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的形成是随着北京城的形成而变化、发展演进的。大约在五十万年前,这块地界儿开始有了原始人居住,不过那时只是住在天然洞穴而已。到了距今大约一万到四、五千年间,这儿出现了原始氏族公社,开始住上了易简房屋。到了三千多年前的公元前1045年,这儿成了奴隶制的古燕国的都城,叫蓟城,可当时的城墙只是用夯土筑成的。
形成
乍一看,北京的胡同都是灰墙灰瓦,一个模样。其实不然,只要你肯下点功夫,
串上几条胡同,再和那的老住户聊上一阵子,就会发现,每条胡同都有个说
头儿,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着传奇般的经历,里面的趣闻掌故多着呢。
因为北京的胡同绝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它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
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它记下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
社会生活的印记。漫步其中,到处都是名胜古迹,细细品味又似北京的
百科全书,不少胡同中的一块砖、一片瓦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从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胡同院落中可以了解北京市民的生活,包括他们的生活方式、
生活情趣和邻里关系。从史籍中看,光是“胡同”一词的写法从元朝到清朝就有:衖通、火弄、火疃、
火巷、火衖、胡洞、衙衕、
衚衕、忽洞、湖洞等十多种。
北京胡同的形成是随着北京城的形成而变化、发展演进的。大约在五十万年前,这块地界儿开始有了原始人居住,不过那时只是住在天然洞穴而已。到了距今大约一万到四、五千年间,这儿出现了原始
氏族公社,开始住上了易简房屋。到了三千多年前的公元前1045年,这儿成了
奴隶制的古燕国的都城,叫蓟城,可当时的城墙只是用
夯土筑成的。到了战国时期,广为流传的《
周礼·考工记》明确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
后市。”可见那时已非常注重城建制度了,就连城中街道布局都有作了明文规定。以后的两千多年间,从秦、汉开始,无论是
三国、两晋、南北朝,还是隋、唐、五代和宋朝,这块地界儿一直都是北方的重镇。十世纪初,
辽朝建立,把这儿当成了陪都,改称南京,又称燕京。公元十二世纪,
金朝建立,在此建都,称为中都,中都城里出现了坊、街、道、巷,但至此还没有“胡同”出现。
公元1276年,元朝在毁于战火的
金中都原址东北部,贵族功臣,悉受封地,以为第宅。于是,元朝的官僚、贵族们就按此规定,在大都城内盖起了住房及院落。这一间间房屋、一个个院落,一个挨一个盖起来,连起后就是一排排的,而一排与另一排之间要采光、通风,还得留出进出的通道,便形成了胡同、小街和大街。当时的大都城是
元世祖忽必烈的天下,这方言当然就是
蒙语了,本系“水井“之义。有水井的地方才有人烟,才得以居住。且当时盛行的杂剧戏词中,也不止一次提到“胡同”,如
关汉卿的《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就有“直杀一个血胡同”,再如
李好古的《
沙门岛张生煮海》中说得更具体:“你去兀那羊角市头
砖塔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可见北京的胡同是形成在元大都城的格局里。不过元大都当时仅记有29条胡同,因当时明确规定宽9.24米的才叫胡同,要是达到18米宽就叫小街,到36米宽就称为大街了。
公元1403年明朝的燕王朱棣当了皇上之后,将这儿改称为北京,这时才有了“北京”这个名称,已叫了590年了,但比“胡同”这个名称晚出现了一百多年。并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城,城墙一改以往用土
