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圈(英文:Guangzhou Metropolitan Area )是国家级都市圈之一,范围包括广州市、佛山市全域,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
历史沿革
2015年,广东省政府
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三个新型都市区建设。
2017年,《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构建“广佛肇+清远、
云浮、
韶关”“深莞惠+
河源、
汕尾”“珠中江+
阳江”三大新型都市区。
2018年,广东省政府在《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2017-2030年)》对构建都市区再次给予明确。
2020年6月5日,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明确提出,推动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佛山、韶关、肇庆、清远、和云浮)。
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
东莞、
惠州、河源和汕尾)、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深度融合。
2021年4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中明确提出培育壮大广州、深圳、
珠江口西岸、
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推动建设广州都市圈、
深圳都市圈、珠西都市圈、
汕潮揭都市圈和
湛茂都市圈。
2023年12月20日,广东省政府网站发布通知,广州都市圈范围包括广州市、佛山市全域,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20年6月5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
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明确指出
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市、
佛山市、韶关市、
肇庆市、
清远市、和
云浮市。
2021年4月6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市、佛山市全域和韶关市、肇庆市、清远市、云浮市等四市的都市区部分。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
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中明确指出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市全域、佛山市全域、肇庆市的
端州区、
鼎湖区、
高要区、
四会市,清远市的
清城区、
清新区、
佛冈县。
区划详情
根据2022年7月20日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广州都市圈包含范围为:广州市、佛山市、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
自然环境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指出:共护广州都市圈“一屏一湾两廊多点”
生态安全格局。通过维育环城生态屏障、珠口生态湾,以及
西江北江等河流廊道保护广州都市圈“一屏一湾两廊多点”
自然生态格局。其中以北部
鼎湖山、
烂柯山、亚婆髻山
森林公园等重要山林
生态空间为依托,维育广州都市圈北部环城
生态安全屏障。南部以
万顷沙联围湿地等滨海生态空间为依托构建广州都市圈南部珠口生态湾,支撑环
珠江口黄金内湾建设。以西江、北江为主体共建西北江
生态廊道,开展
水源地保护和河道
生态修复,改善沿江生态景观,持续提升
水源涵养和
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功能。以白云山-
帽峰山等近城山体、海珠
万亩果园、
海鸥岛、南沙湿地、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等重要
生态农业空间为重点,保护类型多样、覆盖都市圈全域的生态节点。统筹推进珠江
碧道、
珠三角绿道等
线性空间建设,优化廊道的生态、生活、生产空间格局。
人口数量
截至2019年,广州都市圈
常住人口约为3711万人,占
广东省的32.21%。
区域经济
生产总值
2019年,广州都市圈
GDP约为40567亿元,在全国都市圈中排在第4位。
2021年,广州都市圈GDP约为43415.41亿元。
产业领域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指出:积极培育广州都市圈外圈层产业平台。整合优势
产业资源,推动都市圈外圈层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南沙-
滨海湾新区-
翠亨新区、南沙广深双城联动先行示范区以及庆盛区块、南沙枢纽区块、南沙湾区块三个
粤港澳合作平台,推动战略地区和平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强广韶、广清、佛肇和跨省边界地区产业深度对接,引导广州空港经济区向北辐射
清远,重点推动清远南部重大产业平台与广州协作,全面统筹广清经济
特别合作区(三园一城)
协调发展,谋划清远北部“三连一阳”地区增加跨省产业合作区。强化广州-
湛江深度协作,以联合共建、飞地等多种方式灵活对接,探索建立国家海洋高新技术
产业基地。推动
佛山大型产业集聚区(
佛北战新产业园)、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协同建设,佛山高新区(南海园、
三水园)、肇庆高新区、金利高新区联动发展。
交通运输
公路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指出:打造广州都市圈
内联外通的高
快速路网络,构建复合
交通廊道。以增强广州
