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人

台湾高山族分支人群

阿美人(南部的阿美人自称Amis,而北部则自称为Pangcah)台湾高山族分支人群,也是台湾高山族中人数最多的人群。阿美人是母系社会,家族事务是以女性为主体并由女性负责,家族产业之继承以家族长女与其他女性为优先。家族/氏族多指母系一族。在部落中,有关部落的大小事务则是由部落男子所组成的年龄阶级负责统筹规划与执行。

民族介绍
阿美人群,古称“阿眉族”,是高山族中人口最多的族群,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东部,即花莲县台东县山区,多数已登记为平地山胞。
阿美人的起源传说与大洪水、槟榔、兄妹婚有关。
阿美人的节日有丰年祭播种祭,捕鱼祭等。丰年祭是阿美人重要的祭祀仪式,在七八月间进行,为期三天,丰年祭中杀猪,分猪肉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 花莲县凤林乡、寿丰乡吉安乡丰滨乡光复乡长滨乡瑞穗乡、奇美乡、玉里镇富里乡、花莲市、台东市马兰都兰等平地及屏东县满州乡。主要分布在花莲、台东平地。
民族特色
母系社会
阿美人群社会以母系社会为主,男孩成年后入赘他氏族,夫从妻,子女从母而居;财产共有而由妇女管理,遗产由长女继承,但涉外事务仍由男性专责。
阿美人妇女心灵手巧,她们除会用子编织篮子、捕鱼用的竹篓和炊具外,也会用陶土制作水壶、饭锅等以及祭器。祭器为个人所有物,在大小形态上各有不同,持有者及名称有男女之分。持有者死亡时该持有之祭器即为殉葬品。同时她们还有一项很特别的绝技,用头顶运水,有时用一只手扶水缸,有时不用手扶,也能将远处的水运到家里来。
祭祀
“播种祭”,即每年春天要播种时,祭告农业神祈求五谷丰收。“捕鱼祭”,即每年六月时,大家约定好日期,便带鱼网、竹筏、酒等祭品到特定地点,等巫师主持仪式后,一起下水捕鱼。这是阿美人特有的祭典;“丰年祭”,即每年八月月圆时,全族不分男女老幼,大家都穿着漂亮的服装,围着营火,载歌载舞,以答谢神灵的庇佑及庆祝农作物丰收。
部落
阿美人与其他高山族人一样,每一个部落都有属于自己的酋长和头目,但是阿美人的社会阶级并非相当严格,主要原因可能是每一个部落的头目并非世袭而来,而是由全体族人共同选举推出一位深孚众望和受敬重的人来担任,可以说是人人都有机会。经推选出来的头目在部落中具有相当的权威,除代表部落与其他部落来往外,部落中的任何纠纷他都有裁决权,族人也必须尊重头目的决定。然而在时代不断的进步下,头目仅有象征性的地位了。
传统文化
另外,阿美人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跟其他的高山族一样,也是以口语相传方式传承下去,不少神话故事就在族中较老以说故事方式告诉小朋友后流传下来。例如海中龙王就是族人出海捕鱼保佑他们满载而归的神,他们相信在冥冥之中部有先祖灵在周围保护他们。
建筑
大多集中居住,多数部落为大聚落。因防卫之需要,部落周围以竹枝排树为篱,每一家庭周围种植槟榔与椰子等树木为成庭院。一般家庭由住屋一栋、厨房一小间,畜舍三、四间组成。住屋地基为长方形,有横长与纵深式,以正门开在纵面或横面为区别。其建材以木材、竹、藤与茅草为主。以木材为梁柱,木板或竹片或茅管筑壁,茅草盖顶,以藤皮捆绑,藤条制床,室内之大部为藤床。屋顶为两坡式。前面檐下有廊柱,墙短而屋顶面积甚大。
(一)家屋建筑  传统上,阿美人以母系联合家族为居住的理想型态,理想的家屋是长而宽的大房子,内部大约可容纳二十人左右。在建筑材料方面,多以茅草为顶、木材为柱、竖竹为侧壁,室内有籐制编绕的高架连床。一般家屋通常居住十多年后就需拆除重建,屋顶上的茅草则每年需要增补,每隔三、四年则需要全部重新更换。
