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喹,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8H26ClN3,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疟疾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抗疟疾和抗炎剂。
作用类别
抗疟药。
适应症
氯喹及其他
4-氨基喹啉类
抗疟药(如
哌喹,
氨酚喹等)主要对
疟原虫的红内期起作用,可能系干扰了疟原虫
裂殖体DNA的复制与转录过程或阻碍了其内吞作用,从而使虫体由于缺乏
氨基酸而死亡。 本品能有效地控制
疟疾症状发作。对红外期无作用,不能阻止复发,但因作用较持久,故能使复发推迟(
恶性疟因无红外期,故能被根治)。对
原发性红外期无效,对
配子体也无
直接作用,故不能作病因预防,也不能阻断传播。
目前临床发现有相当一部分
恶性疟原虫对本品产生了
耐药性,使本品疗效降低,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需改用其它抗疟药或
联合用药。
本品口服后,肠道吸收快而充分,仅8%经粪便排出。服药后1~2小时血浓度即达高峰,t1/2为48小时。能储存于内脏组织中,可在
红细胞内浓集,大部在肝内代谢,排泄较慢,故作用持久。
用于治疗恶性疟、间日疟及
三日疟。也可用于治疗肠外阿米巴病、结缔组织病、
光敏感性疾病(如
日晒红斑)等。本品主要本品主要用于治疗疟疾急性发作,控制疟疾症状。不能阻止复发,但因作用较持久,故能使复发推迟。也不能作疟疾的预防和阻断传播。对
恶性疟疾有根治效果,但近年来发现有某些疟疾对本品产生抗药性,使疗效降低,因而需改用其他抗疟药或采用联合用药。还可用于治疗
肝阿米巴病、
华支睾吸虫病、
肺吸虫病、结缔组织病等。另可用于治疗
光敏性疾患,如日盼
红斑症。
禁忌
1、肝肾功能不全、
心脏病、重型多型红斑、
血卟啉病、牛皮癣及精神病患者慎用。
2、可引起
胎儿脑积水、四肢畸形及耳聋,故孕妇禁用。妊娠初期用可致畸,孕妇忌用。因氯喹及其同类药物在肝内蓄积,有
肝病者应用时应小心。此
药对卟啉症患者特别危险。对缺乏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患者发生溶血的危险性极大。儿童对此药的毒性特别敏感。此药可使牛皮癣发作加重或促使有牛皮癣史者再发作。
规格
片剂:75mg、250mg;
注射液:2ml:80mg、5ml:322mg。
用法用量
1、口服,控制
疟疾发作:首剂1g,第2、3日各服0.5g。如与
伯氨喹合用,只需第1日服本品1g。小儿首次16mg/kg(
高热期酌情减量,分次服),6~8小时后及第2~3日各服8mg/kg。
肌内注射,1日1次,每次2~3mg/kg,
静脉滴注:临用前用5%
葡萄糖注射液或
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每次2~3mg/kg。
2、疟疾症状抑制性预防:每周服1次,每次0.5g。小儿每周8mg/kg。
3、抗
阿米巴肝脓肿:每1、2日,每日2~3次,每次服0.5g,以后每日0.5g,连用2~3周。
4、治疗
结缔组织病:对盘形
红斑狼疮及
类风湿性关节炎,开始剂量1日1~2次,每次0.25g,经2~3周后,如症状得到控制,改为1日2~3次,每次量不宜超过0.25g,长期维持。对
系统性红斑狼疮,用
皮质激素治疗症状缓解后,可加用氯喹以减少皮质激素用量。
不良反应
1、本品用于治疗疟疾时,
不良反应较少,口服一般可能出现的反应有:头昏、头痛、眼花、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皮肤瘙痒、
