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

中国贵州省下辖地级市

六盘水市,别称中国凉都,是中国贵州省下辖地级市,地处黔西乌蒙山区,两省接合部,东邻安顺市,南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接云南省曲靖市,北毗毕节市,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褶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总面积9914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5月,全市辖2个区、1个特区,代管1个县级市。2023年末,六盘水市常住人口302.85万人,户籍人口361.42万人。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为牂牁国地。
战国时期,为夜郎国地。
统一中国后,为巴郡汉阳县属地。
汉代,中央王朝派使者通往六盘水境内,设立郡县,市境内分属牂牁郡夜郎县宛温县、平夷县犍为郡汉阳县、存鄢县,郡县设立后,驻军推行屯田政策,东汉以后,屯田制逐渐被瓦解。
三国时期,市境内分属“南中”的牂牁郡平夷县兴古郡宛温县。
,分属牂牁郡平夷县和兴左郡宛温县。
晋朝,属牂牁平夷县和兴左郡宛温县。
隋朝,改郡为州。
唐朝,承隋制,市境内南为盘州地,北为汤望州地。中央王朝为了通过土官实施对其地的间接统治,二州为羁縻州。
宋朝,中央王朝对土酋封以王号,借助土酋力量对抗南诏和大理国。今市境内作为缓冲地带,南为于矢部地(自杞国),东北为牂牁国(后称罗甸国),北为罗氏鬼国,这三个藩国均为少数民族政权。
元朝,于矢部地(自杞国)名为于矢万户,后改为普安路总管府;罗殿国名为普定万户,后改为普定府;罗氏鬼国名为八番顺元宣慰司。二府一司任用“蛮夷官”,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在其领土上仍然“世有其土,世长其民”。
明朝,改土归流,普安路总府改为普安州(明永乐十三年即1415年)设流官知州,普定府改为西堡官司,八番顺元宣慰司改为贵州(水西)宣慰司。
清朝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基本结束,北设水城厅,东设郎岱厅,南设普安州(厅)。
民国时期,置水城县盘县、郎岱县。
新中国成立初期,水城县、盘县、郎岱县的建制没有什么变化。
1964年初,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经过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等部门调查对比,1964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设“大三线”的战略决策,并决定在贵州西部煤藏丰富的六枝(时属安顺地区)、盘县(时属安顺地区后属兴义地区)、水城(时属毕节地区)三县境内建立三线建设的重点煤炭基地,设立三个相应的矿区分别进行管理。
1965年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委员会批准成立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3月,中共贵州省委支援三线建设领导小组成立;11月29日,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决定设立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人民委员会,接受煤炭工业部和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双重领导,从贵州省的六枝、盘县、水城、威宁、普定、镇宁和云南省宣威划出部分区、社(队)归新成立的三个矿区,原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仍分别属安顺、兴义、毕节地区管辖。
1966年2月22日,三个矿区改为特区;4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总指挥部。
1967年春,贵州省军区对六盘水实行军事管制,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总指挥部的职能自然终止,其机构名存实亡。10月29日,成立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
1968年4月18日,成立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12月2日,成立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地区一级政权机关,撤销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原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分别与郎岱(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合并为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行使县一级职权,归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
1978年12月18日,撤销六盘水地区,改设为省辖六盘水市,下辖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
1987年12月15日,撤销水城特区,分设钟山区和水城县。
1999年2月28日,撤销盘县特区,设立盘县,以原盘县特区行政区域为盘县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红果镇。至此,六盘水市辖一特区两县一区,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钟山区。
2017年4月15日,撤销盘县,设立县级盘州市。
2020年7月,撤销水城县,设立六盘水市水城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5月,六盘水市共辖2个区、1个特区,代管1个县级市(六枝特区、盘州市、水城区、钟山区),92个乡镇街道(27个街道、39个镇、1个乡、25个民族乡),1152居(行政村)。六盘水市人民政府驻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云贵高原安顺市,南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接云南省曲靖市,北毗毕节市,钟山区的大湾镇飞嵌于毕节市威宁县和赫章县之间。