建屋的程序包括:奠地基、准备建材、铲平地基、竖屋架、盖屋顶、编壁与连床、安门、落成。房屋落成时要杀猪祭神,结束后再集体出去捕鱼。整修或重建家屋通常会利用九、十月水稻收割后的农闲时期。
在阿美人的传统社会中,家屋(loma')的含意除了房屋的实体建筑外,还需要包括两项条件:一是要建立炉灶(parod),二是要住有家人。炉灶为生火处,传统作法为立三块石头组成,此处为家人煮饭、取暖、作息与团聚之处,也是家屋的重心,象征一个家庭的生命泉源。以往若家人要迁移至其它地方,母亲会将这三块灶石与自织的布、陶甕作为赠送。同时要用籐将这三块灶石绑好带走,缺一不可。
(二)附属建筑
在传统时代,谷仓是重要的建筑物之一,每家都有谷仓,一般人有两个,富有者的谷仓可多至十数间至二十多间。在建筑设计上,阿美人的谷仓建筑于地面而无防鼠设备之薄板。如果一家只拥有一个谷仓时,可将长度延长,将内部利用竹子再分隔为二到三间,以存放不同的谷类。
传统习俗,在建猪舍之前,家中的男人必须到河中捕鱼,准备当建筑完成后食用。若晚上梦见许多大鱼,则表示所畜养的猪只将会肥大且多产。阿美人的猪寮通常建在家屋附近,但不与家屋相连,以木材、竹子与茅草作为建筑材料。牛舍通常建筑在家屋附近,但不与家屋相连,建筑十分简单。以马太鞍地区为例,以竹子、木材或槟榔树干为柱,前两端较长,屋顶上搭一斜坡竹架,上盖茅草、稻草或槟榔叶,后面以茅草编壁。鸡舍建于家屋的左右两侧,以竹子为柱,顶上盖以茅草或稻草。
阿美人传统的葬墓形式极为特殊,在自家房屋后面的院子内,以竹篱围成圆形作半穴式的葬坑,对于已种葬坑不加以维修,而是任其毁损,甚至自然消失。已改为公墓式的葬法。
民族文化
美食
农作物主要有山苏笔筒树山苦瓜山芹菜等,都是阿美人平时的美食佳肴,如今在餐馆的调理下,更成为台湾少数民族菜单中的极品。当然包括鱼和山猪肉也是阿美人平日的菜肴。至于最能代表阿美人的食物就属于小米酒麻薯了。在丰年祭典上,喝着自己酿的小米酒,品尝着麻薯,成为族人的一大享受。但是酗酒问题却长久地困扰着阿美人,似乎是一种无法摆脱的诅咒,因为他们天生就有好酒量。在长期饮酒又无法节制下,酒瘾甚至酒精中毒随处可见,当然也影响了他们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和接受的程度。
传统美食
传统上,阿美人以小米、芋头等谷物及根茎作物为主食,佐食则包含了野菜鱼肉,野菜的采集尤其广泛,举凡山苏、过猫、山茼蒿龙葵刺苋林投树豆、藤心等,都是阿美人津津有味的佳肴,族人也常自称为“吃草的民族”。
台湾少数民族传统的烹调技术都较为简单,阿美人也不例外,除了生食外,多半以水煮及火烤食用,其中有一种“石煮法”相当特殊,是从前阿美人出外野餐的拿手绝活。而采集或收成的食物,尤其是肉类,当场吃不完的,就用日晒、薰烧或淹渍等方法加以储藏;另外,小米等谷类则可酿成酒,供祭典等特殊场合饮用。
随着时代变迁,阿美人已普遍接受以稻米为主食,但嗜食野菜的风尚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广被其他族群接受。炒山苏、藤心排骨、过猫、山苦瓜、面包果、槟榔心等,早已成为许多大饭店、小餐馆里的必备菜,花莲市的各大饭店,也常季节性推出台湾少数民族美食活动;只是多半采取台式、客式的料理方式,口味较重,也较迎合现代人,却往往把野菜天生的芳香一并压抑。
阿美人传统的料理方式,精致程度虽不及,却更能彰显食物的原味。石头火锅作法简单原始,举凡食材、容器、饮具、汤勺都就地取材;族人从前出外狩猎、工作时,只要带上一包盐巴,利用简单的素材,就能煮出一锅美味的料理,充分展现出其生活智慧。
