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家谱

孔、颜、卜、闵、冉、曾、孟等儒家姓氏统一使用的家谱

通天家谱,家谱。

定义
华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中,有七姓是所谓“通天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的。这七姓就是孔、颜、卜、闵、冉、曾、孟。这七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颜回、卜商、闵损、冉求、曾参、孟轲七人,此七人被称作圣贤,而这七家的家谱,所排的字辈——就是辈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样的。这件事看起来好像与国家民族无关,实际上充分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崇尚文化,重视血统的精神。在山东曲阜,孔府诗礼堂,贴着一张乾隆九年二月十七日的告示,是乾隆皇帝在明朝原有的字辈基础上经过避讳修改后赐给孔府的30个字作为行辈,古代凡孔氏家族都要遵照30个字行辈取名。古代如果不依字序,随意取名的,不准入家谱。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孔子76世孙衍圣公孔令贻,上报民国政府批准继30个字后,又续了20个字。
孔、颜、卜、闵、冉、曾、孟等儒家后裔行辈五十字:
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纪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按资排辈起名字最讲究的家族,要属儒家孔、颜、卜、闵、冉、曾、孟七大望族(即:孔丘、颜回、卜商、闵损、冉求、曾参、孟轲七家)。
根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于高祖十二年十二月“自淮南还,过鲁,以太牢(猪、牛、羊三牲各一)祭祀孔子”,以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后周太祖郭威宋真宗赵恒、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为了表示尊重儒学,都到曲阜祭祀过孔子
尤其是乾隆帝曾先后八次朝孔,并于乾隆九年写给孔府经过避讳后的三十个字:
希言公彦承,弘闻桢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1920年,孔子第76代孙孔令贻又续20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自从明朝初年朱元璋朱允炆赐字辈以后,不但孔府族人按此起名,而且孟府、曾府、颜府也都相随而来,均按字辈起名,最终在民国时期才确定了这五十个字(曾氏从六十三代开始,用与孔、颜、孟统一的字辈)。自春秋以后,这四家子孙繁衍很多,遍布国内国外,他们在他乡异地相逢,只要一提名道姓,便知是哪一辈,叙罢辈分,定了称呼,便有酒宴招待,问明情况,如果经济困难,还要互相资助。
孔子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尊称至圣”、“文圣”。
汉族,字仲尼,排行老二。春秋末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记载,孔子卒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史记·孔子世家》。
颜子
颜回(前521年-前481年),尊称复圣”。字子渊,故又称颜渊颜子
中国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今属山东省济宁市)人。孔庙大成殿四配之首,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孔门十哲德行科的高材生,是孔门弟子中德行修为最高者,所以得到特别的尊重。
孔子的嫡系子孙叫做衍圣公,居于台湾。
对孔子之后的册封始于西汉,西汉平帝封孔子后裔为褒侯,曹魏改号宗圣侯,晋、南朝宋改号奉圣侯,北魏称崇圣侯,北齐改恭圣侯。北周时,晋封邹国公。隋朝,文帝封邹国公,炀帝改绍圣侯。唐初,封为褒圣侯,然后爵位上升为公爵,称褒圣公,宋仁宗至和二年改封衍圣公。
家谱
孔谱
9世祖宋父周(子)
8世祖世子胜(子)
