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充血笼统的概念认为眼白发红。球结膜和巩膜组织的血管在某种情况下出现扩张充血、淤血或出血时,即可呈现眼白发红。由于眼部各部分组织的血供来源不同,其表现的眼睛充血形态也不一样,而反映的病变部位也不尽相同。因此眼睛充血是许多眼病所共有的常见症状。
临床表现
结膜充血代表结膜或周围附属器官的原发或继发疾病。
睫状充血则代表眼球本身的疾病。如
角膜炎、
巩膜炎、
虹膜睫状体炎、充血性
青光眼等。
若血管本身病变或损伤破裂,则出血可积聚于
球结膜下,称之为
结膜下出血,也是眼睛充血症的一种。
疾病种类
眼球充血分为浅层和深层两种。前者呈鲜红色,称为“
结膜充血”;后者是暗红色,称为“
睫状充血”。二者兼有的,称为“
混合性充血”。这些情况不同的充血,在医生检查与诊断时很有意义,也是判断眼病轻重的重要依据之一,可是一般外行人很难分得清楚。
有人认为,眼睛红得越厉害,病情也就越重。还有些人
对眼红不重就不大在意。其实不然。例如
急性结膜炎,发病急,充血重,但是却算不上什么大病,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也不会引起大问题,比较容易治愈。但是,对慢性
虹膜睫状体炎、
巩膜炎、
青光眼等病,充血症状并不太明显,但是却是不可忽视的重症眼病。绝大多数内眼病,外表上并没有充血,但却可能导致失明。所以不要单从红眼的轻重,或有无眼睛充血去判断眼病的轻重。
眼球表面的
毛细血管发生
红肿和充血时发生眼球充血,常由于眼睛表面的角膜或其他组织供氧不足引起。眼睛疲劳和不正确的
饮食习惯,特别是摄入大量
乙醇时,也会产生这种现象。
病理病因
眼睛出血,除外伤以外,其它眼病也会引起眼睛出血,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急性结膜炎
病因:为细菌、
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流行性眼病,
传染性强。 症状表现为起病急,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患眼有刺痛、痒、异物感,重者有
畏光及灼热感,视力一般不受影响。
症状:眼睑
红肿,
结膜充血,分泌物多为细菌性、黏液性或脓性。早晨起来眼睛被分泌物封闭。
病毒性感染的分泌物多为水样,且可伴有角膜病变,耳前、颌下
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治疗机理:本病有很强的传染性,应预防隔离,毛巾、
手帕不要相互使用,
脸盆用后应冲洗干净并消毒。保持眼部清洁,分泌物多时可用清水冲洗,局部可滴用抗生素、
抗病毒药物。如有
发热、
头痛等全身症状,应结合内科治疗。
病因:
虹膜睫状体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大多病因不明,可能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
风湿、
结核、
梅毒、
病毒感染等疾病有关。
症状:眼
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角膜后有
沉淀物(简称
kp),
房水混浊,虹膜肿胀,瞳孔缩小或不规则,
对光反射迟钝,部分虹膜与
晶状体发生后粘连;
眼压一般正常,但有时会增高或降低;视力下降伴有明显的畏光、流泪、疼痛,疼痛可放射到
眉弓、
颞部及额部。
治疗机理:积极寻找病因,对病因进行治疗。局部用1%
阿托品眼水
扩瞳、热敷、激素眼水滴眼或
球结膜下注射,严重的患者需全身
静脉注射或口服激素,以及服用
消炎痛类药物。
病因:大多数角膜炎是由外来感染引起的。轻微的
角膜外伤常是感染的诱因,常见的致病原为细菌、
真菌、
病毒等。另外角膜
免疫功能不全或
营养不良均可引起
角膜炎。 症状:患
眼疼痛、异物感、
眼睑痉挛、怕光、流泪、视力骤降等。
症状:不同病因引起的角膜炎各有特点,但基本症状为眼睑痉挛水肿,结膜充血明显,球结膜混合充血伴水肿,角膜出现混浊或
溃疡形成,角膜后可见沉淀物,
前房内可有积脓等。
治疗机理:治疗角膜炎首先要去除病因。大多数角膜炎为感染引起,所以选用适当的
抗菌药及
抗病毒药很重要。