首先以槟榔叶鞘折成“锅具”,盛满水后将鱼虾、野菜和盐巴一齐投入,一旁则以炭烤石,待石头受热烧成白色时,便将之夹至容器。不久,石头把水烧滚,便成一锅香喷热腾的鱼汤
特色食物
阿里碰碰是“南势阿美”特有的食物,与粽子有些类似,亦可称为阿美饭包。阿美人利用海滨常见的林投,先将其叶子摘下,削除边刺,再以4片叶编织成袋状,塞入生糯米水煮或干蒸。由于有林投叶的薰陶,食用起来别具一股芳香。
阿美人称腌肉为“希捞”,不论鱼肉、鱼卵、兽肉及动物肉脏,吃不完便加以腌制保存。制作时先在肉上敷抹盐巴,并加以搓揉,几天后置入陶罐中,并倒入一些小米酒,封存一个月便可取出食用。据说,腐烂生蛆者为希捞上品。
河豚多栖息在礁岩地带,肠中有时会囤积毒性物质,因此台湾民众鲜少尝试。然而居住东海岸的阿美人却有吃河豚的传统,他们经验老到地捕捞短刺的无毒河豚,作法上先用火烤,再拔壳去肠下锅煮汤,由于肉质细嫩,向来便是老人们的盘中佳肴。
“阿美”是“北方”的意思。居住于109个村落,分布于中央山脉以东,北起花莲港,南至台东沿海及台东纵谷平原一带,即属台湾省花莲县秀姑蛮溪沿海岸的12个乡镇和台东南沿海岸的11个乡镇。
小米时期
阿美人的小米丰年祭最忌别人说“米”和“洗澡”。
昔日阿美旅的主食为小米,阿美语称小米为Hafay或lamlo。事实上,小米种类颇多,而日常用的叫Tipos。依七十岁以上老人的看法,小米是所有植物中精灵是敏感的一种,而且也是最麻烦的农作物。它好似具有人性一样,有灵眼、灵耳、灵觉,而且禁忌也多,人们一不小心随时会招来祸患灾难。
老人回忆说:“在田里收割小米是最辛苦的工作,不仅讲话要小心,动作也不得粗暴,否则会招来祸患”。例如“休息”、“完毕”、“回家”等言词以及放屁、打人等动作都是小米精灵所不喜欢的。
有个家喻户晓的小故事是这样的:昔日,某家人正忙于收割小米,母亲在清晨出门前吩咐大儿子说:“若你的弟弟不舒服哭闹了,把他烧一烧…。”后来大儿子照母亲的话将弟弟活生生地烧死了。其实母亲的原意是说:“若弟弟感到不舒服,你就烧水给他洗澡。”因为母亲知道“水”和“洗澡”等字眼在收割小米时都是禁忌的言词,所以才会发生这个不幸的事情。昔日,耕种小米以一年为一个周期,从整至收割入仓的过程中,有以下种种主要祭仪。
准备祭:播种前夕,各家将家里的鱼类全部吃光,装鱼的器皿清洗干净,以免与小米的精灵相克。
驱虫祭:这是不定期的活动,在小米受到病虫害侵袭时才举行。
乞晴祭:不定期活动,如连续下雨不停时才举行。
收割祭:收割前夕,全村居民守戒,即不吃鱼类食并清洁所有装鱼容器。
传统手工艺
具有多元族群特性的台湾少数民族艺术与文化,向来是花莲县境最丰富的文化资源。花莲县传统台湾少数民族手工艺产业,大致上较流通重要类型,包括编织、服饰、陶艺、琉璃、木艺、石艺和金工等项目:
编织包含台湾少数民族的传统织布、天然手染,以及利用藤、竹、草等各种纤维材质所编成的用器。
服饰方面,除了族群风格强烈的服装设计之外,还有最具装饰美学典型的饰品设计。
台湾少数民族的陶艺:除了陶器,还有做为饰品设计主要材料的陶珠。
有关琉璃最为单纯,只有琉璃珠的单一类项,往往和陶珠结合成串珠艺术,是台湾少数民族服装饰品设计的重要来源。
在木艺方面则有木雕和木器,又以漂流木的创意设计最具特色;石艺则有石雕与石器的类型,只是工作室数量较少;至于台湾少数民族的金工,几乎是以传统刀具为主。
年度祭典
捕鱼祭
大致在六至八月之间,捕鱼祭代表年度的终止。传统上以毒籐毒鱼,多改为撒网、垂钓或渔捞。为男子的活动,女性禁止参与。
对于海,阿美人又敬又畏,因此在每年五月间稻出穗时节,港口部落会举行捕食祭,祭祀海神以祈求渔获丰收。在先祖时代,每当农作收成之前,族人便会相邀在海边或河滨捕鱼,并举行祭仪,祈求年年能有好收成。只是,随著时代的改变,生活型态已不同,生态环境也遭受破坏,现今阿美人的捕鱼祭在形式上已有所改变了。