皮疹、耳鸣、烦躁等。反应大多较轻,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2、在治疗肺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及
结缔组织疾病时,用药量大,疗程长,可能会有较重的反应,常见者为
对眼的毒性,因氯喹可由
泪腺分泌,并由角膜吸收,在角膜上出现
弥漫性白色颗粒,停药后可消失。
3、本品可在视网膜聚集,久服可致视网膜
轻度水肿和色素聚集,出现
暗点,影响视力,常为不可逆。
4、氯喹还可损害听力,妊娠妇女大量服用可造成小儿
先天性耳聋,智力迟钝等。
5、氯喹偶可引起
窦房结的抑制,导致心律失常、休克,严重时可发生
阿斯综合征,而导致死亡。
6、本品尚可导致药物性
精神病、白细胞减少、紫癜、皮疹、
皮炎、
光敏性皮炎乃至剥脱性皮炎、牛皮癣、毛发变白、脱毛、神经肌肉痛等。
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
腹胀,腹泻。搔痒,剥脱性皮炎,头痛,眩晕,耳鸣,
嗜睡。白细胞减少,紫癜,脱发。个别病例肌肉无力,
惊厥,心律失常,
精神失常或错乱,抑郁。剂量过大时引起
视网膜病,失明,抽搐,心源性
虚脱,心脏停博,
房室传导阻滞,
呼吸停止乃至死亡。
周围神经炎,停药后症状消失。有发生下肢痉挛性锥体综合征者。在儿童或青年人可见有
锥体外系统症状,表现为
不随意运动,如眼球异常运动、牙关紧闭、
斜颈、
扭转性肌张力障碍,常出现在服常用剂量后几小时之内。可见有
软腭粘膜色素沉着(周身色素沉着的一部分),
口腔炎,有时为口腔颊部粘膜
溃疡。有发生
再生不良性贫血者。视网膜病是重要的不良反应,临床典型表现为“靶中心眼(Bull’seye)”,即视网膜中心凹是完整的,周围绕有脱色素环,并被散在的色素增多
视网膜病
区所包围。此时视网膜
血管收缩,周围的视网膜
色素上皮细胞有变化及
视神经萎缩。在早期可见视网膜黄斑部色素
上皮细胞改变,外围
视网膜病变可能是首先的表现。另一征候是单侧黄斑旁水肿。也可发生
阅读困难、暗点、怕光、闪光及视力锐敏度减低。氯喹所致的视网膜病的
预后是严重的,早期停药可改善,继续用药则恶化,视力进行性减退。有发生破裂性视网膜剥离、双颞侧偏盲者。长期服药可发生复视及调节机能丧失,但是可逆的。氯喹及其同类药物可引起
角膜病变,因为角膜上皮细胞有高浓度的
药物蓄积。裂隙灯检查,发现角膜有弥漫性散在的点状混浊,有时在角膜中心下部呈条状混浊,在基质上见有粗的黄绿色线条。停止治疗后,角膜病变常是可逆的。耳的
并发症是罕见的,大剂量时可发生耳鸣或
神经性耳聋,常是不可逆的,多在治疗几周后耳聋才明显。
皮肤
此药可致皮肤损伤及多种类型皮疹,对日光敏感及光过敏性皮炎。此药可使
迟发性皮肤卟啉症患者诱发
一过性周身性反应伴有明显的卟啉尿及AST升高。很少见有软腭、面部、胫骨前皮肤出现蓝黑色色素沉着伴视网膜病,指甲床呈棕色并伴有
蓝灰色条纹,在肩、颈部及眼周围有暗灰色色素沉着。有时也可出现皮肤脱色,头发、眼眉及
眼毛脱落,口腔粘膜红斑伴
水疱及溃疡。
药物相互作用
3、本品对
神经肌肉接头有直接
抑制作用,
链霉素可加重此副作用;
6、与伯氨喹合用可根治间日疟。氯喹、伯氨喹及
氨苯砜合用可防止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患者发生
溶血性贫血。
7、与伯氨喹合用时,部分患者可产生严重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如改为序贯服用,效不减而不良反应降低。
8、与氯丙嗪等对肝有损伤的药物合用可加重肝脏负担;与保泰松合用,易引起过敏性皮炎;与
氯化铵合用可加速排泄而降低血中浓度;须注意。
药理毒理
经氯喹作用,疟
原虫的核碎裂,细胞浆出现空泡,
疟色素聚成团块。已经知道氯喹并不能直接杀死疟原虫,但能干扰它的繁殖。本品与
