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白,指的是淘米水样、石灰水样或牛奶样白色混浊的尿液,是小便里含有一种黄的尿色素的缘故。临床上常见的尿白有以下三种情况:结晶尿、脓尿、乳糜尿。
症状类型
临床上常见的尿白有以下三种情况:一、
结晶尿:尿色白,好像
石灰水样,常在尿末出现。尿白者尿道略有不适,偶然有
肾绞痛发生。
正常的尿液中含有许多有机或无机物质,一般呈溶解状态,所以尿液是澄清透明的。如果这些物质含量较多,呈
饱和状态,就会沉淀下来,形成结晶尿。 结晶尿不是疾病,平时只要注意多喝水,保持足够的尿量,就不会出现。
常悬浮有絮状物,静置后有较多白色
沉淀物。此类尿白者常常伴有尿急、尿频、
尿痛、
排尿不畅、腰痛、发烧等症状。可能出现脓尿的疾病有肾结核、
肾积脓或因梗阻、异物引起的
尿路感染。此时,患者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确定感染部位和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三、
乳糜尿:尿色白,好像牛奶一样,有时混有白色凝块或血液。劳累或吃高脂肪食物时尿白明显,休息或吃低脂肪性食物时,尿白变浅或尿液澄清。
此症状意味着体内淋巴管有病变,通过淋巴管
造影检查,可以确定病变部位。
一般采用中药或手术方法治疗。
病理病因
正常排出的新鲜尿液呈浅黄色,这是因为小便里含有一种黄的尿色素的缘故。但小便的颜色也可随着喝水多少而使尿液有深有淡。喝水多,
尿多,尿里的
尿色素所占的比例小,颜色就淡;喝水少,尿里的尿色素比例大,颜色就显得黄。如果尿液放置一些时候,尿的颜色也会变得深一些,这是因为尿液中还有一部分尿色素兀被氧化成尿色素的缘故。人体每天产生的废物和排出来的尿色素,一般都是比较恒定的,因此,小便的颜色不会变化很大。尿中96%-99%是水分,其它大部分是废物,如尿酸、
肌酐等。正常人—天
尿量为1000-2000毫升,其中,男子每天1500-2000毫升,女子1000-1500毫升。
尿颜色为淡黄色,呈透明状,无沉淀混浊现象。刚解出的小便有特殊的青草芳香味,久置后因分解而出现氨气味。
大部分人体异常现象都可引起尿液的变化。
尿的颜色异常
●无色尿可能是
糖尿病、
慢性间质性肾炎、
尿崩症的信号,如果不是饮水太多的缘故,应注意鉴别。
脓性尿是由严重
泌尿道化脓感染引起的,尿液呈乳白色。脓性尿常见于
肾盂肾炎、
膀胱炎、
肾脓肿、
尿道炎,或严重的肾结核。
乳糜尿是
丝虫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尿色白如牛奶。由于肠道吸收的乳糜液(脂肪皂化后的液体),不能从正常的
淋巴管引流到
血循环中去,只能逆流至
泌尿系统的淋巴管中,造成泌尿系统中淋巴管内压增高,曲张而破裂使乳糜液溢入尿液中,而出现乳糜尿。乳糜尿一般是阵发性的。乳糜尿中有
红细胞时,叫做乳糜
血尿。在患乳糜血尿病人的血和尿内,有时可找到
微丝幼(即幼丝虫)。
●盐类尿多发生于儿童冬季常见,小便呈
米汤样,多为原中含有大量的
磷酸盐或尿
盐酸,放置后易沉淀,如把小便放在瓶内加热后会马上变清。盐类尿属正常生理现象。可不用药而愈,关键是要
多饮白开水。
●黄色尿指尿呈黄色或深黄色。其原因有:
食
胡萝卜,服
核黄素、
痢特灵、灭水滴灵、大黄等
中西药过程中,可出现尿液变黄的情况,一旦停止服用,随即消失,无需多虑。
常见的
发热或有吐泻症状的病人因水分随
汗液或粪便排出,尿就会浓缩减少,而
尿色素没有改变,这样小便的颜色就显得很黄。
另一种小便黄的像
浓茶,则不是由于上述原因,而是肝脏或胆囊有了病变。原来,胆汁向外排的道路通常有两条:一条从尿里出来,一条从肠道里出来。当肝脏或胆囊有病,胆汁到肠道的路被切断,就只能从尿里排出来,尿液里也因胆汁的含量增加而呈深黄色了。
肝炎的早期,还没有出现
黄疸,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小便的颜色像浓茶似的,这往往是肝炎的一个信号。
●蓝色尿可见于
霍乱、
斑疹伤寒,以及
原发性高血钙症、
维生素D中毒者。但这种颜色的尿多与服药有关,非疾病所致。如服用
利尿剂氨苯喋啶,注射
亚甲蓝针剂或服用
美蓝、靛卡红、
木馏油、
水杨酸之后均可出现。停药即可消失。这种因服药而引起的蓝色尿属于正常观象,无需多虑。
●
绿色尿见于尿内有
绿脓杆菌滋生时,或
胆红素尿放置过久,氧化成
胆绿素时。
暗绿色尿:原因同蓝色尿。
黑色尿:黑色尿比较少见,常常发生于急性
血管内溶血的病人,如
恶性疟疾病人,医学上称
黑尿热,是恶性疟疾最严重的
并发症之一。这种病人的血浆中有大量的游离氧、
