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元素

锌(Zinc),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12族(锌分族)的一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Zn,原子序数30,相对原子质量65.39。锌是白色金属,属六方晶系

历史
13世纪,印度人用诸如木炭之类的无机物还原菱锌矿(碳酸锌,化学式ZnCO3)得到了金属锌。
明朝末年,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有明确记载的冶锌场面。
1668年,佛兰德的冶金家P.Moras de Respour,从氧化锌中提取了金属锌,但欧洲认为锌是由德国化学家Andreas Marggraf在1746年发现的。
1738年,英国开始用下冷凝式炼锌。
1800年,意大利科学家亚历山德罗·伏打以多层锌环和银环叠放,其间用浸湿食盐水的纸片隔开,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电池——伏打电池
1869年Raulin发现锌存在于生活机体中,并为生活机体所必需。1963年报告了人体的锌缺乏病,于是锌开始列为人体必需营养素。锌的生产过程非常简单,将炉甘石(即菱锌矿石)装满在陶罐内密封,堆成锥形,罐与罐之间的空隙用木炭填充,将罐打破,就可以得到提取出来的金属锌锭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锌为ⅡB族元素,原子序数为30,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银白色略带蓝灰色的金属,在常温下密度为7.14 g/cm3,熔点沸点分别为419.53 ℃和907 ℃。
锌的晶体结构为密排六方晶格,有α、β、γ三种结晶状态,转化温度分别为170 ℃和330 ℃。锌在常温下延展性差,加热至100 ℃~150 ℃时延展性变好,当加热到250 ℃时则失去延展性而变脆。
虽然晶体结构属密实六方柱系,但晶轴比1.856比理论值1.633大得多。在晶体中,每个锌原子有十二个近邻,与其中六个相距266.48 nm,与另六个则相距较远,为291.29 nm,因此六方基面层的键,大大强于各层间的键,该特性可以解释锌在变形时的若干行为以及锌的同素异形体的行为。
锌单晶应力变形研究表明,当高于室温时,滑移可以沿着棱柱的[1010]面发生,而弯曲却容易沿着[1012]角锥面产生。锌的临界剪切应力也很低,它与施加应力的速率和温度有关。
锌在熔点附近的蒸气压很小,液体锌蒸气压随温度的升高急剧增大,在熔点~沸点范围内,锌蒸气压(Pa)与温度的关系式如下:
lgp = -6620/T - 1.255lgT + 14.465
注:摄氏度℃ = 5/9 × (华氏度℉ - 32),05~23号的数据源于Aspen Plus V14的PURE-28物性数据库.
化学性质
锌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化学反应中以两个价电子参与成键,如ZnO,ZnCO3,Zn(NO3)2和ZnCl2等。室温下,锌在干燥空气中很稳定,但超过200 ℃时,锌被迅速氧化。
(1)与空气反应
金属锌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失去光泽。锌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白色的氧化锌(Ⅱ)。如果延长加热的时间,氧化锌会变成黄色。
4Zn + 2O2 + 3H2O + CO2 → ZnCO3·3Zn(OH)2
注:锌在潮湿空气中,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碱式碳酸盐从而起到保护作用,使得锌具有防腐的能力,因此铁制品表面常镀锌以防腐。
(2)与卤素单质反应
溴化锌(ZnBr2)和二碘化锌(ZnI2)可以通过金属锌和单质的直接反应而生成。
(3)与酸反应
金属锌可以缓慢溶于稀酸中,生成含有Zn(Ⅱ)离子的溶液和氢气。实际上Zn(Ⅱ)在溶液中是以配离子Zn(H2O)62+的形式存在的。
金属锌和硝酸氧化性酸的反应非常复杂,反应产物取决于反应时的条件。锌易溶于大多数无机酸中,但稀盐酸和稀硫酸与纯锌的作用较慢,随着酸的浓度和温度的提高,反应加剧。加入氧化剂或金属离子(如Cu2+,Ni2+,Co2+)能大大地促进反应,不过某些其它离子如Mg2+,Cd2+的存在,也可使反应减缓。溶解反应的活化能约为16.7 kJ/mol,相当于受扩散控制过程的数量级
Zn + 2HCl → ZnCl2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Zn + 2H2SO4(浓)→ ZnSO4 + SO2↑+ 2H2O
Zn + 4H2SO4(浓)→ 3ZnSO4 + S↓+ 4H2O