我们可通过各种角膜炎临床不同的特点、分泌物或溃疡组织
涂片染色及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试验等,明确诊断病因。如为
细菌性角膜炎,可用
广谱抗菌药,如为
绿脓杆菌引起的,可加用
妥布霉素、多
黏菌素及黏菌素等。
真菌性角膜炎可用
二性霉素B、
金褐霉素等
抗真菌药。
病毒性角膜炎可用
无环鸟苷、病毒痤等,
给药途径可局部滴用或球结膜下注射。
另外可辅以1%阿托品眼水散大瞳孔,麻痹
睫状肌以止痛,防止虹膜后粘连。局部热敷,用
眼垫包扎,对止痛、促进局部
血循环、促使炎症的消退及溃疡愈合有一定的帮助。病因一时难以确定者,可采用广谱抗菌药或多种抗菌药
联合治疗。
病因: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女性为男性的2~4倍,多发生于中老年妇女,为双眼疾病,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主要是因眼球的
房角关闭,房水排出途径受阻,眼压升高所致。
症状:眼睑和球结膜水肿,球结膜显著混合充血,
角膜水肿呈云雾状,前房极浅,虹膜水肿,瞳孔散大,
光反射消失,眼压很高,可大于60mmHg;视力突然下降,眼部剧烈疼痛,同侧
偏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易误诊为
胃肠道疾病)
治疗机理:急性闭角型
青光眼发病急剧,病情严重,可在短时间内失明,应及时抢救,尽可能在24-48小时内控制眼压。原则上先用药物控制眼压,尽早采用
手术治疗。降低眼压的药物主要有20%
甘露醇液、50%的甘油、
醋氮酰胺片等。
病因:大都因高血压动脉硬化,
凝血功能不良及局部血管炎症或脆性增加,用力屏气或外伤所致。 症状:患者一般无不适,偶有轻度酸痛,往往是无意中或旁人发现后才知道。
症状:在球结膜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出血,压迫不退色,新鲜时为鲜红色,较陈旧者为暗红色。
治疗机理:可口服
维生素C、
复方芦丁片,如有
高血压可服用
降压药,新鲜
出血时可行冷敷,出血稳定后改行热敷以加快吸收,一般2~3周会自行消退。
临床诊断
1、眼睛病史
了解眼睛充血是单眼还是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生。有无分泌物,分泌物的性质是脓性,黏液性,还是水样。
有无流泪、眼痛等刺激症状。视力有无受影响。若红眼起病急,双侧伴有分泌物,无刺激症状,且未影响视力,则考虑急性结膜炎。如
眼红无分泌物,也无其他症状,可能为
结膜下出血。
如有眼红、
视力障碍,伴有明显的刺激症状,可能是角膜或
虹膜睫状体的炎症。若眼红发病急,伴眼痛
眼胀,
虹视,视力急剧减退,甚至伴恶心呕吐,可能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全身检查,有无全身
传染病,有无
发热、高血压、
心血管病、
血液病等。
眼部检查,先测视力,以了解眼睛充血是外眼病还是眼前段病变。进一步检查红眼是充血、
淤血还是出血。注意眼压,注意眼眶有无肿物、炎症。详细检查角膜、
前房、
虹膜、瞳孔,必要时结合眼压及眼底情况。
4、器械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以了解到角膜病变的形态、大小及深浅。
治疗措施
眼睛充血虽不严重,但为难治之病。宜
中西医结合治疗。
1、对于有细菌感染因素者,可用抗生素
眼药水,每日3~4次。对于非感染因素,不可滥用,更不可常规作为
安慰剂。
2、可试点皮质类固醇类眼药水,但不可长期使用,且应观测
眼压。
3、眼药水不宜长期使用,可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服菊启茶这类中医组方茶。
食疗方法
1.原则
早餐要营养充分,以保证旺盛的精力;中餐则可多吃含
蛋白质高的食物,如瘦
猪肉、
牛肉、
羊肉、
动物内脏等;晚餐宜清淡,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如各种新鲜蔬菜,饭后吃点新鲜水果。
2.食疗方案
平时要注意多吃富含
维生素A,
胡萝卜素以及
维生素B2的食品;同时,选用含