血红蛋白与定氧血红蛋白,随尿排出而造成尿呈暗红或黑色。另有少数病人服用
左旋多巴、
甲酚、
苯肼等后,也会引起排黑尿,停药后即会消失。
国外有资料报告,患阵发性
肌红蛋白尿的病人,在运动后也会排出棕黑色尿,同时伴有肌肉无力,可逐渐发展为瘫疾。此外,黑尿还可见于
酚中毒、黑色
毒瘤、
尿黑酸病。
棕褐色尿(如同酱油颜色)可见于
急性肾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肾脏
挤压伤、大面积
烧伤、
溶血性贫血、错型输血,甚至剧烈的运动后,尿液也可似酱油色。
有时睡眠起床后尿呈棕褐色,那是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的特征。如果这种小便出现在吃青
蚕豆以后,就要警惕
蚕豆病。这种病人的
红血球内缺乏一种叫6磷酸
葡萄糖脱氢酶的物质,有一定的
遗传性。所以当食蚕豆后即发生棕褐色尿,并有疲乏、
头晕、恶心、皮肤、眼睛发黄,应及时送医院抢救,以防不测。
●红色尿尿色变红,多半是尿中有红细胞,医学上称血尿。
血尿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上百种疾病可以引起血尿,要正确诊断并不那么容易。
如果血尿伴有
鼻出血、
牙龈出血、皮肤出血,这可能是全身性出血疾病在作祟,如
血小板减少、
过敏性紫癜、
血友病,甚至
白血病等,
尿血不过是全身出血的一种表现。
如果血尿伴有
发烧、
关节肿痛、
皮肤损害、多脏器的损伤时,可能为结缔组织性疾病(如
全身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炎等)。
如果血尿伴有腰腹部隐痛不适,
尿急、尿频、尿痛者多为
泌尿系统感染或
结核。
如果血尿伴有腰部
胀痛或一侧腹部绞痛,以
肾、输尿管结石的可能性最大,特别是痛得在床上辗转不安,多为
输尿管结石。
如果血尿伴有
排尿不畅、费力、小便滴沥排出,在老年男性,多为
前列腺肥大,在中年男性,则要考虑
尿道狭窄、
尿道结石或
膀胱肿瘤。
50岁以上的人发生肉眼能见或显著的
显微镜血尿,无论是男是女,都暗示泌尿系统存在着病变。尤其是突然发生的无痛性血尿,多数是
肿瘤漫蚀尿液排出管道引起溃破出血的表现,稍有怠误,就会永远失去有效治疗时机。
老年人泌尿系肿瘤,75%以上为恶性病变,尤以
肾实质细胞癌、
膀胱乳头状癌和肾盂移行上皮癌居多,它们的共同特点,均为排尿全过程血尿。
来自
肾肿瘤的出血,不经任何治疗常可自然停止,使患者误以为病已痊愈而停止继续就医,间隔数月或数年后,再次发生肉眼能见血尿时,
癌症已到晚期,并多已发生病变器官周围或更远处痛细胞转移。
由于肾出血首先经
输尿管下排,所以常在通过输尿管时形成长条状凝
血块;膀胱部位病变出血,则血块较大而不规则。
膀胱肿瘤出血,两次间隔时间较肾肿瘤短,排尿次数也较正常稍有增多。国内外学者们研究公认,大量吸烟者
膀胱癌发病率十分高,对这类老人的无痛性血尿,尤应提高警惕。
男性年过50岁后,
前列腺有不同程度的增生改变,影响尿流通畅排出,继发膀胱粘膜和前列腺感染、充血,也可因此引起静脉破溃产生无痛性血尿,应与膀胱肿瘤相区别。
老年妇女无痛性血尿的另一常见病是尿道内阜炎。其特点为:尿中含血量较少,且常伴有手纸新鲜血迹;长期
慢性尿道炎史;排尿欠畅,
尿流分叉尿道灼热不适;医生肉眼直视即可见位于
尿道外口内的紫红色
肉芽样增生组织,多为球形或半球形。本病为
良性病变,经
电刀切除、
尿道扩张术和消炎即可治愈。
此外,像过敏性紫癜,流行性
出血热和泌尿系统邻近器官,如阑尾、直肠、结肠、子宫、卵巢病变时也可引起
血尿。
●尿后滴白有的男性青壮年患者解了小便后,自己会发现尿道流出乳白色的分泌物。由于这种症状多同时伴有尿频、尿道刺激症状以及腰酸痛、
头昏、失眠、
性功能减退、
阳痿等症状,故大多数患者常将这种尿后滴白的现象误认为是遗漏了精液,把它称为“体亏”的病根,以致背上思想包袱。
事实上,尿后滴白并不是什么精液遗漏,而是患了
慢性前列腺炎所致。流出来的白色分泌物为
前列腺液,并非精液。
过度饮酒、受凉、会阴部受伤,不正常地
性生活,频繁的
性冲动以及长途骑自行车、骑马,均可导致
前列腺充血、瘀血,它是促使前列腺产生炎症的重要因素。遵
医嘱或服用
抗菌素、配合内服中药可治愈此病。
尿的气味异常
●氨味说明尿在体内已被分解,是膀胱炎或
尿潴留的表现。
●苹果香味多见于糖尿病酸中毒或饥饿时,这种尿液常可引诱蚂蚁汇聚。
●粪臭味患有膀胱结肠痿的病人,尿中常带有粪臭味。
当进食大蒜、葱头或带特殊气味的药物时,尿中可带有这些物质的特殊气味。这里要注意的是辨别尿的气味应用新鲜尿液。尿液放置过久后,由于细菌繁殖,