夯筑的方法,而是全部用砖包砌。大城里包着皇城,皇城里包着
紫禁城(今
故宫)。紫禁城位于京城中心,而紫禁城的中心又是
皇极殿(今
太和殿),皇上的
蟠龙宝座又位于皇极殿的正中。有一条无形的线从这个宝座上穿过,它就是北起
钟鼓楼南至前门楼,后又延伸到
永定门,纵贯京城南北,长达16里的
中轴线。整个北京城的建筑布局,都是以此为依据的,城内一切建筑都整齐对称地排列在其左右,街道胡同也如此,或对称排列在它两边,或与之平行。这种布局充分体现了尊帝王、崇皇权、重礼仪、右文化、敬天地、法祖宗的思想。公元1420年北京城营建完工,
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公元1553年,又增建了城南外垣,至此北京城又有了内外城之分,北京城的“凸”字型平面布局至此基本定型,面积约为62
平方公里。内城九门,外城七门。这时北京城的胡同,据《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载:有街巷711条,胡同459条,共为1170条。
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了明北京城,就是后来也只是对
紫禁城和皇城进行了一下小的改建、重修。但由于清是
女真族的后裔
满洲贵族建立的王朝,所以定都北京后便实行了空前绝后的旗、民分城居住制度,令内城居住的汉人全部迁到外城,这样就促进了原来较为冷清的外城的发展。新迁至外城的人又匆匆盖了许许多多的新房、新院,连起来就形成不少大大小小、长长短短、规范或不规范的新胡同。此时对原来元朝作的胡同必须宽9.24米的规定,早已逐渐模糊了,虽街巷胡同格局“大抵袭元、明之旧”,但“街巷”与“胡同”的界定早分不那么清楚了,总体数目已增到2077条之多。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的封建统治。民国前期北京仍是
中华民国的首都,1928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把北京改为
北平特别市。过去由于皇城占了北京城的中心位置,因而阻断了东西主干线,东西往来必须绕道
天安门广场以南的棋盘街或北边的
地安门。民国初年,随着
紫禁城的开放,行人才可以横穿东西
长安街。这样,北京就有了一条和纵贯南北的中轴线直角相交横穿东西的长纬线。经纬相交于天安门前,形成一个大十字坐标,街巷胡同就以此为中心而往外发展开。几条新干道的打通、增辟,带动了胡同的发展,到四十年代北京的街巷胡同已达3200多条。
典故
为保护古都风貌,维护传统特色,北京城区划定了二十余条胡同为
历史文化保护区,像
南锣鼓巷、
西四北一条至八条等就被定为四合院平房保护区。
自
元大都以来形成的
老北京胡同成棋盘式格局。胡同的形成和发展,在其名称上也留下了历史变迁的痕迹,并反映出社会风情。
每条胡同一形成,人们自然会给它起个名,这个名称一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叫开了,就确确实实地代表了这条胡同在整个城市中的方位,成为人们交往、通信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标志。这是胡同名称的实用指代作用。
由于胡同名称从元朝开始形成胡同起,一直都只是靠人们口头相传,至于用文字写在标牌上挂在胡同口上,只是
民国后才有的。
北京的胡同虽然看起包罗万象,既有江河湖海(
大江胡同、
河泊厂胡同、
团结湖、海滨胡同)、山川日月(
图样山胡同、
川店胡同、回升胡同、
月光胡同)、人物姓氏(
张自忠路、
贾家胡同)、市场商品(
菜市口胡同、
银碗胡同)、工厂作坊(打磨厂、
油漆作胡同)、花草
鱼虫(
花枝胡同、
草园胡同、
金鱼胡同、
养蜂夹道)、云雨星空(
云居胡同、
雨儿胡同、大星胡同、空厂)、鸡鸭鱼肉(
鸡爪胡同、鸭子店、
鲜鱼口、
肉市街)等等,名目繁多,令人看着眼花缘乱,但如果认真分析,还是有其自个儿内在的规律的。
多以
衙署官方机构、
宫坛寺庙、仓库作坊,桥梁、河道、
集市贸易、商品器物、人物姓氏、景物民情等决定胡同、街巷的名称,其中许多沿用。