华南公路主枢纽功能为导向,完善骨架高速路网,加大都市圈、
大湾区内部衔接,提升对外辐射能力。新增都市圈内
高速公路通道,优化现有国、省道
干线公路,着力构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县乡公路等都市圈多层次
公路网。加强高速公路与沿线重要经济开发区、
产业园区、
城市新区、重要城镇连接,依托高速公路与
轨道交通共同培育和升级
产业发展带。
铁路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指出:推进广州都市圈“
四网融合”,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推动干线铁路、
城际铁路、
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1小时通勤圈,进一步完善都市圈内外干线铁路通道建设。以广佛为核心规划形成13条、6向的高效对外高速铁路通道。推动佛穗莞城际铁路、
芳白城际铁路、广花城际铁路及其北延线、南珠中城际铁路、肇清从韶城际铁路的建设。提升广州核心枢纽能级。结合
广河高铁、广中珠澳高铁的建设时序,优先建设
白云机场站。机场高铁站引入广中珠澳、广河、
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等高铁线路,实现
国际航空枢纽湾区内1小时直达。建设国际
铁路枢纽,提升广州核心枢纽能级,建成广州
白云站,高水平改造
广州东站,推进
广州站升级改造,推进
广湛高铁佛山站建设,新建广州至广州南联络线、广州至广州东三四线、广州东至新塘五六线。打造都市圈铁路“五主三辅”客运枢纽,形成“十字+环+放射”状网络形态,实现都市圈内部辐射带动及对外各向高快速联系。
航运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指出:推动建设广州都市圈国际航运枢纽。以
广州港为龙头,辐射带动都市圈港口发展,推动都市圈各港口深化合作,拓展运输服务,大力发展江海、水铁等
多式联运,打造国际航运枢纽,增强全球航运
资源配置能力。提升
佛山港功能定位,打通
江海联运通道,加强佛山港与广州港联运功能,共建湾区世界级
港口群体系。强化佛山港、
肇庆港、
清远港功能,优化沿江码头布局,建立健全水运协调发展机制。
航空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指出:推动建设广州都市圈国际海空枢纽。强化广州国际
航空枢纽功能,构建以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为协同,
支线机场、
通用机场为补充的都市圈机场发展格局。建成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及其
配套工程,完善
白云机场与广州各片区尤其是中心城区的快速通达,打通连接周边地市的立体
快速通道。加快建设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及周边
路网、轨道等综合交通
配套设施。
社会事业
公共服务中心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指出:构建都市圈四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根据都市圈内外圈层差异化
公服配套策略,构建“都市圈(城市)-组团-镇街-社区”四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提升
广州南站商务区、
白鹅潭中心商务区、长隆万博、
佛山新城等都市圈(城市)级中心辐射能级和国际化影响力,加快南沙、
顺德、
佛山西站枢纽、广州国际
空铁枢纽、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中新知识城、
肇庆东站枢纽等外围综合型中心建设,依托轨道站点、产业平台培育多个专业中心。
公共服务平台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指出:建设广州都市圈跨边界地区的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跨边界地区的
公共服务平台以跨行政区边界的平台和组团,作为探索
制度创新、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空间载体。包括推动中心功能裂变的
跨界合作区,
重点建设”1+4“广佛
高质量发展融合
试验区(“1”是“
广州南站-
佛山三龙湾-广州
荔湾海龙”
先导区,“4”是“南沙-顺德”、“荔湾-南海”、“白云-南海”、“
花都-
三水”四个试验区片区);促进都市圈外围圈层形成
产城融合的城镇组团,包括
广州空港经济区、花都城区-广清
空港现代物流
产业新城、
广清特别合作区,佛北大型
产业集聚区(
佛北战新产业园)、
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顺德中心区-中山北部等地区。
相关规划
2023年12月,《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印发实施。根据《规划》,广州都市圈范围包括广州市、佛山市全域,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土地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2022年常住人口约3257万人。规划有关任务举措涉及清远英德市和云浮、韶关部分地区。
《规划》第一部分包括前言、发展背景、总体要求,明确了都市圈范围,通过对都市圈发展基础、存在问题和机遇挑战进行综合分析。
其中提出,广州都市圈要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全国高质量同城化示范区、全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典范区的发展定位。
同时明确,要构建“一核两极四轴”的空间布局,一核即广佛核心区,两极即肇庆、清远城区,四轴即广佛肇发展轴、广清发展轴、与深圳都市圈联动发展轴和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联动发展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