尿素被分解后便产生氨味,会影响观察效果。
尿量异常
正常成人每昼夜的尿量约在1000-2000毫升之间。尿量的多少和喝水、食物以及气候因素等有关。夏季出汗多,尿少,冬季出汗少,尿多。有病时,尿量也可以有多有少。一昼夜小便超过2500毫升就为
多尿,少于400毫升就称为
少尿,一日尿量在100毫升以下称为
无尿。
生理性多尿常见于大量饮水、寒冷刺激、饮酒、饮茶、输液、服用利尿剂或进食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后。病理性多尿常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
代谢病。患者由于胰腺制造的
胰岛素不足,血糖升高、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出现
多尿。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喜食
甜食而肥胖的人,其特点是多饮、多尿、
多食,一昼夜尿量可达3000—6000毫升,由于多尿失水,因此饮水也多。
尿崩症是由
下丘脑垂体后叶功能减退、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一种疾病,本病多见于青少年。其特点是多尿,
尿比重降低,烦渴多饮。一昼夜尿量可达4000-6000
毫升,甚至10000毫升,限制饮水,尿量并不减少,并能出现
口渴思饮、
全身乏力、
头痛等
失水症状,如给予足量饮水,症状可暂时缓解。尿比重大多在1.006-1.000,
肾功能检查正常。
此外,多尿还可见于
肾炎时尿浓缩
功能障碍及
粘液性水肿、肢体肥大症、脑或
脊髓肿瘤等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种多尿,并不是因为
糠尿病或
脑瘤等疾病引起,而往往是因
精神创伤所致,这在医学上称之为“精神性烦渴多尿症状群”的一种
功能性疾病。这种病人与尿崩症的主要不同处在于他们的
尿比重和
渗透压在限制饮水量之后可见明显增高,同时尿量也明显减少,而注射
垂体后叶素却无明显效果。这种疾病以心理治疗为主,常可不用药而愈。
●
夜尿正常成年人日尿多于夜尿,一般入夜间排尿1-2次,尿量约为300—400毫升,或不排尿。如果夜间排尿次数增加,达4-5次或更多,尿量超过白天,比重又偏低(低于o.01),医学上称为夜尿。夜尿也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
生理性的夜尿常由于睡前大量饮水、喝茶、喝咖啡、吃西瓜等或由于服用利尿药物后引起。病理性的夜尿常见于肾脏病变、
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例如:
第一,肾脏病变引起的夜尿:如
慢性肾炎造成的肾浓缩功能不全及水肿的病人夜间平卧时,因水肿液体
回流量增加,可形成
夜尿多。
第二,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夜尿:白天患者活动量大,心功能不全较为明显,
血流量降低,尿量较少。夜间睡眠时,
心脏功能相提高,尿量增加。因此,夜尿多往往是心功能不全的早期信号。
第三,糖尿病和
尿崩症引起的夜尿:这两种病不但夜尿多,白天尿也多。其原因在多尿这一节里已经叙述。
夜尿多还可能是心理性因素造成的。如失眠患者,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可导致心跳加快、血液循环量增大,夜尿量增多。此外,夜尿多还和年龄有关。很多老年人有夜间尿增多的现象,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老化,肾脏的重量、血流量旧趋减少。从三十岁开始至六十岁里进行性下降,八十岁时仅为四十岁的一半。老人的
肾小管因变性、萎缩或扩张,导致浓缩尿液的功能减退,大量的水分排出体外,便出现了多尿、夜尿
治疗方法
首先在治疗尿滴白病症上不建议自行用药,其原因有两点:1由于
个体差异,自行用药会若出现用药反应无法及时处理。2滥用抗生素,不利于后期的正规治疗,易产生
抗药性及形成
菌群失调,弄巧成拙引起其他的
菌群感染。
尿滴白的治疗应先检查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
尿道炎,
前列腺炎等,确定病因后再进行治疗。前列腺炎可采用CIS前列腺
综合疗法治疗,或采用靶向
冲击疗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