1.以形象标志来命名
因而好多胡同都是以一个较明显的形象标志来命名的,这也表现出北京人的实在、直爽和风趣,象较宽的胡同,人们顺嘴就叫成了“宽街”、窄的就叫“夹道”、斜的就叫“斜街”、曲折的叫“八道湾”、长方形的称“盒子”、短的有“
一尺大街”、低洼的有“下洼子”、细长的叫“竹杆”、扁长的称“
扁担”、一头细一头粗的叫“
小喇叭”等等。
还有以
特殊标志命名的胡同,如
堂子胡同、石虎胡同、柏树胡同(今
百顺胡同)、铁狮胡同等。此外,还有以当地特点或形状命名的胡同,如
耳朵眼胡同、罗圈胡同、
椅子圈胡同等。
2.以地名命名
早年间,最显眼、最突出的标志就要数城门、庙宇、
牌楼、栅栏、水井、河流、桥梁厂,所以就出现了以此命名的
西直门内、外大街、前、
后圆恩寺胡同、
东四(牌楼)、西单(牌楼)、
大栅栏(老北京人读成:大市腊)、水井胡同、三里河、
银锭桥胡同等胡同名称。
3.树木植物
有的小胡同附近没有这些特别显眼的标志,胡同中种的树多,就有了柳树胡同,
枣林胡同、
椿树胡同等以树命名的胡同。
4、方位
许多胡同在起名时为了好找,还在胡同名称前加上了东、西、南、北、前、后、中等
方位词,象
东坛根胡同、西红门胡同、南月牙儿胡同、
北半壁胡同、
前百户胡同、
后泥洼胡同、
中帽胡同等。
因为胡同名称是住在胡同里的北京人自发起的,所以有不少北京的土语在里边,象背阴儿胡同、
取灯儿胡同、闷葫芦罐儿胡同、答帚胡同、胰子胡同、
嘎嘎胡同等。
还有不少胡同带有儿音,更显得京味儿十足,象罗儿胡同、
鸦儿胡同、雨儿胡同、上儿胡同、
帽儿胡同、
盆儿胡同、
井儿胡同等。
6、吉祥话
有些胡同名称还能表露出人们的美好愿望,人们总乐意用一些吉利的字儿来给胡同起名。象带有什么“喜”啊、“福”啊、“寿”啊等字眼的胡同就有
喜庆胡同、喜鹊胡同、
福顺胡同、
福盛胡同、寿长胡同、
寿逾百胡同等等。还有带着“平”啊、“安”啊、“吉”啊、“祥”啊字眼的
平安胡同、
安福胡同、
吉市口胡同、
永祥胡同等等。
还有富于浪漫色彩的胡同名称,如
百花深处、杏花天等,也有可笑的狗尾巴(老北京人读作“狗乙巴”)、羊尾巴烊乙巴胡同等等。
7、以衙署官方机构命名的胡同
如
禄米仓、
惜薪司、
西什库、
按院胡同、
府学胡同、
贡院胡同、兵马司等,以皇亲国戚、达官贵族的
官衔命名的胡同如
永康侯胡同、
武定侯胡同、
三保老爹胡同(三保太监郑和故居今名三不老胡同),吴良大人胡同等。
8、以市场贸易命名的胡同
如
鲜鱼口、
骡马市、
缸瓦市、羊市、猪市、
米市、煤市、珠宝市……
9、以寺庙命名的有
隆福寺街、大佛寺街、
宝禅寺街、
护国寺街、
正觉寺胡同、
观音寺胡同、方居寺胡同等。
10、以
手工业工人和一般居民姓名命名的胡同有砂锅刘胡同(今
大沙果胡同)、汪
纸马胡同(今
汪芝麻胡同)、骟马张胡同(今栓马胡同)、
孟端胡同、刘汉胡同(今刘海胡同)、安成家胡同(今安成胡同)。
11、胡同与人名
北京的胡同,名字很有讲究,是我们研究明清社会的参考资料。明成祖
朱棣定都北京以后,他的功臣大都居住在北京,不少胡同以此得名。
如永康侯
徐忠住宅所在的胡同就叫永康侯胡同,即北城的永康胡同。
武安侯郑亨住宅所在的胡同叫武安侯胡同,后来错叫武王侯胡同,即
西四北八条。
明初大将军
徐达长期居住在北京,他的长女嫁给了当时的燕王朱棣。朱棣攻打南京时,徐达第四子增寿为朱棣通风报信,被
建文帝杀掉。朱棣进南京后抚尸痛哭,他即位后就追封
徐增寿为武阳侯,不久又封定国公,定国公徐氏居住的街巷就叫定府大街,也就是北城的
定阜街。
至于三不老胡同是三保太监郑和故居所在地。郑和人称三保老爹,他居住的胡同叫三保老爹胡同,后来讹称为三不老胡同。东城的
无量大人胡同,即
红星胡同,是吴良大人胡同的误称。吴良是
明太祖手下大将。
明朝中叶以后商业经济发达起来,当时有些
个体劳动者也以他们出色的劳动为他们居住的胡同留下了名字。如明朝南城有个姓唐的洗布帛的劳动者,他们居住的胡同就叫
唐洗白街,即
崇文区的唐洗泊街。
宣武区有条
粉房琉璃街,那是
粉房刘家街的误称。东城有个姓姚的手工业劳动者,铸锅铸得好,
他家所在的胡同就叫姚铸锅胡同,后来被讹称为尧
治国胡同,就是
北京站西街附近的治国胡同。
北城有个
豆腐陈胡同,后来讹称
豆腐池胡同。明朝还有个特点,当时制作祭祀用的纸马铺很多,这反映了明朝