居住在海边的阿美人会下海捕鱼,沿溪居住者则在河中捕抓,不过在下水捕鱼之前,必须先举行祭拜河神的仪式,即用酒、肉和麻糬到海边祭神,祈求神明的佑助,能够有好的收成。捕鱼活动是由年长阶级指挥,各年龄阶层的少年们分头在海中或河中捕鱼,约在中央以前回到集合的地点。而捕鱼的过程中,若有捕获大鱼者,还可高呼欢唱,一方面炫燿自己的成果,另一方面则与族人分享收获的喜悦。
近午之时,捕鱼的少年们将捕获的鱼全部集中起来,一起下锅烹煮。将一道佳肴排列整齐后,再依年龄阶级由大至小分发共享,借此告诉年轻的族人们,要懂得敬老尊贤,遵从长者的指道。而年长者也会将分剩的鱼虾,再分给年龄阶层较低或表现优异的少年们,以表示鼓励与嘉许。捕鱼祭,不仅展现阿美人昔日生活的面貌,也让族人在祭典活动中,一方面习得阿美人的信仰文化,一方面记取尊敬长者的美德,更体验共同合作、团结一致的精神,是传承阿美人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丰年祭
丰年祭是阿美人的过年。原始意义为感谢神露的宗教活动
每年七月中旬至九月初。各村有自发性的丰年祭,时间由一至七天不等。是真正表现阿美人文化的祭典。
按照传统的习俗,丰年祭在夜晚揭开序幕,第一天禁止女孩子参与,最后一天则是女孩子必须全部参加。并由女孩子的歌声作为结束。
丰年祭有专属的歌曲,各个年龄阶级又有属于自己的歌谣。严格来说,丰年祭是男子为主的活动,其间包含了对年轻男子生活礼仪、歌谣、舞蹈的训练,而非外界认知纯粹娱乐性的歌舞。
舞蹈时也有一个社会规范:依次由年龄阶级高者带头领唱,每一阶级依序圈舞,不能混乱。未到或迟到者甚至要罚钱。
马里古拉艾
以传统舞蹈及歌谣之展现以振兴台湾少数民族固有优良文化,结合民间、部落之力量共同推动台湾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以活络台湾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艺术活。并发扬阿美人之传统文化并传予阿美人下一代子孙及传续阿美人传统敬老精神,以保留阿美人善良风俗
海祭
传统阿美人与噶玛兰族特有的海祭,主要祈求海上作业渔获丰收、作业平安所举行之祭典。
历史传说
sapad石柱
扫叭(sapat)石柱,位于瑞穗乡舞鹤台地,属于新石器时代卑南文化的一支。遗址区分布约成一椭圆形,范围南北长约六百公尺,东西宽约四百公尺,区内大石柱、阳石、阴石遍布,其中扫叭石柱高二丈四尺、宽七尺、厚三尺,关于其来源,有许多传说,流传最广的,是阿美人始祖的传说:
在太古时期,nakaw与sera这对兄妹为了躲避洪水,乘著猪槽漂流到cilangasan山顶。他们两人结为夫妻,在此居住、耕种。但这个地方蛇很多,不适合定居,于是他们下山移居到加纳纳,但此处缺乏耕地,无法谋生,最后迁移到奇密社定居下来。而留在加纳纳山上舞鹤社东方山上的石柱,就是他们当时住屋柱子的遗迹。
月洞
地理位置
月洞乃丰滨乡的一项特殊景观,其海拔高约八十公尺,距海岸约八百公尺,洞穴全长约一百七十六公尺,洞内冬暖夏凉,温度约略维持在20度左右。月洞洞内岩壁上的景观十分的特别,有钟乳石、石笋、石柱、及蝙蝠群等景观。山洞内分左右两洞穴,左方洞口较大,可深入约五十公尺,右方洞穴较短,约四十公尺,入洞须搭乘小船,在洞的尽头,洞口斜向下方,小舟无法通过,据当地山胞表示,隐入水中的洞穴究竟多长,还是个不解的谜题,因为水下还有洞穴。