Zn + 5H2SO4(浓)→ 4ZnSO4 + H2S↑+ 4H2O
4Zn + 5HNO3 + 5H2SO4 → NH4HSO4 + 4ZnSO4 + 3H2O
注:Zn与HNO3反应随着反应温度和HNO3浓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产物。原因是硝酸为强氧化性酸(N的化合价为最高价+5),与具有还原性的金属单质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而非简单的置换反应,其氧化性的强弱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温度和浓度,即温度和浓度越高,氧化性越强,则被还原的产物的N化合价相对较高,反之,硝酸氧化性越弱,则被还原的更彻底(N化合价更低)。
3Zn + 8HNO3(稀1:2)→ 3Zn(NO3)2 + 2NO↑+ 4H2O
4Zn + 9HNO3(很稀1:10)→ 4Zn(NO3)2 + NH3↑+ 3H2O
4Zn + 10HNO3(1:10)→ 4Zn(NO3)2 + NH4NO3 + NH4NO3 + 3H2O
4Zn + 10HNO3(稀)→ 4Zn(NO3)2 + N2O↑ + 5H2O
Zn + 4HNO3(浓)→ Zn(NO3)2 + 2NO2↑+ 2H2O
Zn + 2AgI + H2SO4 → ZnSO4 + 2Ag↓+ 2HI(加热)
(4)与碱反应
Zn因生成不溶于水且阻止反应进行的Zn(OH)2而不能和H2O(l)起反应,但有碱存在时,Zn(OH)2可溶于碱而促使Zn继续与H2O(l)反应,原因是锌与类似均具有两性,既可溶于酸也可溶于碱。
金属锌可以溶解于氢氧化钾(KOH)等碱性溶液中,生成锌酸盐,如Zn(OH)42-。所得的溶液中也许还会含有其他含锌化合物。虽然通常把锌酸根写成ZnO22-,但实际上是一种水合配位阴离子[Zn(H2O)m(OH)n]2-n、锌也易溶于氨水铵盐水溶液中。在液氨体系中,锌溶于强碱KNH2的反应与水溶液中的反应相一致。
Zn + H2O → Zn(OH)2↓+ H2↑
Zn + 2NaOH + 2H2O → Na2[Zn(OH)4](四羟基合锌酸钠)+ H2↑
Na2[Zn(OH)4] → Na2ZnO2(偏锌酸钠)+ 2H2O
Zn + NaOH + 2H2O → Na[Zn(OH)3] + H2↑
Zn + 2NaOH → Na2ZnO2 + H2↑
Zn + OH- → ZnO2- + H2↑
Zn + 2OH- + 2H2O → [Zn(OH)4]2- + H2↑
(5)电势
锌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0和+2,其中+2价的锌主要以锌离子(Zn2+)和氢氧化锌[Zn(OH)2]存在,即EAθ(Zn2+/Zn) = -0.7626 V和EBθ[Zn(OH)2/Zn] = -0.7626 V。
注:下标A和B分别代表酸性和碱性环境,即acid、base;上标θ代表标准态(25 ℃、100 kPa)。
(6)络合物
相较于铝不同的是,锌还可在氨水中形成配离子
Zn + 4NH3 + 2H2O → [Zn(NH3)4]2- + H2↑
Zn(OH)2 + 2OH- → [Zn(OH)4]2-
Zn(OH)2 + 4NH3 → [Zn(NH3)4]2- + 2OH-
Zn2+ + 4NH3 → [Zn(NH3)4]2+ Kfθ = 2.88×109
Zn2+ + 4CN- → [Zn(CN)4]2- Kfθ = 5.01×1016
其中,[Zn(CN)4]2-离子可用于电镀工艺,例如与[Cu(CN)4]3-离子的混合液用于镀黄铜(Cu-Zn合金)。由于铜、锌配合物有关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相近,因此它们的混合液在电镀时,Zn和Cu在阴极同时析出。
[Cu(CN)4]3- + e- ⇌ Cu + 4CN- Eθ = -1.27 V
[Zn(CN)4]2- + 2e- ⇌ Zn + 4CN- Eθ = -1.26 V
(7)硫化物
Zn2+ + H2S → ZnS↓+ 2H+
往锌盐溶液中通入硫化氢可生成白色沉淀(ZnS),硫化锌时是常见难溶硫化物中唯一呈白色的,可用于白色颜料,与硫酸钡(BaSO4)共沉淀所形成的混合物晶体(ZnS·BaSO4)称为锌钡白(俗称“立德粉”),是一种优良的白色颜料。
(8)鉴定反应
锌离子与二苯硫可形成稳定的粉红色螯合物沉淀,可用于鉴定Zn2+。
(9)其他
锌不与氢气反应,和水蒸气低于400 ℃不反应或非常慢,高于400 ℃反应剧烈,生成氧化锌和氢气,和液态水缓慢反应生成氧化锌和β-氢氧化锌膜。即使在熔化状态,与过量的反应也很缓慢,因为生成保护性的ZnS膜,但温热粉状锌和硫的混合物会爆炸。和硫化氢也反应生成ZnS膜。
2Zn + O2 → 2ZnO(1000 ℃)
3Zn + 2P → Zn3P2(600 ℃)
3Zn + 2NH3 → Zn3N2(灰色)+ 3H2(600 ℃)
Zn(红热)+ CO2 → ZnO + CO
