjián)(注意:这里拼音标注不清楚,还是说明一下,普通话的2声磁县话说成4声,而4声说成2声!,而邯郸市区附近的邯郸方言,即上面一直谈论是所谓邯郸方言,是把4声说成3声的)。
16.研究在继续,我会不断把新发现发布到这里来!
说明:这个网页虽然很粗糙,但意义非常重大,请允许我套用当年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时说的话:“这对于我个人来说,只是小小的一步,而对于全 “邯郸”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进步!”邯郸的一切都在迅速消失,若干年后哪里找当年我们熟悉的“邯郸”?抓紧时间保护“邯郸”(包括它的
文物古迹、习俗、方言),建议邯郸市政府抓紧建立“
邯郸文化收藏馆”,收藏邯郸正在消失的具有独特邯郸性的东西。比如,录制邯郸各区、县的方言,收藏和刻录在光盘上(
芬兰政府就号召芬兰人民充分利用互联网把芬兰的一切民俗保存和传播出去),让几千年后的人类也听倒和看到“古代”的我们,“古代”的邯郸,而不仅仅是挖掘出来装满各类垃圾的塑料袋、
废电池等各种污染物.
涉县方言
乌烟瘴气——污毒狼烟 害怕的不行——呵甚的捣怪 马上——目地 天哪——日掉,(日看啊)
合适—次紧; 舒服——路实; 讨厌——败兴; 前儿天——前个儿;
太阳——老叶儿 日头; 土豆——
山药蛋; 老二——二的; 喜欢——待见;
好——不赖 扇耳光——扯刷刮; 不好——孬 晒衣绳——搁条;
月亮——明奶奶; 火柴——
洋火或者羊取的儿(羊
取灯儿);
饺子——疙瘩(
扁食);
蟋蟀 ——树枝的(
促织的)夜呦;
辣椒——辣的; 下小雨——各星; 昨儿天——夜来; 冰雹 ——冷的蛋;
开水——滚水; 傍晚——傍黑儿
玻璃球——流利蛋儿(
琉璃蛋儿); 坑——疙倒;
胡同——疙廊; 台阶——圪台; 堂屋——上房; 厕所——茅的 搞解;
平——平展展; 白——白茧茧; 黑——黑洞洞; 滑倒——光倒;
麻烦——或虽,抹愚 我——俺;
晚自习——夜学; 烫——烧哩;
批评——敲贬; 麻雀——小翠儿;
喜鹊——麻翘的; 膝盖——膊罗盖儿
被子——盖的(盖地);
褥子——铺的; 手电——电棒儿;
打气筒——气管儿;
勺子——耿磁的;
扁担——担杖; 尿罐——随壶 步擦; 贫嘴啰嗦——发侃;
水壶——茶壶; 茶壶——炉壶; 围裙——围腰子;
油条——
麻烫或者果的;
麻花——咯吱的; 蝙蝠——夜变虎;
蜥蜴——蛇出溜的;
螳螂——砍后螂或刀螂的
玉米——
玉梳或者
棒子; 上午——前晌; 中午——晌午; 上面——
浮头下午——晚夕; 黑夜——黑来;
菠菜——青菜;
香油——小磨油;
蹲——隔就(
圪蹴); 转悠——抹游; 谈话——嘛丢; 收拾——拾掇;
批评——日砍; 马虎——日蒙; 不整洁——窝囊; 没收——扣 ;
不平整——鼓出; 凉——凉莹莹; 理发——推头; 剪发——绞头;
恶心——隔应; 招待——支应; 垃圾——圪渣; 清楚——清格;
着急——扯急; 执拗——疙瘩; 笨——不够数; 烦心——淤心;
稳当——安生; 老实——老气; 过日子——过时光; 整齐——齐抹抹;
聪明——精; 乌鸦——
黑老鸹; 瞎说——日抡; 厨房——锅旮旯;