月洞为一个高于海平面百公尺的天然淡水洞穴,和太平洋并无连接点,但月洞内的水位,会随著月亮盈亏而变化,连国内外专家都无法解释原因,所以又称「月亮之井」或「月亮的水桶」。但有一说法是月洞的底部是封闭的,但在最低水位的附近,有与外界相连的孔道,所以积水会受太平洋潮水影响而升降。
传说流传在此地的传说非常多且动人。例如,湖中有许多鲈鳗,从右方洞穴有一个比人还大的轤鳗化石,便可以知道这是一个野生鳗的乐园,而至目前为止曾发现最大只的竟重达十馀公斤,并具有攻击人类的能力,因此尚无人敢潜入水中探险,所以有所谓的千年鳗传说,一条是年老的白鳗跟人一样大,大概三个月出来一次,另一条是年纪比较轻的黑鳗,几乎每天都会出来。
另外,遇到久旱不雨时,阿美民族族人就会到月洞去提水,并到月洞旁举行祈雨仪式,据说隔天就会下雨。相传月洞是以前一个台湾少数民族妇人发现的,因为罹患了不知名的皮肤病所以被村里的人赶了出去,有一天因为看到月光反射,发现了这个月洞,于是她走进洞里,用里头清澈的水洗过身体后,皮肤病竟然不药而愈,后来她回到了村里告诉族人这么一个特别的地方,长老就把这里封为圣地,男人不能进入,每当久旱之时,村里面的妇人就必须到这里净身,并带着月洞的泉水到外头祈雨,没过多久老天就下雨了。
异族
很早以前,在Balik山上(现美仑山),有一群身材高大、眼如猫眼、身体多毛的异族,他们自称「alikakay」(阿里卡该)。他们擅长法术与伪装,经常出没于部落中作乱。曾有一个很爱恶作剧的alikakay,经常一脚踏入民宅,破坏屋顶,或是将手深入屋内,要人帮他点烟。一次,他又故计重施,将手深入屋内要求点烟,里面的族人早有预备,用粗麻藤绳将他的手绑住,十几个青年同时拉,这个alikakay的手因此被扯断,落荒而逃。还有alikakay伪装成妇女的丈夫,欺凌妇女等。
当时的部落里也常发生一些离奇失踪、死亡的事件。某日,一位妇女带着她的两个女儿在田里工作,由大的姊姊背著刚出生的小女儿在一旁玩耍。一个alikakay看到了,就变身为母亲的样子,假装要哺乳,从少女背后接过婴儿,藉机吃掉婴儿的内脏。之后,再假借婴儿熟睡,把她放回少女背上。没多久,婴儿的母亲正准备要哺乳,才赫然发现小女儿已经死了。
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闹得阿美人无法宁静的生活,且当时族人恐慌四起,不知所措,于是族人决定讨伐alikakay,于是召集了部落里最优秀的青年前往攻打。但不仅没办法伤害alikakay,还将他们击退到部落外。
这天,正当头目在苦恼著该如何进攻的方法时,来到了海边的石头上,不知不觉的就睡著了,睡梦中出现了海神对他说:「alikakay不同於人类,她们最怕的是hinalidih(芒草)!」说完便消失,头目惊醒,急忙回到部落向族人说明了梦中海神的指示,于是全族人就展开了采集、与制作Porong(芒草结)的工作。
隔日,正当族人带着准备好的Porong进行攻击时,alikakay的领袖突然请求族人说:「千万不要使用Porong,我们愿意投降!」善良的族人见此情景,也就收起了Porong,并告诉阿里卡该,远离阿美人。阿里卡该为了答谢阿美人不杀之恩,离开前告诉了头目:「每年的这个时候,只要你们在河边或海边用槟榔、酒、tulun祭拜我们,你们将大获鱼虾!」
说完便向东涉海而去,据说海水仅达其脚踝。从此以后,阿美人变过著宁静快乐的生活。
这一个阿美人抵抗异族alikakay的传说,正是两个重要的祭仪活动——「捕鱼祭」与「丰年祭」的由来。
吃蛇的人
很久很久以前,在现今薄薄社、豆兰社附近,居住著pakito与silaway两族。Silaway的风俗习惯跟阿美人差不多,但pakito则喜欢吃人肉、蛇、蜥蜴等类,而且本性非常残忍。
