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俗称“小便” 、“尿”,是从生物体中排出的代谢物。其是一种液体,一般呈黄色或无色。
形成
当原尿流经
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
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
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
肾小管的
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
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肾小管形成的尿液经
肾乳头到达
肾髓质,肾髓质连
输尿管到达膀胱,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成分
用途
在野外被划伤,伤口都会有许多病菌,如果没有消毒药品,可以用
中段尿液清洗伤口,并及时到医院就诊,但注意要使用刚排出的尿液清洗伤口,不要储存尿液备用。(中段尿正常情况下,基本可以认为是
无菌的。在紧急情况没有清洁物的时候,可以用中段尿冲洗伤口,起清洁作用。但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颜色
健康颜色
要了解尿的颜色,首先得从血说起。
血液中有
红细胞,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
血红蛋白,它可以与氧结合,实现输氧的功能。从
化学结构上看,血红蛋白上有一个
辅基,叫
血红素(heme)。血红素由一个
卟啉环加一个
铁离子组成,主要在肝脏和
骨髓细胞内生成。其实,不只是血红蛋白,在很多与细胞氧的运输和利用有密切关系的蛋白中都可以找到血红素。因此,这些蛋白也被统称为“含
血红素蛋白”。
这些蛋白在代谢分解时,血红素会游离出来。游离的血红素会将铁离子释放掉,就只剩下了一个卟啉环,这个卟啉环再
分解代谢,就生成了
胆色素。胆色素其实并不是单纯一种物质,而是
胆红素、
胆绿素、
胆素原、
胆素等化合物的统称。简单说,卟啉环先是被羟化成胆绿素,再被还原成胆红素。然后,胆红素被释放入血,在与血浆清蛋白结合后,随血进入
肝细胞,再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生成
结合胆红素,也叫肝胆红素。在
生理条件下,97%的胆红素会在肝内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并由肝细胞分泌进入
胆管,再随
胆汁排入肠道。在
回肠下端或结肠内,结合胆红素会被还原成无色的胆素原。这些胆素原随粪便进入肠道下端后,会与空气接触,被氧化成棕黄色的
粪胆素。这就是
粪便颜色的主要来源。绝大部分胆素原(80%~90%)会随粪便排出体外。
还有10%~20%的胆素原被肠
黏膜细胞重吸收。其中有一小部分胆素原进入了体循环,并随血流被运送到了肾脏里,最终随尿排出。这一部分胆素原被称为
尿胆素原,正常人每日排出约0.5~4毫克。
尿胆素原是无色的,但被
空气氧化后会生成黄色的尿胆素,这就是尿液的主要色素,其道理与“粪胆素是粪便颜色的主要来源”是一样的。
尿胆素虽然是尿液的主要色素,但尿液的颜色还可能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同是黄色,也会有深浅之分。当饮水较多、
尿量较多时,尿中的尿胆素浓度较低,颜色就浅;否则,久不饮水、尿量较少时,尿胆素浓度较高,颜色也就变深了。不仅如此,
尿液颜色也受食物
代谢产物、药物等的影响。而且,尿液颜色与时间也有关。如果是新鲜尿液,颜色一般呈无色到淡黄色,久置后由于大量尿胆素原被空气氧化,颜色还会加深。
患病颜色
1、无色尿--可能是
糖尿病、
慢性间质性肾炎、
尿崩症的信号,如果不是饮水太多的缘故,应注意鉴别。
2、白色尿--白色尿常见于脓性尿、
乳糜尿和
盐类尿。
脓性尿是由严重
泌尿道化脓感染引起的,尿液呈乳白色。脓性尿常见于
肾盂肾炎、
膀胱炎、
肾脓肿、
尿道炎,或严重的
肾结核。乳糜尿是
丝虫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尿色白如牛奶。由于肠道吸收的乳糜液(脂肪皂化后的液体),不能从正常的淋巴管引流到
血循环中去,只能逆流至
泌尿系统的
淋巴管中,造成泌尿系统中淋巴管内压增高,曲张而破裂使乳糜液溢入尿液中,而出现
乳糜尿。
乳糜尿一般是阵发性的。乳糜尿中有
红细胞时,叫做乳糜
血尿。在患乳糜血尿病人的血和尿内,有时可找到
微丝幼(即幼丝虫)。
3、盐类尿--多发生于儿童,冬季常见。小便呈
米汤样,多为
原尿中含有大量的
磷酸盐或尿
盐酸,放置后易沉淀,如把小便放在瓶内加热后会马上变清。盐类尿属正常生理现象。可不用药而愈,关键是要
多饮白开水。
4、黄色尿--指尿呈黄色或深黄色。其原因有:
②食
胡萝卜,服
核黄素、
