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平原示范区(Xinxiang Pingyuan New District),位于黄河北岸新乡市原阳县境内,紧邻郑州主城区,是郑州都市圈核心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乡与郑州实现无缝对接的重要节点,也是郑州向北经济辐射带动发展的桥头堡。发展定位为农业硅谷、科技新城、产业基地、休闲之都。
总体规划
郑州东扩北移 跨河发展
在
中原城市群建设同时在郑州黄河北岸建设新区,以实现郑州“东扩北移,跨河发展”的战略构想。
发展定位:农业新区、科技新城、产业基地、休闲之都
平原示范区的功能定位是:
中部崛起、国家战略的承载区;
产城融合、可持续发展的
城乡统筹示范区;以
农业科技研发集群为代表的“中国
农业硅谷”;以动力电池为主、高科技产业集中的科技新城;郑州连接豫北,新乡对接郑州的商业、物流、
第三产业的桥头堡。
三年树形象,五年成规模
根据“一年打基础,三年树形象,五年成规模”的建设目标,新乡市委、市政积极推进平原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2年年初,已建成道路300公里,绿化、亮化道路260公里。
按照“科研聚集,科技立城”的发展理念,平原示范区在项目建设上始终尊崇科研内涵。截至2010年年初,河南省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一期、河南省农科院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等1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并瞄准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等积极开展招商活动,承接高端
产业转移,还谋划了正大数码城、东元创意大学和
创意产业园、
嘉年华娱乐城、华兰生物
科研基地、农商新天、
奥特莱斯、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等12个项目,总投资150亿元。
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新乡市平原示范区位于
黄河北岸,西起
107国道两侧,东至京港澳高速,东与
原阳县城接壤,南起黄河,北至
新乡县、获嘉县交界,西至焦作市武陟县,居郑州、新乡、焦作三市交会中心。规划总面积295平方公里,所属区域原
行政区划大部分隶属于原阳县,涉及
原阳县桥北乡、祝楼乡、原武镇、韩董庄镇、师寨镇五个乡(镇)。
地形、地貌
平原示范区位于
华北平原的南端,地处
黄河下游,系
黄淮海平原的组成部分。总的地势为西南部高,并
地面高程在78-83m,总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气象、气候
平原示范区地处
黄河流域下游,属
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的特点是: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光足温差大,冬季干冷季节长。
年平均气温14.4℃,全年无霜期224d,全年日照1938h,灌区冬春盛行东北、
西北风,夏秋盛行
东南风、南风,
年平均风速为3.4m/s,瞬时
最大风速为24m/s。由于年季变率较大,旱涝交际出现,但旱多于涝,雨量多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1%左右。
生物多样性
平原示范区属暖温带
气候区,大部分为人工种植
落叶阔叶林植被型,常见植被林有杨、柳、榆、槐、椿、
梧桐树、
紫穗槐、
荆条、茅草等。灌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因此灌区内植物适生面广。因人类长期的开发活动,原生
自然植被现
均已被各种农作物所替代,极少部分区域还存在一些野生植被资源。灌区是以农业为主的
商品粮基地,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大豆、
红芋、
高粱、棉花、花生、
芝麻等;主要经济树种有
苹果、梨、桃、李、杏、
葡萄、
柿子、
石榴、
樱桃等。
社会发展
行政区划及人口
新区空间战略发展规划面积295平方公里,发展控制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涉及
原阳县祝楼乡、
桥北乡、
原武镇、
师寨镇、
韩董庄镇5个乡(镇),新成立龙源街道办事处。30平方公里的
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由上海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院编制完成;295平方公里的空间战略发展规划由英国伟信
工程咨询公司正在编制中。
30平方公里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铺开,累计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其中共修建道路52公里;日处理2万吨的
污水处理工程已建成;总供电能力达到11万千瓦;已具备5万门
程控电话装机容量,国际互联网
出口带宽1000兆;同时,供水、燃气和另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将开工建设;此外,金融、工商、税务、
五星级宾馆、写字楼、公交站点等城市
配套设施已完成
规划设计,可逐步实施,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道路、电力、通讯、供水、燃气、和
交通网络。
平原示范区将围绕建设“沿黄生态科技名城”的发展定位,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重点培育扶持新能源、新科技产业,打造专业
产业基地,带动经济社会
跨越式发展。一是依托河南金龙、
环宇等龙头企业,建设动力电池
技术研发和电动车试验、测试基地;二是依托
华兰生物工程公司龙头企业,建设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三是依托深业集团
天安数码城项目,打造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地;四是依托河南农业科研生产实验示范