那时有一个阿美人的青年名叫aracay,他非常爱慕pakito族的一位美女,於是便入赘到那女孩家。他的岳父经常从外头带回人肉、蛇肉或蜥蜴等,家里的人都非常喜爱这样的食物。aracay夫妇也总是能分得一tipid(长形木头做成的盘子,夫妻共用),家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只有aracay一人不敢食用,在众人力劝之下, aracay怕违逆大家美意,于是假装享用,暗中偷偷把肉偷偷丢弃在地上。
一天,aracay和岳父去狩猎,岳父看到大蛇非常高兴,便叫aracay抓住大蛇,但aracay犹豫不前,因而让大蛇给溜走了。岳父相当不悦,但仍然继续前往深山狩猎,最后仍捕获一条大蛇。当晚,大家又一起享用蛇肉。这时,岳父说:「这样美味的佳肴,应该要和aracay的家人一起分享。」于是便叫女儿和女婿一同将蛇肉送去aracay家。aracay非常疼爱妻子,深怕自己的父母看到这样的东西,不但不喜欢,还有可能会要他解除婚约,造成夫妻分离。於是,在回家的路上,涉渡河水时,aracay故意在河里跌倒,让蛇肉被河水冲走。类似的事情,又发生了一两次之后,一天夜里,aracay听到岳父母的对话,岳父说:「aracay三番两次这样做,分明是不把我们当成自家人,宁可把他杀来吃掉。」aracay听了害怕得全身打颤,勉强支撑到天亮,便以回家拿东西为由,赶忙跑回家,把这些恐怖的见闻告诉家人,并且交代,如到某天他没有回来,就是遇害了,请家人要前去找他,并且呼叫他的名字。说完,就神色凝重的回去了。
等到约定的日子,aracay果然没有回来。於是aracay的家人便前往pakito族人家,假装有事找aracay,但其岳父却说他一早就出去狩猎了。aracay的父亲依照 aracay的交代,大声呼喊aracay的名字,这时隐约听到类似人呻吟的声音传来。岳父却说那是猪只的叫声。Aracay的父亲不信,便又再叫唤他的名字,每叫一次会听到类似的声音传来,他们循声找去,发现声音来自一个大木桶。aracay的家人合力打开木桶,赫然发现aracay正被盐巴腌渍著,家人赶紧将他救出来,但他的眼睛已经瞎了。Aracay的家人正想pakito族理论时,他们早就溜之大吉,不见人影了。
马兰人
从前,马兰部落有个叫lubah的阿美青年,他非常的贫穷,族人们也都不太看得起他。他自己一个人制作鱼网,在海边捕鱼度日子。有一天lubah捕到一条非常漂亮的鱼,全身闪著金黄色的光辉,还散发著特殊的香气,非常奇特。这个消息不久就在传开,大家争相到lubah家里,去看这条奇特的鱼。
不久,清朝皇帝也听说了这件事,他要lubah把这条稀奇美丽的鱼献给他。但是lubah实在舍不得,於是以献出银子作为交换。
皇帝答应了lubah的条件,lubah回到马兰部落剪纸做一万两银子,送给了皇帝。Lubah因为捕得这条珍贵的鱼而遭来麻烦,他心里十分的郁闷,想想乾脆把鱼放回了大海。
lubah的日子又回覆以往的平静。这天,lubah出海捕鱼,没有捕到鱼,反而捉到一只鸡。他高兴的把它带回家养。这天,lubah的母亲一早起来正要做早餐,却发现早餐已经做好了,却不知道是谁做的,她决定要调查清楚。隔天清晨,母亲看到笼子里的鸡脱下羽毛,从笼子里走出来化做女人到厨房做起早餐,做完又恢复到鸡的模样回到鸡笼里。
天亮了,母亲走到鸡笼把鸡从笼子内放了出来,感谢她做的一切,没想到鸡竟变成一位很美丽的女孩。这个消息,很快的又传到皇帝耳里。
皇帝立即下旨要lubah献出鸡化身的美女给皇帝。Lubah不肯,他于是便藉演出连环剧的方法,用火药将皇帝炸死。从此,lubah当了皇帝,鸡化做的美人做了皇后。
名人
运动类
陈镛基-旅美棒球内野手,效力于西雅图水手2A。
陈致远-棒球外野手,效力于台湾职棒兄弟象队
古金水-知名运动员。