宗教活动盛行。胡同名字中就有汪纸马胡同、
何纸马胡同,都已讹称为汪芝麻胡同、
黑芝麻胡同了。
北京的胡同名称,实际上是以人为中心的,有的胡同直接以人名来命名。也有不少胡同虽没以人名来命名,但其中却有名人故居,像
米市胡同里有康有为故居、
北半截胡同中有
谭嗣同故居、
珠朝街有孙中山先生到过的
中山会馆、
小杨家胡同是
老舍先生的出生地、
护国寺街有梅兰芳故居,
后圆恩寺胡同有
茅盾故居、
西四北三条有
程砚秋故居等等。而其它各类胡同名称虽不是直接以人名来命名的,但也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直接关系。
象
文丞相胡同、
张自忠路、
赵登禹路等胡同的名称都是人们为了纪念民族英雄而命名的,从而明显表达了人们对民族英雄的敬慕。这就说明胡同的名称绝不仅仅只有实用的指代作用,还具有美学功能和人文倾向。
命名
综述
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罗棋布,数目达到7000余条,每条都有一段掌故传说。胡同的命名名称,作为事物的代号是必须要有的,胡同自然也不能例外。人们对胡同的最初命名,是根据其某一方面的特征,经过流传,最终被大家所接受并确定下来。胡同命名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以地形特色、景物命名;如:
金鱼池、龙须沟、
北河沿等,又如
崇文区的三里河大街,是以明代开凿于此的三里河命名的。广安门外元代以前有莲花水域,因而留下了莲花池胡同、
莲花池东路、
莲花池西里等地名。
什刹海一带的
银锭桥,风景优美。
燕京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即是至2013年为止仍尚存的
银锭桥胡同,是直接由银锭桥命名的。以建筑或遗址命名;如:
东城区
交道口的
府学胡同,
因明、清两代的
顺天府学坐落在其中而得名。
建国门内有贡院头条、二条胡同。是因明、清两代的贡院设在此地而得名。其他如
黄寺大街、
东厂胡同、
禄米仓胡同、
西什库胡同、
国子监街等都属于此类。以人物姓氏命名东城
文丞相胡同以
南宋丞相
文天祥姓氏命名。西城李阁老胡同,是因为明代
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曾住在这里。西城祖家街,因为这里是明末战将
祖大寿宅院所在地。像
张自忠路、
赵登禹路、石附马大街、张皇亲胡同、方家胡同、史家 胡同、蔡家胡同、蒋家胡同等等,皆属此类。以商业故地和商业名称命名崇文的花市地区,自清代中期便有人家以种植,制作并销售真假花为业,留下的西花市大街、
东花市大街、花市上头条、
花市下头条等街巷胡同,都与花市有关。东四以南的
灯市口大街,从明朝起就是有名的灯市,因此留下了灯市口这个地名。宣武门外的
菜市口,曾是蔬菜交易市场。
西城区有条斜街,名为
烟袋斜街,这条街上,从清代至民国,直至解放,有许多商店卖烟袋,还在店门前悬挂一根大木制烟袋为
幌子,这样就自然地定名为烟袋斜街。其他,如晓市大院、牛街、珠宝市、
果子巷、
干面胡同、
钱粮胡同、
磁器口等,皆属此类。
人名
在前言中已经提到过去时,北京的胡同名称实际上是以人为中心的,直接以人名、姓氏、命名的胡同就有百十来条。既有以人们所敬仰的民族英雄的名字来命名的,也有几个朝代的历史名人、达官贵人的名字来命名的,然而数量最多的还是以平民百姓、
小商小贩、
小手工业者的姓名来命名的,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与胡同里居住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更为接近。这类胡同名称充分体现出人文倾向。
潘家胡同(原称
潘家河沿)、
红星胡同(原称
吴良大人胡同)
1. 赵登禹路:以抗日爱国将领赵登禹将军的名字命名的胡同
3.刘海胡同(原称刘汉胡同)
4.
大木仓北二巷:原称郑王府夹道,是以清朝八家“
铁帽王”之一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的王府命名的胡同
5.