硬——硬卡卡; 直——直咄咄; 湿——湿叽叽; 乱喊——叽占
光——光叽叽; 很——些; 着急——撤急; 将就——亏对;
随便——就; 热——热答答; 稳——稳踏踏; 俊——俊丢丢;
老头——老汉儿 上衣——
褂子; 尿布——屎布; 媳妇——秀的;
小姑娘——姑女; 婆婆——婆的; 结婚——典礼; 讨人喜欢——近人儿;
嫉妒——眼气; 男人——汉们; 吃药——哈(ha)药;
小米粥——
小米汤儿;
米饭——大米; 步行——地奔儿; 请客——支茬儿; 无能——稀松
赶集——赶会; 铜钱——
制钱; 难受——个绞; 捣乱——作乱或者瞎糊弄;
欠揍——想挨; 打盹——瞌睡; 很讨厌——讨厌煞了; 心烦——心慌
棉花——花;
玉米粥——糊涂; 不孝——秃鹫 ; 不行——不照或者不中
捣乱——作乱; 玩——耍
费; 每天——日每; 顽皮——匪(音费);
小飞虫——蚁害; 追 ——撵;
炸油饼——大个渣儿;
馒头——馍或者赶你或者肝儿;
纠缠——嬲缠; 没完没了——圪嬲; 虐待——刻吧(ba);
迷糊——义症(
臆症); 老——圪杈(cha); 常有口语——骑责(可表示喜怒哀乐);
骂人话——赶死了;
蒸饺——
烫面饺; 弟兄几个——定们皆;
同情——可怜得慌; 虫子——咬咬; 故意找事——出故事;
曲腾—乱放; 那个——恁个; 折 饭——倒凉;
拎——的连; 固执——嬲眼 ; 鸡——鸡的 ;
特别——余外 ; 一起——相刚 ; 明——明光光;
窝头——窝的; 整人-----操摆; 笨(庸)人——汰(tai )人;
砸——夯; 故意——单顾或者当么 ; 白搭——搭兰或者瞎了;
可怜——可怜怜的; 完好——是生生; 一块儿——1伙或者生的;
照顾——照应; 惦记——接济; 灯炮烧断——摧了;
饱——饱腾腾; 铺床——抻炕; 请客——弄个
场儿;
死——不在兰; 很好—非好; 滚开——旁门儿;
迟钝——日糊; 夹菜——汲菜; 说大话——胡论;
做梦——梦梦儿; 眨眼——个挤眼; 整齐——个整整;
拉——屙; 头发——毛衣; 出新花样——出洋套;
沉——骨重; 偷拿——捞摸; 害怕——个瘆(shen);
妈~nia 娘,爸~爹,大伯~大大(带带),大娘~大大(dada),
舅妈~妗妗,滚~孤撅,别人~nia都
拧来拧去— 拧缠; 打盹——呵欠; 不行—— 不办事 ;
撒娇——各跌; 花钱——帐钱; 睡得香——牢巴巴;
苦——苦不叽哩; 淡—— 淡吧叽; 不严肃——嘻拉;
蛮横——混面头; 模样-——迷眼儿; 做完一项工作-----各节;
呕吐——裸(luo); 薄——薄凌凌; 蓝—— 蓝莹莹 ;
食物馊—— 死气; 水桶——梢; 饭溢出——淤兰;
满——满滴滴; 软——哝(nong); 饭泄汤——离(立)了;
称——制(zhi); 是这样——可算; 饭糊了——偶(ou )了
多少钱——接钱儿; 放在一起——骨堆儿; 骄傲自满——直势;
麻利——利索索; 卷心菜——灰的白
无能——菜或怂包蛋; 坑人——操人(操败人)
姐几个——姊妹几个; 起早——
起五更(jing);
盛饭——丈(zhang)饭; 养孩子——经丈孩子
务得--高脚的凳子 二红砖--二百五
各蹴着--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