地质
六盘水市境内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土类、红壤土类、山地黄棕壤土类、山地灌木丛草甸土类、石灰土土类、紫色土土类、水稻土土类、潮土土类、沼泽土土类等9种,分为24个亚类,74个土属,141个土种。土壤面积933.0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2.74%。黄壤是境内地带性土类,面积422.32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50.62%;市境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褶带。位于扬子准地台(Ⅰ级构造)上扬子台褶带(Ⅱ级构造)的威宁至水城迭陷断褶束、黔西南迭陷褶断束以及黔中早古拱褶断束和黔南古陷褶断束的极西边缘。
地形地貌
六盘水市境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褶带。位于扬子准地台(Ⅰ级构造)上扬子台褶带(Ⅱ级构造)的威宁至水城迭陷断褶束、黔西南迭陷褶断束以及黔中早古拱褶断束和黔南古陷褶断束的极西边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域因北盘江与三岔河的强烈切割侵蚀,起伏剧烈。一般地区海拔在1400至1900米之间。市域最高点在钟山区大湾镇韭菜坪,海拔2900.6米,同时也是贵州省海拔最高点;最低点在六枝特区毛口乡北盘江河谷,海拔586米。相对高差2314.3米。地貌景观以石灰岩喀斯特山地、丘陵为主,还有盆地、山原、高原、峡谷等地貌类型。
气候
六盘水市境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低纬度高海拔的影响,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均温15℃,1月均温3至6.3℃,7月均温19.8℃至22℃。有“中国凉都”之称号。年降水量1200至1500毫米。无霜期200至300天。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局部地区垂直气候明显。全市总水量约142.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体平均年流量64亿立方米,地下水体年平均流量52.68亿立方米,过境地表水体(不计界河水)255亿立方米。
水文
六盘水市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和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区。分水线为乌蒙山脉东支岭脊和苗岭山脉西端岭脊,由水城的纸厂、城关、白腻、滥坝、陡箐、冷坝至六枝郎节坝老马地大山与苗岭相接,再延至六枝、木岗。分水线北为长江流域,以乌江上游三岔河为干流,展布于市境北部;南为珠江流域,以北盘江为干流,由西北向东南横贯市境中部,南盘江支流分布于市境南部边缘。境内长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43条,其中长江水系9条,珠江水系34条。地表河网多呈现河谷深切、河床狭窄、水流急、落差大的特征。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六盘水境内水资源主要源于天然降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81.4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2.61亿立方米,重复主算量22.61亿立方米,总水资源量81.49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转化频繁。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化学类型简单,以低矿化度重碳酸盐类淡水为主,除局部轻度污染外,大部分地区水质良好。过境客水主要为北盘江及三岔河干流客水。北盘江多年平均入境径流总量23.5亿立方米,三岔河多年平均入境径流总量13亿立方米,总量36.5亿立方米。由于河流切割深,农田灌溉难于利用。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6.65万千瓦,平均每平力千米土地拥有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7.66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70.68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59.84%。
植物资源
六盘水市内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按用途分为牧草类、药用类、果类及其他类4个类型。牧草类植物有40科192属514个种。药用植物略计700余种,主要品种195种。野生果类有刺梨猕猴桃棠梨山楂樱桃葡萄、批把、杨梅草莓等。其他有用野生植物有毛栗、毛脉山栎、青冈子、蕨类火棘、野生茶树、苦酊茶、八角花椒棕榈等。市境乔木树种及竹种223个,分属62种、140属。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秃松,二级保护树种伞花木香果树银杏杜仲十齿花光叶珙桐鹅掌楸红豆杉野茶树,三级保护树种银雀瘿椒树)、黄杉西康玉兰、三尖杉、檫木厚朴清香木木荷等;有省、市珍稀树种木棉紫树复叶栾树黄连木香楠毛黑壳楠山桐子黄牛奶树火绳树、贵州紫薇、红花油茶灯台树等。具观赏价值的树种有滇杨杜鹃、大官杨、沙兰杨水杉垂柳法桐女贞枫杨冬青雪松玉兰木槿龙柏凤尾柏木芙蓉郁李桂花夹竹桃山茶罗汉松等。粮食作物有玉米马铃薯大豆等。玉米产量居全市大田作物之首,队以稻产为大宗。经济作物有油菜烟草花生麻类、糖料、蚕桑芝麻及其他油料作物。所产水果分属12科22属计30余种。
动物资源