基地项目,打造全国一等的现代
农业试验示范区;五是依托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河南省财经学校、河南
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外国语学校新区分校项目建设,打造
文化教育产业基地;六是依托黄河书画院、黄河生态
旅游项目,打造黄河
文化产业基地;七是依托东方威尼斯商城、
农商新天地·中部农产品交易中心、
雨润集团食品
物流项目,打造商贸服务业及
现代物流园区。
教育、卫生
总投资37亿元的河南
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投资12亿元的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试验
示范基地、投资15亿元的农商新天地·中部农产品全球交易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快速建设中,郑州外国语学校平原新区分校正在建设中,预计2015年秋正式对外招生。
交通状况
平原示范区位于
黄河大桥以北,与
郑州一河之隔,三桥相连,互为呼应。新区距郑州市中心火车站仅20公里,新乡市中心45公里,
焦作市中心35公里,居三市交汇中心。
107国道、
京港澳高速、郑焦晋高速、
311省道及郑新
城际轻轨等多条交通干线穿境而过,是
豫北地区联系郑州的重要节点,也是郑州辐射
豫北的“
桥头堡”。
郑平公交线路601路运行走向:平原示范区
客运站→市民之家→滨湖大道
卫河路站→恒山路丹江路(去程)/恒山路长江大道北(回程)→郑州东三环→
郑州东站(对接
郑州地铁1号线)
郑平公交线路602路运行走向:平原示范区客运站(原便捷客运站西50米)始发,途径:太行大道平原大道→太行大道丹江路→长江大道秦岭路→长江大道峨眉山路→长江大道王府井小镇→马井村→马庄村→郑州花园路口(
索须河)→迎宾路口,终点站郑州客运北站,双向对开。
线路运行
时间间隔平均约15分钟,两地首班发车时间为6:30,末班发车时间为19:30,并根据季节适时调整首末班发车时间。
郑平公交实行全程
一票制,票价2元,
无人售票,配有
投币箱,同时支持
微信、
支付宝、
云闪付、
手机银行等
移动支付方式。
背景信息
平原新区建设谋划于2003年,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同志在规划
中原城市群建设时提出在黄河北岸建设新区,以实现郑州“东扩北移,跨河发展”的战略构想。新乡市委、市政府和
原阳县按照这一指示,对规划和建设平原新区进行了反复论证,并广泛征求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迅速在思想上达成共识。
2009年6月,新乡市将平原新区规划面向全球招标,共有38家规划
设计单位报名。经过两轮
国际招标,最终英国伟信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方案被确定为终审方案。
2010年2月22日,新乡平原新区建设总体方案获省政府通过。河南省政府将平原新区建设总体方案下发给有关市、县、省政府各部门,并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平原新区是
河南省继郑州、
洛阳、
开封之后,获准批建的第四个新区,新区将成立副厅级管委会,该新区将成为河南经济新的
增长极。
2014年初,平原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188平方公里)列入国家级
重点开发区域。
建设进程
廉租房建设
2010年8月16日,随着瑞和
廉租房社区正式开工建设,平原新区廉租房建设全面启动,这标志着平原新区
城市社区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推进廉租房建设是省委、
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要
民生工程之一,也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廉租房的建设不仅可以解决城区中、
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还可以加快新城区
土地开发利用,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
此次开工建设的瑞和小区位于平原新区中部,薄口线南侧,临近北部工业区。小区规划总面积105亩,建筑总面积9.4万平方米,其中廉租房面积8.2万平方米,
建筑结构为5层或6层楼房,中心
公共绿地面积6278平方米。瑞和
廉租房小区建成后,可解决5136人的居住问题,而2011年和2012年
保障性住房开工以后,整个平原新区廉租房面积也将达到50万平方米。
创业科技产业园
2010年11月25日,随着创业科技产业园
标准化厂房项目正式启动,
功能定位日趋完善、产业建设提速发展的平原新区撩开了面纱。市领导
贾全明参加了当日的项目
启动仪式。
创业科技产业园标准化厂房项目是平原新区2010年的又一项重点工程,项目占地547亩,
总投资约8亿元,将建设
标准厂房48栋,还有研发中心、检测中心、
后勤服务中心等,
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占地约260亩,总投资3.5亿元,主要用于电子信息、服装类企业入驻。
创业科技产业园标准化厂房项目的建成,不仅可以有效吸引外资、整合当地资源,更能缓解当前土地供需的矛盾,在催生大项目、培植大
税源、致富群众方面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管理部门
成立副厅级管委会。按照
组织协调和实施两个层面,成立新区两级组织管理机构。在市级层面上,由当地市委、市政府成立新区规划建设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新区规划建设中
重大问题的决策等。
同时,还成立新区工委和管委会,分别作为当地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按副厅级架构设置。管委会是新区规划建设的执行机构,具有统一规划编制、
人事管理、
财政管理等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