5世祖木金父(子)
4世祖(高祖) 祁父(子)
3世祖(曾祖) 防叔(子,孔姓族人称他为“孔防叔”)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汉族,名孔丘,字仲尼,排行老二,春秋末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尊称至圣”“文圣”;编撰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卒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史记·孔子世家》;源自“孔姓”“子姓”,得姓于孔父嘉。
5世孙孔箕
7世孙孔谦(又名孔慎、孔顺)
8世孙孔鲋、孔树、孔腾(汉高祖刘邦孔腾为奉祀君)
12世孙孔霸(孔延年子),被汉元帝封为褒成侯
13世孙孔福(孔霸长子,被汉成帝封为殷绍嘉侯)、孔捷(孔霸子)、孔喜(孔霸子)、孔光(孔霸子)
14世孙孔房(孔福子,褒成侯)、孔永(孔捷子)、孔放(孔光子)
15世孙孔均(原名孔莽,孔房子),褒成侯
16世孙孔志,褒成侯
17世孙孔损,褒亭侯
18世孙孔曜,奉圣亭侯
19世孙孔完(孔曜长子,褒成侯,无子)、孔赞(孔曜次子)
20世孙孔羡(孔赞子),宗圣侯
21世孙孔震,奉圣亭侯
22世孙孔嶷,奉圣亭侯
23世孙孔抚,奉圣亭侯
24世孙孔懿,奉圣亭侯
25世孙孔鲜,奉圣亭侯
26世孙孔乘,崇圣大夫
30世孙孔长孙,恭圣侯
31世孙孔嗣悊(孔长孙次子、孔英悊之弟),绍圣侯
32世孙孔德伦,褒圣侯
33世孙孔崇基,褒圣侯
34世孙孔璲之,褒圣侯、文宣王兼兖州长史
35世孙孔萱,文宣公
36世孙孔齐卿,文宣公
37世孙孔惟晊,文宣公
38世孙孔策,文宣公
39世孙孔振,文宣公
40世孙孔昭俭,文宣公
42世孙孔仁玉,文宣公兼曲阜县令
43世孙孔宜,文宣公兼曲阜主簿、赞善大夫
44世孙孔延世(孔延泽之兄),文宣公兼曲阜县令
45世孙孔圣祐:文宣公兼知县事,无子
46世孙衍圣公孔若虚(孔宗愿次子)、孔若愚(孔宗愿第三子)、孔若蒙(孔宗愿长子)
47世孙衍圣公孔端立(孔若愚子)、孔端操(孔若蒙次子)、孔端友(孔若蒙长子,南宗)
48世孙衍圣公孔琥(孔端立子)、孔璠(孔端操次子)、孔玠(孔端操第四子,南宗)
49世孙衍圣公孔拂(孔琥子)、孔摠(又名,孔璠次子)、孔搢(孔玠子)、孔拯(孔璠长子)
50世孙衍圣公孔元用(孔拂长子)、孔元孝(孔拂次子)、孔文远(孔搢子,南宗)、孔元措(孔摠长子)、孔元紘(一作孔元綋,孔摠次子)
51世孙衍圣公孔之厚(孔元孝子)、孔之全(孔元用子)、孔万春(孔文远子)、孔之固(孔元紘子)
52世孙衍圣公孔浣(孔之厚子)、孔治(孔之全子)、孔浈(孔之固子)、孔洙(孔万春子,南宗)
53世孙衍圣公孔思晦(孔浣子)、孔思诚(孔治子)、孔思许(孔津子,孔之言孙,孔仁玉的第11世孙,南宗)
54世孙衍圣公孔克坚(孔思晦子)、孔克忠(孔思俊子,孔洙孙,南宗)
55世孙衍圣公孔希学(孔克坚子)、孔希路(孔克忠子,南宗)
56世孙衍圣公孔讷(孔希学子)、孔议(孔希路子,南宗)
57世孙衍圣公孔公鉴(孔讷子)、孔公诚(孔议子,南宗)
58世孙衍圣公孔彦缙(孔公鉴子)、孔彦绳(孔公诚子,南宗)
60世孙衍圣公孔宏绪(孔承庆长子)、孔宏泰(孔承庆次子)、孔弘章(孔承美子,南宗)
61世孙衍圣公孔闻韶(孔宏绪子)、孔闻音(孔弘章子,南宗)
62世孙衍圣公孔贞干(孔闻韶长子)、孔贞宁(孔闻韶次子、孔尚坦之父)、孔贞运(孔闻音子,南宗)
63世孙衍圣公孔尚贤(孔贞干子,生有二子:孔胤椿、孔胤桂,皆无子早夭)、孔尚乾(孔贞运子,南宗)
64世孙衍圣公孔衍植(原名孔胤植,孔尚坦子)、孔衍桢(孔尚乾子,南宗)
65世孙衍圣公孔兴燮(孔衍植子)、孔兴燫(孔衍桢子,南宗)
66世孙衍圣公孔毓圻(孔兴燮子)、孔毓垣(孔兴燫子,南宗)
67世孙衍圣公孔传铎(孔毓圻长子)、孔传锦(孔毓垣子,南宗)
68世孙衍圣公孔纪濩(孔传铎子)、孔纪涛(孔传锦子,南宗)
69世孙衍圣公孔广棨(孔纪濩子)、孔广杓(孔纪涛子,南宗)
70世孙衍圣公孔昭焕(孔广棨子)、孔昭烜(孔广杓子,南宗)
71世孙衍圣公孔宪培(孔昭焕长子,孔宪增之兄,无子)、孔宪坤(孔昭烜子,南宗)
72世孙衍圣公孔庆镕(孔宪增子,过继孔宪培,1794年袭爵)、孔庆仪(孔宪型子,孔传锦的第5世孙,南宗)
73世孙衍圣公孔繁灏(孔庆镕子)、孔繁嘉、孔繁豪(孔繁英之兄,无子,南宗)
75世孙衍圣公孔令贻(孔祥珂子,字谷孙):1877年(光绪三年,5岁)承袭衍圣公,1919年11月8日病逝于北京太仆寺街衍圣公府