Zn(水混悬液) + 2SO2 → ZnS2O4
Zn(红热)+ H2O(g) → ZnO + H2
Zn + H2O2 → Zn(OH)2
Zn + KNO3 → KNO2 + ZnO(中性溶液)
Zn + NH4NO3 + 2HNO3 → Zn(NO3)2 + N2↑+ 3H2O
4Zn(粉)+ NO3- + 7OH- + 6H2O → 4[Zn(OH)4]2- + NH3↑
Zn + NO3- + 2CH3COOH → 2CH3COO- + NO2- + Zn2+ + H2O
5Zn + 2MnO4- + 16H+ → 2Mn2+ + 5Zn2+ + 8H2O(Fe3+催化
Zn → Zn2+ + 2e-(锌锰干电池的负极反应)
2NH4+ + 2e- → 2NH3 + H2(锌锰干电池的正极反应)
H2 + MnO2 → MnO + H2O(锌锰干电池的正极反应)
2NH4+ + MnO2 + 2e- → MnO + 2NH3↑+ H2O(锌锰干电池的正极总反应)
Zn + 2MnO2 + 2NH4Cl(l) → 2MnO(OH)(s) + [Zn(NH3)2]Cl2(l)(总反应)
Zn + Ag2O + H2O ⇌ Zn(OH)2 + 2Ag
Zn + 2OH- ⇌ Zn(OH)2 + 2e-
Zn + HgO + H2O → Zn(OH)2 + Hg(罗宾-马洛瑞电池的总反应)
制备
大部分的锌都是从其硫化物中提炼的。在工厂中烘烤硫化锌,可生成氧化锌(ZnO)。再用还原之,可生成金属锌。
另一种生产方法是电解,将粗制氧化锌溶于硫酸中,生成硫酸锌(ZnSO4)的溶液,其中的主要杂质是,通过加入锌粉,可把沉淀为金属镉而互相分离。以铝做阴极铅银合金阳极电解硫酸锌溶液,可以生成镀在铝表面的纯锌,在阳极会放出氧气用区域精炼法可借粗锌得到高纯锌,制得99.9999%的单晶锌。
此外,若闪锌矿(ZnS)为原料,经浮选法得含ZnS 40%~60%得精矿,经焙烧得ZnO,用焦炭在1200 ℃~1300 ℃下还原并蒸出单质锌。
2ZnS + 3O2 → 2ZnO + 2SO2↑
2C + O2 → 2CO
ZnO + CO → Zn + CO2↑
现如今较为先进得湿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得,即直接将精矿加压浸出的“全湿法”工艺。
2ZnS + 2H2SO4 + O2 → 2ZnSO4 + 2H2O + 2S↓
应用
锌是十分重要的有色金属原料之一,有良好的金属性能(压延性、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与多种金属制成物理与化学性能更加优良的合金,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船舶、轻工搪瓷、医药、印刷、纤维等多个领域;同时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在腐蚀防护、电池制造等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金属锌的消费量在有色金属中仅次于铜和铝,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金属锌可用于制备锌铁板(白铁皮)和干电池,锌与铜可形成的合金(黄铜);在冶金工业中,锌粉可作为还原剂被应用于金属镉、金和金等的冶炼;在化工制药、染料、电池等行业,超细的锌粉可作为富锌涂料和其他防腐、环保等高性能涂料的关键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大型钢铁构建、船舶、集装箱等行业。
防腐材料
在钢材和钢材制品的表面形成镀锌层。镀锌有优良的抗大气腐蚀性能,在常温下表面易生成一层保护膜,因此锌最大的用途是用于镀锌工业,用于钢材和钢结构件的表面镀层(如镀锌板),广泛用于汽车、建筑、船舶和轻工等行业。
21世纪后,西方国家开始尝试直接用锌合金板做屋顶覆盖材料,其使用年限可长达120年~140年,而且可回收再用,而用镀锌铁板作屋顶材料的使用寿命一般为5年~10年。同时,钢带热浸镀锌量有显著增长。
锌合金
锌能与许多金属形成性质优良的合金材料。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青铜是、锌形成的合金,而铜、锡、铅、锌则形成耐磨合金。这些合金在机械工业、国防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中被广泛应用。高纯锌制造的Ag-Zn电池,体积小而能量高,多用于飞机和航天的仪表上。
锌自身的强度和硬度并不高,但加入铝、铜和钛等合金元素后,其强度和硬度大大提高。锌合金的加工性比较优良,道次加工率可达60%~80%。中压性能优越,可进行深拉延,并具有自润滑性,延长了模具寿命,可用钎焊或电阻焊电弧焊氦气氛围)进行焊接,表面可进行电镀、涂漆处理,切削加工性能良好。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优越的超塑性能。