六盘水市的动物。鱼类有35个品种,分属4目8科。其中本地鱼21个品种,分属4目7科;省外和国外引进品种14个,分属3科。两栖类动物共18种,分属有尾和无尾2目7科。其中大鲵娃娃鱼)属国家三级保护动物贵州疣螈蓝尾蝾螈为稀有品种。爬行类动物分属龟鳖目蜥蜴目蛇目,有8科33种。野生鸟类品种繁多,数量不明,常见50余种,分属13目21科。稀有珍禽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鹳白冠长尾雉;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三级保护动物苍鹰鹊鹞等。哺乳类野生动物有52种,分属8目23科。其中珍稀种类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野生华南虎现已绝迹)、黑叶猴金钱豹(市内未发现)、云豹斑羚苏门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穿山甲林麝;国家三级保护动物西南黑熊大灵猫小灵猫豹猫
矿产资源
六盘水市矿产资源富集。已发现矿种有硫铁矿硅砂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萤石方解石冰洲石重晶石海泡石石棉)、水晶、油页石、石膏、水泥配料黏土等30余种。探明储量的有煤、铁、铅、锌、铀、镍、银、锗、镉、镓、铟、硫铁矿、石灰石、白云石、萤石、石膏等,其中以煤、铁、铅、锌储量为多。六盘水煤田煤炭资源量245.28亿吨,储量52.89亿吨;煤层气资源储量142万亿立方米,占全省的45%。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六盘水市常住人口为3031602人。
2023年末,六盘水市常住人口302.8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8万人。户籍人口361.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4.77万人,占年末户籍人口的比重为40.1%。
参考资料来源
民族构成
截至2023年5月,六盘水市有50个民族,49个少数民族。1万人以上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回族、仡佬族、水族7个民族。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4年,六盘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10.59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52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712.69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808.39亿元,同比增长4.4%。
参考资料来源
第一产业
2023年,六盘水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7.96亿元,增长3.4%。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18.92亿元;林业总产值25.03亿元;畜牧业总产值55.60亿元;渔业总产值0.90亿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总产值17.51亿元。
2023年,六盘水市粮食总播种面积275万亩,下降1.1%;粮食产量64.9万吨,增长0.2%。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21.47万亩,蔬菜产量192.57万吨,增长5.2%。年末果园面积120.40万亩,全年园林水果产量28.24万吨,增长16.5%。年末茶园面积26.31万亩,茶叶产量0.44万吨,增长2.1%。
2023年末,六盘水市生猪存栏93.90万头,下降4.4%;生猪出栏127.95万头,增长1.6%。牛存栏29.87万头,增长0.9%;牛出栏9.30万头,下降3.4%。羊存栏21.45万只,下降16.0%;羊出栏17.56万只,增长2.9%。家禽存栏933.18万只,增长6.2%;家禽出栏1137.85万只,增长8.4%。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4.97万吨,比上年增长1.2%;禽蛋产量2.72万吨,增长17.1%。
第二产业
2024年,六盘水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其中,大中型企业同比增长10.4%,非公有制企业同比增长13.7%,高技术企业同比下降26.2%。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同比增长6.3%,制造业同比增长14.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同比增长19.3%,重工业同比增长7.4%。
第三产业
2024年,六盘水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
2024年,六盘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17.32亿元,同比增长6.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51.50亿元,同比增长3.1%。
2024年12月末,六盘水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919.12亿元,同比增长4.2%;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70.46亿元,同比增长11.1%。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六盘水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4%,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8.4%,比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5372人,比上年下降6.7%。
科学技术
2023年末,六盘水市拥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星创天地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院士工作站3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4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3个,市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4个,市级众创空间5个。2023年,获得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4家。