刘兰塑胡同:以
元朝著名塑像家刘元的名字命名的胡同,曾讹传为刘銮塑或琉璃塑
6.张自忠路:以抗日名将张自忠的名字命名的胡同
8.三不老胡同:以明朝三保太监郑和的官称三保太监命名的胡同,后讹为
三保老爹胡同外交部街:原名
石大人胡同,是以明朝大将
石亨的官称命名的胡同
武定胡同:以明初开国功臣
郭英的后代世袭封爵武定侯命名的胡同,原称
武定侯胡同 在胡同中居住的老百姓日常生活是离不开必需的商品的,因而就有了不少以商品来命名的胡同。而买卖商品自然又离不开市场,所以又有了以市场来命名的胡同。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早年间的市场商品早已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或不复存在了。可其旧名称依然如故地沿用了下来,而且这样的胡同名称仍存在着不少,它们所映出北京居民时代生活的横断面。
建筑
北京各式各样的建筑物,也与胡同里的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这些建筑物又都非常显见,离着大老远的就能看得到,便于寻找,所以许多胡同就以这些建筑物来命名了。建筑物所包涵的面非常广泛,不仅包括高大的城门、古老的寺庙、漂亮的花园、幽深的府邸、各地的会馆,也含有各种官家机构、工厂、作坊、仓库、还有一些特殊场所等等。这些建筑绝不仅仅只是宏伟庄严或美丽幽静的物,它们之所以能成为流传几百年的胡同名称,更重要的则是历史文化。
宫门口
三条、
内务部街(原称勾栏胡同)、
小院胡同、
东廊下胡同、云居胡同(原称云居寺胡同)
3. 府学胡同
校尉营胡同中的老人与鸟、锻库胡同、
铸钟胡同、
旧鼓楼大街、澡堂子胡同(现已并入到珠市口东大街)
景物
北京的地势大体上是西北高,东南低,而原来的
外城,在元、明时尚是一片水乡洼地。城里也有不少明河暗沟流过,后被填平成了胡同,其名称就以原水道来命名了。在这些河道走向影响下,也使原本状如棋盘的总体胡同格局中,出现了一些斜街。还有更直接地以这条胡同本身的形状命名的,或以胡同中存在的桥、井、树等标志命名的,因其依据是众所瞩目,且长久不易改变的客观实体,所以这类用直呼其名的方式命名的胡同,都叫得较为长久和稳定,关键在于大家都乐意接受。
3.千竿胡同 4.贯通巷
前车胡同、
西斜街、四川营、
大石桥胡同、
九道湾北巷、
大栅栏、
大沟巷、小
椅子圈胡同、
小杨家胡同(原称小羊圈胡同)是著名作家
老舍先生的出生地、铃铛胡同、
大菊胡同、板桥头条、
井楼胡同。
景点井名
北京的胡同有许多以井得名。如上文提及的
龙头井以及
甜水井、苦水井、二眼井、三眼井、四眼井、井儿胡同、南井胡同、
北井胡同、高井胡同、王府井等等,这是因为北方水分稀少,煮饭、烹茶、洗衣、沐面,
水的用途又极大,所以当时的人,用了很笨缓的方法,凿出了一口井之后,他们的快乐是不可言状的,于是以井名街,纪念成功。
景点特点
之最
最窄的胡同,几年来有不断的新发现。较早说
崇文区东珠市口北的
高筱胡同南口最窄,仅65厘米。有人曾踏勘天桥西永安路北边的
小喇叭胡同,发现
北口向西拐弯处仅58厘米,大胖子过这个胡同口还得侧着身走。
最古老的街巷胡同在现今西城区(原宣武区范围内)
长椿街国华商场后身的
三庙街一带。这里辽代叫
檀州街,比金代的广安门
大街还要早呢,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历史
据《明成祖实录》载,
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在永乐元年正月给
朱棣上书说:“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人承大统。而肇迹之地,皆有升崇,窃见
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化之地,宜尊太祖