郭源治-前旅日投手。
黄忠义-棒球内野手,效力于台湾职棒兴农牛队,兼任总教练。
林英杰-旅日投手,效力于东北乐天金鹰队
林智胜-棒球内野手,效力于La new熊队。
曹锦辉-旅美投手,效力于洛杉矶道奇队
阳森-棒球内野手,效力于台湾职棒统一狮队。
杨传广-前知名运动员,十项全能好手,1960年罗马奥运男子十项全能银牌得主(马兰阿美人)。
阳建福-棒球投手,效力于台湾职棒兴农牛队。
郑志龙-前知名篮球员,曾任“立法委员”。
增菘玮-旅美投手,效力于克里夫兰印地安人队。
张泰山-棒球内野手,效力于台湾职棒兴农牛队。
林彦峰-旅美投手,效力于费城人队
林志杰-篮球运动员,效力于CBA联赛浙江广厦猛狮队,首位效力CBA的SBL球星。
艺术类
林玉英-80年代代表歌星、以一首【点燃一根烟】红遍中国大街小巷、已经达到有录音机的地方就有【点燃一个烟】
吕建忠-知名男歌手(Tank)。
施孝荣-知名男歌手。
张震岳-知名男歌手
卢静子-知名女歌手。
徐若瑄-知名旅日女艺人(外婆为泰雅族)。
罗志祥-知名艺人,歌手,主持人,演员等职,有“亚洲舞王”之称,母亲是阿美人。
周渝民-知名演艺人员,F4成员之一。
宋少卿-知名艺人(港口阿美人)。
郭英男-知名传统阿美歌谣国宝演唱家(Difang,马兰阿美人)。
李泰祥-知名作曲家(马兰阿美人)。
萧敬腾-拥有极具爆发力嗓音的新人王(2007星光大道踢馆一夜成名,拥有一半阿美人血统)。
宗华-代表台湾地区获得世界DJ大赛排名第六的骄人成绩,任新生代组合“大嘴巴”队长。拥有一半阿美人血统。
Y美-翼势力成员之一。
卢学叡-知名艺人。
范逸臣-男歌手、演员,现与吉他手黄冠龙(阿龙Alex)组成二人组的乐队,名叫“Craze”(「酷爱」乐团),
黄丽玲来自台东阿美人的女歌手,2006年开春第一女声天生歌姬。
其他类
李来旺-知名教育家(亦归类为撒奇莱雅族)。
高巍和-台东东河人第一个台湾少数民族飞行员将军,空军总部人事署少将副署长退役后当选“立法委员”惜未连任车祸谢世。
相关研究书目
1.黄雅鸿,2003,他者之乡:从空间霸权论述谈 Karowa 台湾少数民族的流离与主体性运动。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
2.赖秀智,1996,台北县阿美人学童的族群态度、族群文化常识与自我概念之相关研究。台北市立师院国民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3.李景崇,1998,阿美人历史。台北:师大书苑
4.李亦园,1962,马太安阿美人的物质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原著,2000,番族惯习调查报告书,第二卷:阿美人卑南人,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编译;黄智慧主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5.明立国,2002,阿美人。台北县永和市:稻田。
6.阮昌锐,1969,大港口的阿美人。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7.吴雪月计划主持,1997,阿美人的生活智慧:南势阿美七脚川社。台北:顺益台湾少数民族博物馆
8.周颖君,2002,阿美人传统家屋之研究。东海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论文。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