锌与铜、锡、铅组成的黄铜,用于机械制造业。含少量铅镉等元素的锌板可制成锌锰干电池负极、印花锌板、有粉腐蚀照相制板和胶印印刷板等。
锌-铜-钛合金的综合机械性能已接近或达到铝合金、黄铜和灰铸铁的水平,其抗蠕变性能大幅度被提高。锌铜钛合金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电气设备、家用电器及玩具等的零部件生产。
锌电池
锌是负电性金属,标准电位为-0.76 V;由于锌价廉易得,在化学电源中锌是应用最多的一种负极材料,如锌-二氧化锰干电池、锌-空气电池、锌-银蓄电池等。
锌锰电池中锌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兼作电池的容器和负极引电体,是决定电池贮存性能的主要材料。锌-空气电池又称锌氧电池,是金属空气电池的一种,锌空气电池比能理论值是1350 W·h/kg,最新的电池比能量已达到了230 W·h/kg,几乎是铅酸电池的8倍;锌可与NH4CI发生作用,放出H+正离子,Zn-MnO2电池正是利用锌的这个特点。
有机合成
在HCl和锌汞齐(Zn-Hg)的作用下,乙醛醛基可被还原为甲基,即乙醛在强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乙烷,该反应适用于对碱敏感的羰基化合物的还原。
Hg并不参与Clemmensen还原反应,而是扮演催化剂的角色,与锌形成汞齐(Zn-Hg)合金后,锌的活性因合金中电偶的形成而提高,从而促进反应进行。
锌汞齐可用锌粉/锌粒与汞盐(HgCl2)在稀盐酸溶液中反应制得。单质锌可将Ⅱ价汞离子还原为单质汞,然后水银在锌表面形成汞齐,而还原反应即在活化后的锌表面进行。
注:Clemmensen还原反应由丹麦化学家Erik Christian Clemmensen(1876-1941)于1913年发现。
生理功能
不少人面临锌摄入不足的问题,其中半数人的摄入量未达到推荐膳食摄入量(RDA)的一半 ,饮食难以满足锌的充足需求。缺锌的表现多样,如指甲白斑、食欲异常、面色苍白、生育障碍、免疫力下降、发育不良(含发质)、皮肤问题(如粉刺皮炎皱纹)及精神状态不佳。
锌的缺乏与多种重大疾病,如糖尿病癌症,均有关联。它在胰岛素抗氧化酶SOD的合成中扮演关键角色,同时也参与必需脂肪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的过程,后者有助于调节激素平衡、控制炎症及维持血液正常流动性。
锌在DNA保护与修复中至关重要,动物因DNA含量高而体内锌水平高于植物,故素食者锌摄入量可能偏低。压力、吸烟、饮酒等行为会增加锌的消耗。频繁性生活因精液含锌量高,也可能导致男性缺锌。牡蛎富含锌(每只约含15 mg),不仅能提升性欲,也是食物中锌的最佳来源之一。总之,锌对维持男性和女性的生育能力均极为重要。
存在形式
在自然界中不存在锌的单质,但是有很多种重要的锌矿,如闪锌矿硫化锌,ZnS)、菱锌矿(碳酸锌,ZnCO3)、晶石(碳酸锌,ZnCO3)和铁闪锌矿(含有硫化亚铁的硫化锌,ZnS/FeS),锌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在北美洲大洋洲有重要的锌沉积层。
美国地质调查局2006年统计,世界已查明的锌资源量约为19亿吨。按2000年世界锌矿山产量868.86万吨计,现有锌储量和储量基础静态保证年限分别为20多年和40多年。
中国锌矿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已探明保有储量为9278万吨。锌保有储量主要集中在云南(2500万吨)、内蒙古(1272.50万吨)、甘肃(783.94万吨)、广西(680.78万吨)、湖南(650.69万吨)、广东(634.37万吨)和四川(502.05万吨)七省区,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71%。
计算化学数据
危害
锌会导致植物发育迟缓和衰老。重金属锌的危害常表现于过量引起的急性中毒表现为呕吐、腹泻、头痛和肌肉收缩失调,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于与其他矿物质元素的相互拮抗所产生的后果,如影响的吸收和的代谢。有关疾病包括癌症贫血、肾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类风湿关节炎痤疮、动脉硬化、血栓性脉管炎、冠心病、视觉减退、脱发、皮肤干燥无光、易生粉刺白内障、儿童多动症牙周病克山病口腔溃疡和肝肿等。锌会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动脉硬化、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金属锌无毒,但是会刺激人的皮肤,并且非常容易引起火灾。绝大多数种类的普通锌盐没有显著的毒性,但是少数锌盐会致癌。有些锌化合物可用于生产食品。工业废气中排放的锌会导致肺癌
储运