76世孙衍圣公孔德成(1920-2008):孔令贻子;母王氏夫人;出生百日,奉徐世昌大总统令,承袭衍圣公爵位;1935年,国民政府改其封号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1936年,娶前清名宦孙家鼐的孙女孙琪芳为妻;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孔德成随迁往台湾,复建台北家庙,历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兼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开设商周青铜彝器、三礼综合研究、金文等课程;2008年10月28日上午10点50分在台北慈济医院台北分院因心肺功能衰竭,安详辞世,享年89岁;长女:孔维鄂;子:孔维益孔维宁;长孙:孔垂长
79之后辈分: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颜谱
颜回(前521年-前481年):尊称“复圣”“颜子”;字子渊,故又称颜渊;中国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今属山东省济宁市)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孔门十哲德行科的高材生;是孔门弟子中德行修为最高者,所以得到特别的尊重
1世孙 颜歆
2世孙 颜俭
3世孙 颜威
4世孙 颜芃
5世孙 颜亿
6世孙 颜岵
7世孙 颜卸
8世孙 颜誉
9世孙 颜产(又名颜高)
11世孙 颜愚
12世孙 颜逵
13世孙 颜律
14世孙 颜衷
15世孙 颜凯
16世孙 颜邃
17世孙 颜龠
18世孙 颜绰
19世孙 颜准
20世孙 颜阮(字怀珍)
22世孙 颜敫(字士荣)
23世孙 颜斐(字文林)、颜盛(字叔台)
24世孙 颜钦(字公若,颜盛子,谥曰“贞”)
25世孙 颜默(字静伯,颜钦子,西晋汝阴太守)
26世孙 颜含(字宠都,因平乱有功,封西平县侯,年九十三卒,谥曰“靖”)
27世孙 颜髦(字君道)、颜谦、颜约
28世孙 颜綝(字文和,颜髦子)、颜显(颜约子,曾任护军司马)
29世孙 颜靖之(字茂宗,颜綝子)、颜延之(字延年,颜显子)
30世孙 颜腾之(字弘道,颜靖之子)、颜竣(字士逊,颜延之长子)、颜测(颜延之次子)
31世孙 颜炳之(字叔豹,颜腾之子)
32世孙 颜见远(颜炳之子)
33世孙 (一作颜协,字子和)
35世孙 颜思鲁(字孔归,颜之推长子)
37世孙 颜扬庭(颜师古子)
37世孙 颜光庭(颜师古子)
37世孙 颜敬仲(颜勤礼子)
37世孙 颜无恤(颜勤礼子)
37世孙 颜少连(颜勤礼子)
37世孙 颜务滋(颜勤礼子)
39世孙 颜迢(颜元孙子)
39世孙 颜耀卿(颜元孙子)
39世孙 颜旭卿(颜元孙子)
39世孙 颜茂曾(颜元孙子)
40世孙 颜传贽(颜杲卿子)
41世孙 颜文
42世孙 颜君佐、颜君雅
43世孙 颜文威、颜文蕴、颜文铎
44世孙 颜承祜、颜涉、颜街
45世孙 颜仲昌、颜柽
46世孙颜太初(字醇之)、颜端
47世孙颜复(字长道)、颜继
49世孙 颜擎
50世孙 颜价
51世孙 颜顺
53世孙 颜椿
54世孙 颜之才(字宗艺)、颜之美(字宗德)
55世孙 颜涣、颜襄、颜池(字德裕)
56世孙 颜拳(字克膺)
57世孙 颜希仁(字士元)、颜希惠
58世孙 颜议(字定伯)
59世孙 颜公宏(字宗器,成化十八年袭)
60世孙 颜重德(字尚本,正德二年袭)
61世孙 颜从祖(字守嗣,无子)、颜肇先(字启源,颜重礼长子)
62世孙 颜嗣慎(字用修,长子颜胤宗先卒)
63世孙 颜胤宗(字永昌)、颜胤祚(字永锡,万历十七年袭)
64世孙 颜伯贞(字叔节,颜胤宗长子,万历二十七年袭)、颜伯廉(字叔清,颜胤宗次子,万历三十四年袭)
65世孙 颜光鲁(字宗旦)
66世孙 颜绍统(字景宗)、颜绍绪(字振宗,崇祯十四年袭)
67世孙 颜懋衡(字以玉,康熙五年袭)
68世孙 颜崇文(未袭封病故,无后)、颜崇敷(字化南,康熙四十一年袭)
69世孙 颜怀礼(字子真,早逝)、颜怀圉(字彤宾)
70世孙 颜士采(字庆田)
71世孙 颜锡嘏(字公纯,颜士庄长子,乾隆三十六年袭)
72世孙 颜振估(字启愚,早卒无子)、颜振奋(嘉庆十九年袭)
73世孙 颜承裔(字波仙,颜振淇次子,为颜振估嗣子)
74世孙 颜景育(字养斋,光绪十三年袭)
75世孙颜世镛(字冠声,1918年承袭复圣颜子奉祀官,1975年病逝)
76世孙 颜廷汉(颜世镛长子,1940年生,1972年病故)
77世孙 颜秉刚(颜廷汉子,1965年生)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