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十大王牌军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是2009年10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冠任,是一部政治军事类型的书籍,该书共分为十章。

内容简介
攻击王牌军——第1军:前身为北伐时蒋介石亲兼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该军兵员充足,全部为美械装备,以善于攻击驰名。
“广西狼兵”——第7军:号称“钢军”,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家部队。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出名,战斗力相当强,战术也很灵活,作战勇悍,有“广西狼兵”之称。
精锐种子军——第18军:建军较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是国民党军老牌劲旅。该军先后产生了国民党军5个一级上将、4个参谋总长、两任海军总司令、1个空军总司令、1个勤联总司令、20多个军长,号称“种子军”。
攻守双料军——第25军:从杂牌打出的王牌军。能攻善战,将领凶悍。是国民党军内战主力,配备快速纵队,火力强大、凶猛。
铁甲机械军——第5军:抗战期间唯一的机械化军,嫡系中的王牌。指挥官几乎都是黄埔毕业生。部队兵员素质高,火力强大,但指挥官自主能力差。
魔头乱世军——第8军:抗战中远征军的主力之一,为半美式装备,火力猛,战斗力强。在内战中,解放军有“打垮七十三,拖死第八军”的口号。
新锐实力军——新1军: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官兵文化水平高,将领强悍,时称“天下第一军”,代表人物郑洞国、孙立人都是一代强将。但军中派系争执厉害。
虎贲御林军——第74军:以傲、恨、悍出名,战斗意志、战斗力、纪律性都在国民党军中首屈一指,能打硬仗恶仗,攻守兼备,号称“五大主力”之首。
杂牌强悍军——第35军:历经百战,攻守兼备,尤其以“善守城”出名,在抗战中多次痛击日伪军,曾是著名的常胜军。
野战凶悍军——第52军:既抗日,也反共;既会攻击,也会逃跑;既是“倚海剑”,又是“千里驹”;既会吹牛。也敢斗狠,是在战火中打出来的王牌,号称“国军第六大主力”。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攻击王牌军——第2军
第2军前身为北伐时蒋介石亲兼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1师。蒋鼎文、李延年王凌云陈克非等先后担任该军军长。该军兵员充足,全部为美械装备。国军部队大多守强于攻,第2军以善于攻击驰名。
1.几度风雨,此2军非彼2军/3
2.深得蒋介石宠信的蒋鼎文/11
3.“征战”与“兵商”/14
4.“福将”李延年/21
5.全师上尉以上军官按连坐法处分/26
6.王凌云上任,再次远征作战/28
7.军长是从排长升起来的/34
8.白崇禧三难第2军/36
9.“30年一轮回,这是天命”/40
10.嫡系王牌军成了解放军的一个师/45
第二章 “广西狼兵”——第7军
第7军号称“钢军”,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家部队,既是桂军王牌中的王牌,也是国军中的精锐。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出名,战斗力相当强,战术也很灵活,作战勇悍,有“广西狼兵”之称。
1.“桂系新三雄”/53
2.“北伐是广西推动的”/58
3.龙潭战役立大功/65
4.内乱:惨遭灭顶之灾/68
5.“还不如把红军留在江西好呢”/76
6.“反蒋到底”的宣誓/81
7.淞沪抗战拼了老本/82
8.第7军在徐州会战的前前后后/86
9.打游击靠共产党/90
10.“财从天上落”的奇迹/93
11.在武汉的“拆台戏”/96
12.“我从出道以来都没这样大败过”/99
13.李本一被处死/105
第三章 精锐种子军——第18军
第18军建军较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是国军老牌劲旅,成名于军阀混战,壮大于“围剿”红军,建功于抗日烽火,兵败于淮海战场。该军先后产生5个一级上将、4个参谋总长、两任海军总司令、1个空军总司令、1个勤联总司令、20多个军长,为各军出产人才第一,号称“种子军”。
1.陈诚创军,好事多磨难/111
2.“扩军法”/122
3.先锋旅和王牌师的惨败,全军损失三分之二/126
4.淞沪一战:第18军“打”出2个军长/132
5.军长“黄悟我”上任之前改名“黄培我”/140
6.宜昌一战,引发惊人“后果”/141
7.胡琏“奋争”军长/149
8.湘西会战:煮熟的鸭子飞了/153
9.“河蚌相争”,“得利渔翁”也不快/158
10.前去救援,却陷入天罗地网/162