磷脂高的食物可以健脑,如蛋黄、鱼、虾、核桃、花生等,还要有意识地多选用
保护眼睛的食物。推荐一些可以对
眼部护理有帮助的
药食同源中药材,可以做
茶泡饮,简便易行,也可以烹调使用。
菊花: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
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对
口干、火旺、目涩均有一定的疗效,能使眼睛疲劳的症状消退,恢复视力,对于经常加班、熬夜的上班族可多喝一些。菊花还可防止辐射,经常对着电脑、手机过久的话,可多喝
菊花茶,这样能够抵触电脑的辐射。不过菊花性寒,不建议单独泡饮,建议可与
枸杞、
桑叶等组方为
菊启茶,做茶长期饮用,可以有效缓解眼部不适。
枸杞子:枸杞子
性平,
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
肾虚之人,食之最宜,可以长期做茶泡饮。如《
本草通玄》记载:“枸杞子,补肾益精,水旺则骨强,而
消渴、目昏、
腰疼膝痛无不愈矣。”枸杞子含有丰富的
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钙、铁等健康眼睛的必需
营养物质,故有明目之功,俗称“明眼子”。
桑叶:桑叶具有疏散风热,
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等保健养生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叶含有多种
氨基酸和各类维生素。桑叶以秋季后
初霜采摘,即秋桑为佳,此时的桑叶所含
芦丁及
绿原酸等有效成份最多,药效也最佳。桑叶有降血脂、降胆固醇、抗
血栓形成和抗
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抗衰老、抗疲劳作用,桑叶还有良好的皮肤美容作用,特别是对脸部的
痤疮、褐色斑有比较好的疗效。
桑椹:俗称
桑果。有
补肝、益肾、滋阴的作用。如《
滇南本草》云:“桑椹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清·
王孟英还说:“桑椹滋肝肾,充血液,健步履。”故肾虚之人,尤其是
肾阴不足者,食之最宜。桑椹被称为“民间
圣果”,含有丰富的
活性蛋白、
维生素、氨基酸、
胡萝卜素、矿物素等成分。桑椹
滋阴补血,生津,润肠,可用于久病
体虚,肝肾阴亏,
腰膝酸软,目暗
耳鸣。
苦荞麦:《
本草纲目》记载:苦荞麦
味苦,性平寒,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有
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现代
临床医学观察表明,
苦荞麦粉及其制品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
糖尿病、
高血压、
高血脂、
冠心病、
中风等病人都有辅助
治疗作用。改善心
脑循环,清除
体内垃圾,消除疲劳,恢复能量。
粗粮膳食纤维增加
皮肤抗氧化功能,让皮肤健康光泽,
美容养颜。苦荞中的不可多得的粗粮膳食纤维可以平衡
肠胃营养分布,有效治疗便秘。
金银花:有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降血降火,消咽利膈之功效。治温病发热,
热毒血痢,痈疡,肿毒,
瘰疬,
痔漏。气清香,味淡、微苦。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
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
肿瘤等症。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
腮腺炎、
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同时金银花还能抑制与杀灭咽喉部的
病原菌,对老人和儿童有抗感染功效。所以,经常服用金银花浸泡或煎剂有利于风火目赤、
咽喉肿痛、
肥胖症、
肝热症和肝热型高血压的治疗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