文化事业
2023年末,六盘水市共有备案博物馆(纪念馆)5座,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乡镇文化站及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中心)92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
国家一级图书馆:六盘水图书馆
医疗卫生
2023年末,六盘水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072个。其中,医院153个,比上年增加1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5个,与上年持平。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5293张,增长0.6%;卫生技术人员27667人,增长17.9%,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986人,增长35.1%;注册护士12901人,增长15.9%。
社会保障
2023年末,六盘水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0.20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4%。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2.18万人,增长2.8%;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24.24万人,下降0.4%;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2.63万人,增长3.1%;生育保险人数25.07万人,增长3.7%;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6.85万人,增长2.7%。
2023年末,六盘水市拥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38个,其中,养老机构37个,儿童福利机构1个。社会服务床位3836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3586张,儿童服务床位250张。
交通运输
综述
六盘水市地处贵州西部,川滇黔桂四省交界结合部,与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南宁五个省会城市的直线距离均在500千米以内,素有“四省立交桥”之称。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规划中,六盘水是66个区域流通节点城市和196个公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贵昆、南昆、内昆、水红铁路在此交汇,沪昆高铁境内段和安六城际铁路相继建成通车,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铁”。沪昆、杭瑞、都香、宜六、水兴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实现“县县通高速”,全市“三横一纵一环”高速公路主骨架全面形成,与周边市州全部实现高速公路连接。六盘水月照机场开通了直达北京、广州、杭州、成都、上海、西安等十多个城市的航线,打通了连接“北上广”的“空中走廊”。
2023年末,六盘水市公路通车里程16035.7公里。2023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79.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6.3%。其中,民用汽车(非营运汽车)保有量76.1万辆,增长7.0%。
公路
六盘水市已形成“三横一纵一环线”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对外通道共7个,与周边市州全部实现高速公路连接。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40千米,国家高速公路有5条通过六盘水境,分别为沪昆高速(G60)67千米(已建成通车)、都香高速(G7611)145千米(已建成通车),杭瑞高速(G56)65千米(已建成通车),纳兴高速(G7612)60千米(在建),安盘高速98千米(拟建)。省级高速公路有4条,具体为水兴高速(S77)152千米(已建成通车),六赫高速28千米(在建),六安高速20千米(在建),玉普高速126千米(拟建)。地方高速有1条,具体为机场高速11千米(已建成通车)。为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贵州启动新时代高速公路五年决战,“十四五”期间,全市将进一步推进高速公路建设,通车里程力争突破640千米。未来展望,待在建和拟建高速实施完后,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770千米,形成“四横四纵两环”的高速公路主骨架。
铁路
六盘水市已建成贵昆、南昆、内昆、水红普速铁路,建成水大铁路支线、六盘水南编组站以及沪昆客专、安六城际铁路。沪昆高速铁路于2016年12月建成投用,安六铁路于2020年7月8日开通运营,六盘水实现“县县通高铁”。截至2021年底,全市建成普速铁路670千米、高速铁路172千米,路网密度为84.9千米/万平方千米,是贵州省铁路交通较为发达的地区,是贵州连接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等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盘兴铁路全面开工建设,盘州至六盘水经威宁至昭通铁路、毕节至六盘水铁路、纳雍至六盘水普速铁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届时,渝昆客专和沪昆客专、成贵客专和沪昆客专通过六盘水互联互通,形成北上成渝双城经济圈、南下北部湾经济圈、东进黔中经济圈、西出滇中经济圈的高铁“十”字枢纽。
航运