11.死中求生:胳膊没拧过大腿/167
12.胡琏“救”第12兵团/169
第四章 攻守双料军——第25军
第25军是从杂牌打出的王牌军。能攻善守,将领凶悍。是国军内战主力,配备快速纵队,火力强大、凶猛。
1.两支乌合之众组成第25军/177
2.第67军编入第25军/182
4.“杂牌”如何成“王牌”/188
5.末日疯狂:上的欺骗与下的绝望/195
6.代理军长的儿子被枪决/202
7.“多享几个月的福后,又和我们见面了”/206
第五章 铁甲机械军——第5军
第5军是抗战期间唯一的机械化军,是嫡系中的王牌,号称国军五大主力之一,指挥官几乎都是黄埔毕业生。部队兵源素质高,火力强大,但指挥官自主能力差。
1.“落难公子”巧遇两“伯乐”/210
2.南京保卫战:不怕死的英雄被埋没/216
3.世界一流的武器,国军一流的战将/220
4.昆仑关一鸣惊人/224
5.远征缅甸,4.2万人马只剩下2万/230
6.“火烧背阴山,水淹龙陵城”/240
7.邱清泉在云南的“武行当”/241
8.和谁都搞不来的邱清泉/244
9.再次东援黄百韬/250
10.从走“下策”到“死守”/253
11.军长失踪,副军长赌气/256
12.熊笑三的结局/260
第六章 魔头乱世军——第8军
第8军是抗战中远征军的主力之一,为半美式装备,军部有榴炮营,师部有山炮营,团部有战防炮连及迫击炮排,每个战斗单位都配备火焰放射器,火力远比其他部队佳,战斗力强大。该军在内战中是国军的机动生力军,解放军有“打垮七十三,拖死第八军”的口号。建国后,少许残部逃出国境,且在西南边境祸害多年。
1.军长第一仗就受到“人生第一次处分”/264
2.郑洞国“为人做嫁衣裳”/266
3.血战松山/271
4.李弥的“疗伤”和短暂的辉煌/276
5.“傀儡军长”周开成和全军覆没/279
6.李弥的“生死逃亡”/285
7.李弥“起义”后又出逃/290
8.千里逃窜,还是逃不出命运的绳索/294
第七章 新锐实力军——新1军
新1军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官兵文化水平高,将领强悍,有“天下第一军”的美誉,代表人物郑洞国、孙立人都是一代强将。但军种派系争执厉害。
1.从税警总团到远征军/301
2.一个团救出英军一个师,一战成为“天下名师”/307
3.生死撤退:因抗命早5个月安全到达印度/311
4.“婆媳之争”/313
5.“亚热带丛林之王”一听新1军的名字转身就逃/317
6.第54军“出事”被“送”往国外/320
7.异国归来,连马匹都坐飞机/324
8.糊涂中转入内战,孙立人与长官“内战”更猛烈/327
9.辽西成为了新1军的坟场/334
10.暂编53师最后的结局/339
第八章 虎贲御林军——第74军
第74军以傲、狠、悍出名,战斗意志、战斗力、纪律性都是国军中首屈一指,能打硬仗恶仗,攻击能力强,攻守兼备。该军是国军的一等主力部队,号称五大主力之首。
1.名噪一时的俞济时王耀武/344
2.第74军的主官:两个生意佬/347
3.万家岭大捷,任光曾谱写《第74军军歌》/356
4.俞济时与王耀武“玩真假”大戏/361
5.常德会战:8315人生还83人/365
6.雪峰山会战:获得第二面飞虎旗/370
7.张灵甫:人兽两性兼具的鬼才悍将/378
8.张灵甫的乌鸦嘴和孟良崮自杀/382
9.邱维达“重建”第74军/387
10.在挣扎中灭亡,军长成了“老敌手”的军事教员/390
第九章 杂牌强悍军——第35军
第35军历经百战,攻守兼备,尤其以“善守城”出名,在抗战中多次痛击日伪军,是著名的抗日常胜军。它的军力介于中央军与地方军之间。
1.守城名将:从团长到军长/400
2.“长城抗日的最后一战”/405
3.与德王鬼子的闪电较量/410
4.守太原城:“陈扒皮”升任副军长/415
5.铁心跟随“傅先生”/420
6.傅作义的两只虎:孙兰峰董其武/422
7.围涞水,战庄疃——痛斩“虎头师”/429
8.在新保安的守城战中毁灭/435
9.不保留建制,全部改编为解放军/445
第十章 野战凶悍军——第52军
第52军既会攻击,也会逃跑,既是“倚海剑”,又是“千里驹”;既会吹牛,也敢斗狠,是在战火中打出来的王牌,号称“国军第六大主力”。
1.因长城抗战丢了军番号/451
2.“打得最窝”和“亮西边”/454
3.台儿庄大战的攻击王牌/458
4.战功赫赫的郑洞国竟被逼出第2师/465
5.守瑞昌拱卫武汉/467
6.湘北练兵的“读书”趣闻/471
7.“牛营”、“牛兵”、“牛师”和“鬼子走的妙”/473
8.“闲”出事端来,上、中、下都出事儿/478
9.初战东北的“兴奋”/483
10.血战摩天岭,兵败新开岭/486
11.刘玉章上访和撂挑子/495
12.死里逃生,第2师毁在自己手里/504
13.又一次“敦克尔克大撤退”/510
作者简介
陈冠任中国现代史、民国史学者,著名畅销书作家,著有《蒋介石玩权术》、《国民党十大王牌军》、《十大王牌军》、《十大常胜军》、《战将》、《猛将》、《国殇》、《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荣氏父子》《四代父子五代人的光荣与梦想》等作品。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