核蛋白有较强的
结合力,通过喹啉环上带
负电的7-氯基与
DNA的
鸟嘌呤上的2-
氨基接近,使氯喹插入到DNA的双股螺旋之间。氯喹与DNA形成复合物,从而阻止DNA的复制与
RNA转录。氯喹还能抑制
磷酸掺入疟原虫的DNA与RNA,由于
核酸的合成减少,而干扰疟原虫的繁殖。用
同位素标记氯喹的实验证明,受感染的红细胞能使氯喹大量积聚其内,原虫的
食物泡和
溶酶体是其浓集的部位。
氯喹浓集的量与食物泡内的pH有关,食物内的pH为酸性(分解
血红蛋白最适pH为4),可导致
碱性药物氯喹的浓集,该药的浓集又消耗了食物泡内的
氢离子,因此更提高了食物泡内的pH值,使消化血红蛋白的血红蛋白酶受损失,疟原虫不能消化所摄取的血红蛋白,导致疟原虫
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氨基
酶缺乏,并引起
核糖核酸崩解。此外,氯喹还能干扰脂肪酸进入磷酯,控制谷氨酸脱氢酶己糖激酶等。近年来有人认为氯喹对疟原虫的早期作用是引起疟色素的
凝集。疟色素的主要成分是铁原卟啉Ⅸ(FP),可以损害红细胞,并与氯喹形成复合物来介导氯喹的
化疗作用。推测原虫体内具有一种或多种受体,即“FP
结合物”,可能是一种
白蛋白,可与FP结合,形成无毒性的复合物,使原虫
生物膜免受FP的损害。氯喹的作用机理可能是将“FP结合物”与FP分开,并形成有毒性氯喹-FP复合物,从而发挥其抗疟作用。由于受体改变,使氯喹失去应有的作用,这可能是疟原虫对氯喹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氯喹主要作用于红内期裂殖体,经48~72小时,血中裂殖体被杀灭。本品对
间日疟的红外期无效,故不能根治间日疟。恶性疟则可根治。氯喹对红前期无效,对配子体也无直接作用,故不能作病因预防及中断传播之用。
药代动力学
氯喹口服后,肠道吸收快而充分,服药后l~2小时血中浓度最高。约55%的药物在血中与血浆成分结合。
血药浓度维持较久,t1/2为2.5~10日。氯喹在红细胞中的浓度为血浆内浓度的10~20倍,而被疟原虫侵入的红细胞内的氯喹浓度,又比正常的高约25倍。氯喹与
组织蛋白结合更多,在肝、脾、肾、肺中的浓度高于血浆浓度达200~700倍。在
脑组织及
脊髓组织中的浓度为血浆浓度的10~30倍。氯喹在体内的代谢转化是在肝中进行的,其主要
代谢产物是去乙基氯喹,此物仍有抗疟作用。小部分(10~15%)氯喹以原形经
肾排泄,其排泄速度可因
尿液酸化而加快,碱化而降低。约8%随粪便排泄,氯喹也可由乳汁中排出。
注意事项
1、服药后可有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反应;还可出现
皮肤瘙痒、
紫癜、
脱毛、毛发变白,
湿疹和
剥脱性皮炎、
牛皮癣;
头重、
头痛、
头昏、
耳鸣、
眩晕、倦怠、
睡眠障碍、
精神错乱、
视野缩小、角膜及
视网膜变性等。
2、有时可见
白细胞减少,如减至4000以下应停药。
3、本品无收缩子宫作用,但可能使胎儿
耳聋、
脑积水、四肢缺陷,故孕妇
忌用。
4、对少数病人,可引起
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致
阿-斯综合征,值得重视,若不及时抢救,可能导致死亡。
5、长期使用,可产生
抗药性(多见于恶性疟)。如用量不足,恶性疟常在2~4周内复燃,且易引起抗药性。
6、本品对角膜和
视网膜有损害,因此长期服用本品治疗以前,应先作眼部详细检查,排除原有病变,60岁以上患者宜勤检查,以防视力功能损害。长期
维持剂量每日以0.25g或其以下为宜,疗程不超过1年。
理化性质
密度:1.111g/cm3
熔点:87ºC
沸点:460.6ºC
闪点:232.3ºC
外观:白色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