痢特灵、灭水滴灵、大黄等
中西药过程中,可出现尿液变黄的情况,一旦停止服用,随即消失,无需多虑。常见的
发热或有吐泻症状的病人因水分随
汗液或粪便排出,尿就会浓缩减少,而
尿色素没有改变,这样小便的颜色就显得很黄。
③另一种小便黄的像
浓茶,则不是由于上述原因,而是肝脏或胆囊有了病变。原来,胆汁向外排的道路通常有两条:一条从尿里出来,一条从肠道里出来。当肝脏或胆囊有病,胆汁到肠道的路被切断,就只能从尿里排出来,尿液里也因胆汁的含量增加而呈深黄色了。
肝炎的早期,还没有出现
黄疸,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小便的颜色像浓茶似的,这往往是肝炎的一个信号。
5、蓝色尿--可见于
霍乱、
斑疹伤寒,以及
原发性高血钙症、维生素D中毒者。但这种颜色的
尿多与服药有关,非疾病所致。如服用
利尿剂氨苯喋啶,注射
亚甲蓝针剂或服用
美蓝、靛卡红、
木馏油、
水杨酸之后均可出现。停药即可消失。这种因服药而引起的蓝色尿属于正常观象,无需多虑。
6、
绿色尿--见于尿内有
绿脓杆菌滋生时,或
胆红素尿放置过久,氧化成
胆绿素时。
②暗绿色尿:原因同蓝色尿。
③黑色尿:黑色尿比较少见,常常发生于急性
血管内溶血的病人,如
恶性疟疾病人,医学上称
黑尿热,是恶性疟疾最严重的
并发症之一。这种病人的血浆中有大量的游离氧、
血红蛋白与定氧血红蛋白,随尿排出而造成尿呈暗红或黑色。另有少数病人服用
左旋多巴、
甲酚、
苯肼等后,也会引起排黑尿,停药后即会消失。国外有资料报告,患阵发性
肌红蛋白尿的病人,在运动后也会排出棕黑色尿,同时伴有肌肉无力,可逐渐发展为瘫疾。此外,黑尿还可见于
酚中毒、黑色
毒瘤、
尿黑酸病。
④棕褐色尿(如同酱油颜色):可见于
急性肾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肾脏
挤压伤、大面积
烧伤、
溶血性贫血、错型输血,甚至剧烈的运动后,尿液也可似酱油色。有时睡眠起床后尿呈棕褐色,那是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的特征。如果这种小便出现在吃青
蚕豆以后,就要警惕
蚕豆病。这种病人的
红血球内缺乏一种叫6磷酸
葡萄糖脱氢酶的物质,有一定的
遗传性。所以当食蚕豆后即发生棕褐色尿,并有疲乏、
头晕、恶心、皮肤、眼睛发黄,应及时送医院抢救,以防不测。
7、红色尿--尿色变红,多半是尿中有红细胞,医学上称血尿。血尿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上百种疾病可以引起血尿,要正确诊断并不那么容易。
①如果血尿伴有
鼻出血、
牙龈出血、皮肤出血,这可能是全身性出血疾病在作崇,如
血小板减少、
过敏性紫癜、
血友病,甚至
白血病等,
尿血不过是全身出血的一种表现。
②如果血尿伴有
发烧、
关节肿痛、
皮肤损害、多脏器的损伤时,可能为结缔组织性疾病(如
全身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炎等)。
③如果血尿伴有
高血压、
浮肿、
蛋白尿时多为
肾小球肾炎。
④如果血尿伴有腰腹部隐痛不适,
尿急、尿频、尿痛者多为
泌尿系统感染或
结核。
⑤如果血尿伴有腰部
胀痛或一侧腹部绞痛,以肾、
输尿管结石的可能性最大,特别是痛得在床上辗转不安,多为
输尿管结石。
⑥如果血尿伴有
排尿不畅、费力、小便滴沥排出,在老年男性,多为
前列腺肥大,在中年男性,则要考虑
尿道狭窄、
尿道结石或膀胱肿瘤。
气味
氨味 正常尿液内的
挥发酸,放置后由于细菌分解尿素或出现氨臭味,若尿液新排出即有氨味,常提示
慢性膀胱炎和慢性尿潴留。
恶臭味 90%的可能是受到细菌感染的信号。有可能是E-COLI菌,它们会使你的尿液产生臭味。应该立刻引起注意并尽快去
看医生。
燃烧硫磺气味 乐观的估计可能是因为你吃了太多的
芦笋。
芦笋中带硫磺的
氨基酸会使你的尿液产生这种味道。随着芦笋的完全消化,这种味道也会渐渐消失。如果硫磺气味持续两天以上,就有必要去医院做一个
尿液检查了。
甜水果味 倘若你的尿液散发出甜水果的气味可不能说是由于你吃了太多
水果沙拉的缘故。尿液中发出这们的气味很可能是因为受到一种细菌的感染。当人体在尽力排除
葡萄糖时,血液中一种叫做酮的
酸性物质会释放出这种味道。这种情况如果不引起重视,很可能会对你的生命构成威胁。所以,一旦发现自己的尿液产生发甜水果味道,就要立即去看医生。
有些
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因此会吸引一此嗜甜的小虫。所以,
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也常常散发出甜水果的味道。
焦糖味 倘若你的尿液中有很浓重的焦糖味,那么就有理由怀疑自己是否患“
槭糖尿病”。槭糖尿病是一种
遗传病,情况非常少见,平均22.5万人中才会出现一例。“
槭糖尿病”患者的身体通常不能正常地代谢
蛋白质,所以尿液里才会有
焦糖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