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师。”这不正说出了朱棣的心里话吗。他当然照准了。于是在永乐元年正月辛卯日(公元1403年2月4日)将
北平改称为北京。从此中国的历史上就有了“北京”这个名称,那么公元1403年2月4日就成了“北京”名称的诞生日。可见“北京”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明朝,已叫了588年,但却比“胡同”这个名称晚出现了100多年。
八大胡同
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独独
八大胡同闻名中外。因为当年,这里曾是烟花柳巷的代名词。
“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
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
百顺胡同、
胭脂胡同、
韩家潭、
陕西巷、
石头胡同、
王广福斜街、
朱家胡同、李
纱帽胡同。
其实,老北京人所说的“八大胡同”,并不专指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
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因为在这八条街巷之外的胡同里,还分布着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过当年,这八条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档次”也比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
老北京城的妓院分若干等级。最早的妓院分布在内城,多是
官妓。现
东四南大街路东有几条胡同,曾是明朝官妓的所在地,如
演乐胡同,是官妓
乐队演习奏乐之所。
内务部街在明清时叫勾栏胡同,是由妓女和艺人扶着栏杆卖唱演绎而来的。以后“勾栏”成为妓院的别称。明清时期,当官的和有钱的饮宴时要妓女陪酒、奏乐、演唱,叫做“叫条子”,在妓女一方,则叫“出条子”。
百顺胡同
到了清末民初,妓院主要集中在前门外大街,一是因为这里离内城较近,官员们出城享乐比较方便;二是这里有火车站,南来北往的旅客多;三是前门外大街是京城著名的商业街,相当繁华;四是这一带是
戏园子、茶馆、酒楼的集中地,吃喝玩乐,可自成一体。
重复
北京的胡同有一点最引人注意,这便是名称的重复:口袋胡同、苏州胡同、梯子胡同、马神庙、弓弦胡同,到处都是,与
王麻子、乐家老铺之多一样,令初来北京的人,极其感到不便,口袋胡同是此路不通的死胡同,
苏州胡同是北京人替住有南方人,不管他们的籍贯是杭州或是
无锡的街巷取的名字,
弓弦胡同是与
弓背胡同相对而定的象形的名称。北京有很多的马神庙,也令人深思,何以龙王庙不多,偏多马神庙呢。何以北京有这么多马神庙,南京却一个也不见呢。南人乘舟,北人乘马。北京是元代的都城,那铁蹄直踏进
中欧的鞑靼,也许正是修建这些庙宇的人呢。
名称
北京胡同的名称看上去包罗万象,既有江(
大江胡同)河(
河泊厂胡同)湖(
团结湖)海(海滨胡同)、山(
图样山胡同)川(川店胡同)日(日升胡同)月(
月光胡同)、人物(
张自忠路)姓氏(
贾家胡同)、官府(
帅府胡同)衙署(
大兴县胡同)、寺(
柏林寺胡同)庙(娘娘庙胡同)庵(
观音庵胡同)堂(
老君堂胡同),又有市场(
菜市口)、商品(
银碗胡同)、第宅(赵府胡同)仓库(
海运仓胡同)、工厂(打磨厂街)、地形(高坡胡同)、标志(
麒麟碑胡同)、花(
花枝胡同)草(草园胡同)鱼(
金鱼胡同)虫(
养蜂夹道),还有云(云居胡同)、雨(
雨儿胡同)、星(大星胡同)、空(空厂)、水(水道子胡同)、井(井儿胡同)、港(
港沟)、湾(湾子)、风(风发胡同)、雷(雷震口)、电(
