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平,男,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系教授。
研究方向
1 采后生理研究:
①切花开花衰老机理 围绕
月季切花乙烯生物合成关键酶、乙烯受体以及信号转导基因的克隆和时空表达进行系统的研究。
②切花失水胁迫机理 围绕月季切花抗氧化系统关联酶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APX(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GR(
谷胱甘肽还原酶)等的活性、
基因克隆和表达,以及蛋白质水解酶活性、种类及
酶蛋白的分离等进行系统的研究。
2 采后技术开发:
主攻切花远途节能运输综合保鲜技术。
3逆境生理研究:
①围绕
地被月季、地被菊花受体再生体系的建立、DREB1A
基因的导入、
分子生物学检测、抗性检测、遗传稳定性检测等进行系统的研究。
②地被菊花和月季抗旱转录因子基因及其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鉴定。同时,进行DREB基因的克隆和同异源基因转化后表达差异的机理研究。
基本资料
个人简历
1978-09/1982-07: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系,本科
1982-09/1985-07:
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硕士
1987-10/1991-09: Graduate School of Natural Sciences, Okayama University, Japan, Dr of Agronomy
业务进修与对外合作研
1991-11/1993-11: 原
北京农业大学食品系,博士后研究
1997-01/1997-12: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培训中心,英语学习
1999-11/2000-11: Plant Pathology Lab, Life Science Faculty, Bar-Ilan University, Israel,合作研究
2001-01/2001-11: Lab of Postharvest Agriculture, Faculty of Agriculture, OkayamaUniversity, Japan, 合作研究
1985-08/1987-09:
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助教
1993-12/1997-11: 原
北京农业大学观赏园艺系,副教授
1997-12/:
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教授
1994-09/2006-09: 中国农业大学园林园艺与园林学系,主任
1995-07/1999-10: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等职
社会职务
1997,11~2001,10
中国园艺学会第8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2001,11~2005,10 中国园艺学会第9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2005,11~2009,10 中国园艺学会第10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1997,10 ~2002,12 农业部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花卉专业委员会组长
2001,11 2005,05 农业部首届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花卉牧草组组长
2005,06,13~ 农业部第二届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观赏等植物组组长
2001,11~,农业部花卉管理办公室专家组组长
1998,05~ 理事
2005,08~ 副会长
(5)园艺学报编委
1995~
(6)日本园艺学报海外编委
2002,04~
参选院士
高俊平是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邹学校提名
教学工作
本科生必修课主讲:
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技术
观赏植物采后生理与技术
高级观赏植物采后生理
出版图书
课题项目
“十一五”新启动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月季切花ACS基因家族成员对花朵开放和衰老的调节模式解析
(2)博士点基金/月季切花ACS蛋白催化特性差异解析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月季切花开放进程中乙烯受体及其信号转导基因转录调节特性研究
“十五”期间结题项目
(1)
国家自然基金/
切花月季品种间失水胁迫耐性差异的机理研究
(2)云南省校合作项目/切花保鲜运输和贮藏技术研究
(5)科技部 /
鲜切花产地拍卖市场综合保鲜关键技术
(6)北京市林业局/北京高效、优质月季
切花生产技术规程制订和示范基地建设
(7)国家
948项目/园林地被植物抗旱基因的引进和
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8)科技部/转DREB1A基因地被菊花抗旱新品种(系)选育及区域化试验