六盘水地处长江、珠江流域分水岭地带,北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境内以三岔河为干流,展布于市境北部;南属珠江水系,以北盘江为干流,由西向东横贯市境中部,水运交通以北盘江、三岔河为主,现有通航里程381.7千米,其中四级航道26.8千米,五级航道12千米、六级航道56.2千米、七级航道130.6千米、等外航道156.1千米,全市拥有船舶及水上浮动设施902艘,2020年度客运量8.24万人次,年客运周转量152.22万人千米。出海通道以北盘江为主,下游连通北盘江龙头赛、红水河,沟通西江干线,是连接内陆与华南地区的重要水运通道。北盘江是西江干流的上游,是西南水运出海的中线通道,属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高等级航道两横一纵、两网十六线主通道之一。全市水域均为水电梯级开发形成封闭库区,未建设过船设施。
航空
六盘水月照机场是国家民航局“十一五”规划建设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规模为: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C,新建跑道长2800米×宽45米,可以起降波音和空客各主流机型,可以满足旅客吞吐量2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50吨。批复总概算为14.25亿元。2012年2月27日,机场飞行区土石方工程正式动工,2014年11月28日建成通航。现开通航线11条,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重庆、成都、海口、西安、长沙、武汉、贵阳。
盘州官山机场是《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项目,是贵州省“一枢纽十六支”民用运输机场布局项目之一,场址位于盘州市鸡场坪镇官山居委会,性质为国内民用运输支线机场,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C,主要新建一条长3000米、双向设一类盲降系统的跑道,6个C类机位站坪和5个B类机位的通用航空站坪,8000平方米航站楼、7000平方米停车场,以及空管、通信、导航、气象、供水、供电、航油等配套设施,估算总投资20.54亿元。项目完成可研报批全部前置手续,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六盘水”这个专名是一个组合性区域概念。1964年,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国家计委和煤炭工业部经过调查比较,决定在贵州西部煤藏丰富,分别隶属安顺地区、兴义地区、毕节地区的六枝、盘县、水城三县建立煤炭基地。取三县的首字相连,“六盘水”这一专名从此诞生。
三线文化
六盘水因“三线”建设而生, “三线”建设是六盘水的根。“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铸就六盘水创业发展的精神谱系,“三线精神”是六盘水的魂
六盘水是“三线”建设孕育、催生的城市。原先分属安顺、兴义、毕节三个地区且边远落后的六枝、盘县、水城这三个农业县,经过以“三线”建设为契机的整合,从三个矿区变为三个特区;由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到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最后到六盘水市政府,这段政区建置和政权建设的历史清晰地表明: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六盘水市。
文保单位
非遗项目
民族文化
民间戏曲
六盘水市境内流传的民间戏剧、曲艺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地方长期流传的特有形式,如六枝特区境内的地戏,水城县、盘县境内的傩戏(端公戏),水城县彝族中盛行的盘歌说唱表演以及全市范围内均有流传的花灯等。另一类是外地传入的剧目曲种,如传入较早的文琴坐唱、唱道情、打道筒等,在六盘水已有较长的历史。
风景名胜
概况
六盘水最高海拔2845.7米,最低海拔586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里拥有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滑雪场、野玉海、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盘县新民鱼龙化石群和妥乐古银杏、大洞竹海、坡上草原阿勒河等众多风景名胜区、自然人文景观。“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面积380余平方千米,园内有世界“最大的天坑”;有世界上“最深的竖井”;有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天生桥”;有北盘江大峡谷;有地下溶洞;有高原佛光;有喀斯特地貌石林峰丛;也有远古鱼龙化石和古人类遗址等。同时,还有北盘江、牂牁江、阿志河、月亮河及众多的高山湿地。
主要景点
特产美食
六盘水饮食文化具有地域性强、品类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烹饪技艺灵活、肴馔制作独特、区域风格历史传承性和多元复合性等特点。主要名优小吃有:水城烙锅水城羊肉粉蒸蒸糕郎岱酱荷叶糯米鸡等等。
著名人物
著名人物参考资料来源
荣誉称号
获得荣誉参考资料来源
2018年12月,全国校足办、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同意设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的函》,六盘水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
2021年11月,拟通报表扬为“四好农村路”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
2021年11月22日,国家民委公示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拟命名对象。
2021年12月,被全国爱卫办表彰为“2020年度各省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
2023年11月,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对外交流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