电报局街)、火(火药局胡同)、树木(
枣树胡同)瓜果(
果子胡同)、鸡(
鸡爪胡同)鸭(鸭子店)鱼(
鲜鱼口)肉(
肉市街)等等。
对照
一、西城(474条)
1.西长安街地区
现 名 曾 用 名
川店胡同 川店胡同
水井胡同 苦水井
井楼胡同 东夹道
平安胡同 扁担胡同
石碑胡同 石碑儿胡同
安儿胡同 安儿胡同
西中胡同 中街
西红门胡同 红门
西栓胡同 西栓马桩胡同、栓马桩胡同、小双马 桩胡同
羊毛胡同 养马胡同
会计司胡同 会计司
后宅胡同 后宅(海墙夹道并入)
后红井胡同 后红井、后洪井、红并胡同
灵境胡同 灵济宫、宣城伯后墙街、八宝坑并入
明光胡同 吕祖阁西夹道
枣树胡同 枣树胡同
南小栓胡同 东栓马桩胡同、马桩胡同
前宅胡同 前宅
前红井胡同 红井胡同、前洪井,井儿胡同
钟声胡同 大栅栏
堂子胡同 堂子胡同
象牙胡同 象牙胡同
2.厂桥地区
万年胡同 万汇大院
北官房胡同 北官房
弘善胡同 弘善寺胡同、弘善寺街、弘善寺
后小并胡同 后井胡同、井儿胡同
刘兰塑胡同 刘銮塑
刘海胡同 刘汉胡同
花枝胡同 花枝胡同
扬俭胡同 羊圈胡同
金奖胡同 金家大院
毡子胡同 毡子房(府夹道并入)
教场胡同 教场
银锭桥胡同 银锭桥(海潮庵并入)
棉花胡同 棉花胡同(斗鸡坑并入)
麻花胡同 麻花胡同
3.二龙路地区
小口袋胡同 口袋胡同
下岗胡同 下冈
天仙胡同 天仙庵
乐全胡同 罗圈胡同
百子胡同 百子胡同
寿逾百胡同 狗尾巴胡同
按院胡同 巡按察院胡同、
柳树胡同 柳树井(坑眼井并入)
真武胡同 真武庙
笔管胡同 笔管胡同
辟才胡同 劈柴胡同
4.丰盛地区
小院胡同 盆儿胡同
丰盛胡同 丰城胡同
北半壁胡同 半壁街
四井胡同 四眼井
玉带胡同 玉带胡同
羊肉胡同 羊肉胡同
朱苇箔胡同 猪尾巴胡同
后泥洼胡同 后泥湾
武定胡同 武定侯胡同、武安侯胡同
孟端胡同 孟端胡同
树荫胡同 阴凉胡同
砖塔胡同 砖塔胡同
能仁胡同 能仁寺
烟筒胡同 南烟筒胡同
鲜明胡同 显灵富
大玉胡同 大玉皇阁、玉皇阁(下坡胡同并入)
小玉胡同 小玉皇阁、玉皇阁
义伯胡同 高义伯胡同、狗尾巴胡同
弓背胡同 弓背胡同
北兴胡同 北下洼子、北下坑
后车胡同 车儿胡同
安成胡同 安成家胡同
阴凉胡同 阴凉胡同
青塔胡同 青塔寺
金丝胡同 金丝钩
金果胡同 拣果厂
育强胡同 猪毛厂、猪尾厂、椒园厂
官园胡同 官园
前车胡同 车儿胡同
前帽胡同 中帽胡同
留题胡同 牛蹄胡同
八个门胡同 八个门
大后仓胡同 大后仓、后仓、北新草厂
大茶叶胡同 茶叶胡同
小绒线胡同 小绒线胡同
中大安胡同 中扒儿胡同
中秀才胡同 中秀才胡同
东廊下胡同 东廊下
前抄手胡同 叉手胡同(后抄手胡同并入)
小椅子圈胡同 椅子圈
6.新街口地区
水车胡同 水车胡同
水章胡同 水罐儿胡同
东光胡同 轿子胡同
西章胡同 三官庙
后坑胡同 后坑
羊房胡同 羊房胡同
罗儿胡同 罗儿胡同
高井胡同 高井胡同
铸钟胡同 铸钟厂
槐树胡同 槐树胡同
小石桥胡同 小石桥
大石桥胡同 大石桥
东轿杆胡同 东轿杆
东教场胡同 东教场
后英房胡同 鹰房胡同、营房
后桃园胡同 后桃园
信息
从明代,街巷胡同名称没发生任何变化的仅有四十条。它们是:羊房胡同、
白米斜街、
郎家胡同、方家胡同、砖塔胡同、府学胡同、
门楼胡同、
蚂螂胡同、
孟端胡同、粉子胡同、
翠花胡同、
隆福寺街、月牙胡同、
手帕胡同、头发胡同、
太仆寺街、枣树胡同、安儿胡同、金鱼胡同、
灯草胡同、演乐胡同、
本司胡同、
史家胡同、干面胡同、
遂安伯胡同、
苏州胡同(崇文门大街路东)、
镇江胡同、
船板胡同、余家胡同、
笤帚胡同、取灯胡同、
施家胡同、朱家胡同、
石头胡同、
苗家胡同、鞭子巷、果子巷、
盆儿胡同、陕西巷等等。
热点
在如今北京这个繁忙的大都市,许多的老胡同是去是
留成了个大问题。为了发展现代化交通,胡同应该被改造。而胡同不仅仅只是建筑,更是我国历史繁衍的见证与文化的深厚积淀,所以应当适当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