(9)
北京市科委、科技部/北京城市道路行道树移植、快速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
(10)国家948项目/出口花卉品种及保鲜
技术引进发表论文
(5)丛日晨、
赵喜亭、高俊平。2003,失水胁迫对
切花月季‘
贝拉米’内肽酶的影响。园艺学报,30(3):352-35
(7)沈红香、
刘晓辉、蔡蕾、高俊平。2004,
切花月季花器官乙烯生成量和ACC含量时空变化动态。中国农业科学,37(12): 1899-1903
(8)刘晓辉、朱旭晖、赵喜亭、谭辉、高俊平。2005,两个切花月季品种花朵开放和衰老对乙烯的反应及其与内肽酶的关联。中国农业科学,38(3):589-595
(9)
张常青、洪波、
李建科、高俊平。2005,地被菊花幼苗耐旱性评价方法研究。2005,中国农业科学38(4): 789-796
(10)贺海扬、朱金启、高琪洁、上田善弘、高俊平、胡建芳。2005,
单叶蔷薇的花芽形态分化。园艺学报,32(2):331-334
(11)马男、蔡蕾、
陆旺金、谭辉、高俊平。2005,外源乙烯对月季(Rosa hybrida)切花花朵开放的影响与乙烯生物合成相关
基因表达的关联。中国科学,35(2):104-114 左志锐、
穆鼎、刘春、高俊平。百花
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
RAPD分析。园艺学报,32(3):468-472
洪波、
张常青、高俊平、SHINOZAKI-YAMAGUCHI Kazuko。2005,
农杆菌介导的转录因子DREB1A基因对地被菊花的
遗传转化。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3(3):304-309
单宁伟、
金基石、
赵喜亭、高俊平。2005,
切花月季Samantha失水胁迫耐性与其超氧化物歧化酶之间的关联。中国农业科学,38(7):1431-1438
赵喜亭、丛日晨、单宁伟、高俊平。2005,切花月季品种间失水胁迫耐性与
花瓣内肽酶活性的关联。园艺学报,32(5):854-860
张常青、洪波、王海琴、高俊平。2005,
地被月季‘Royal Bassino’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园艺学报,32(6):1065-1069
王子华、金基石、高俊平。2006,
谷胱甘肽提高月季
切花失水胁迫耐性与GR活性的关系。园艺学报,33(1):89-94
金基石、单宁伟、高俊平。2006,抗坏血酸提高月季切花失水胁迫与增加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关系。园艺学报,33(2):333~337
孙守家、古润泽、丛日晨、车少臣、张宝鑫、高俊平。2006,银杏树干茎流变化及其对抑制蒸腾措施的响应。林业科学,42(5): 22-28
洪波,仝征,马男,李建科,Mie Kasuga,Kazuko Yamaguchi-Shinozaki,高俊平。2006,AtDREB1A基因在菊花中的异源表达提高了植株对干旱和盐胁迫的耐性。中国科学(C辑),36(3):223-231
洪波、仝征、李邱华、马超、Kasuga Mie、Yamaguchi-Shinozaki Kaziko、高俊平。2006,地被菊花Fall Color
体细胞胚途径再生、
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抗寒性检测。中国农业科学,39(7):1443-1450
赵喜亭、丛日晨、
刘晓静、高俊平。2006,失水胁迫对
花瓣内肽酶活性和种类的诱导与花朵衰老进程加速之间的关联。中国农业科学 39(?):(接收刊登)
孙守家、丛日晨、张宝鑫、古润泽、高俊平。2007,断根处理对
银杏幼树
树干空穴现象、水流导度、叶片水分和生长状况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接收刊登)
著作
(1)高俊平、姜伟贤、孙世菊主编,中国花卉科技信息全书。
大连出版社,大连,1998
(2)高俊平、姜伟贤主编,中国花卉科技二十年。
科学出版社,北京,2000。
(3)高俊平、姜伟贤主编,中国花卉科技进展。
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1
(4)高俊平主编,观赏植物采后生理和技术(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北京,2002
奖励情况
(1)月季等四种切花保鲜运输机理及技术研究,分别获得1997年
农业部科技进步3等奖,1997年
中国花卉博览会科研成果奖1等奖,第一完成人
(2)1999年农业部先进99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农业系统先进个人
(3)中国花卉科技信息全书和中国花卉科技二十年,获2001年中国花卉博览会著作1等奖,主编
(4)切花综合保鲜技术研究,获2004年云南省科技进步3等奖,第二完成人。
(5)2004年获
中国花卉协会全国先进花卉协会工作者
(6)切花综合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2005年获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7)切花综合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2005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8)2004-2005年度优秀教师称号,
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