储存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2 ℃,相对湿度不超过75%。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类、氯代烃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运输
锌锭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保险。运送过程中要保证容器不走漏、不坍毁、不掉落、不损坏。禁止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送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标准法规
(01)GB 5009.14-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锌的测定
(02)GB/T 8738-2006 铸造用锌合金锭(代替GB/T 8738-2006)
(03)YS/T 920-2013 高纯锌
(04)GB/T 470-2008 锌锭(代替GB/T 470-1997)
(05)GB 1903.35-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乙酸锌
(06)GB 1903.34-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氯化锌
(07)GB/T 34099-2017 残渣燃料油中、锌及磷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08)GB/T 33584.2-2017 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及分析检测方法 第2部分:锌的测定
(09)GB/T 33241-2016 锌铝合金镀层型钢
(10)GB 31604.4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砷、镉、铬、的测定和、铅、、锌迁移量的测定
(11)GB 31604.4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锌迁移量的测定
(12)GB 1903.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甘氨酸锌
(13)GB 1903.1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乳酸锌
(14)GB/T 4372.6-2014 直接法氧化锌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金属锌的检验
(15)GB/T 4372.2-2014 直接法氧化锌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氧化铅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6)GB 21249-2014 锌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17)GB 24427-2021 锌负极原电池含量的限制要求
(18)GB/T 29671-2013 化妆品中苯酚磺酸锌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19)GB/T 27678-2011 湿法炼锌企业废水循环利用技术规范
(20)GB/T 27673-2011 硫化铜、铅、锌和镍精矿 散装干物料质量损失的测定
(21)GB/T 3884.8-2012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锌量的测定 Na2EDTA滴定法
(22)GB/T 26758-2011 铅、锌冶炼企业节能规范
(23)GB/T 666-2011 化学试剂 七水合硫酸锌(硫酸锌)
(24)GB 1903.49-20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柠檬酸锌
(25)GB/T 9793-2012 热喷涂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锌、铝及其合金
(26)GB/T 14506.20-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20部分 锌量测定
(27)GB/T 3610-2010 电池锌饼
(28)GB/T 26042-2010 锌及锌合金分析方法 光电发射光谱法
(29)GB 25579-2010 食品添加剂 硫酸锌
(30)GB/T 13818-2009 压铸锌合金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