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姓

中华姓氏

迟(Chí)姓,姓氏多源,汉族的迟姓来源有商代贤人迟任、鲁孝公之子公子展孔子弟子樊须,其他民族的迟姓来源有鲜卑族尉迟、安迟两氏,满蒙两族的迟佳氏等等。

历史发展
迟[迟、邌、遟,读作chí(ㄔˊ)]
姓氏起源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贤人迟任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商汤王朝初期有个大贤人叫迟任。殷王盘庚为汤之九代孙,商朝第二十位国王,在位二十八年,曾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当时遭到贵族的反对。但是盘庚决意迁都,并作诰书晓喻举国王臣百姓,违者重惩,史称“盘庚迁殷”。盘庚在诰书中就曾引用迟任的格言:“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盘庚于公元前十四世纪中叶迁都以后,执行比较开明的政策,人民安居乐业,文化发展,社会富足繁荣,商王期从此中兴。故商又可称为殷或殷商。盘庚迁殷后,继续“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故而在他逝世后,“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即保存在今文《尚书》中的《盘庚》三篇。有此殊荣,迟任的后人遂以其先祖名字为姓氏,分别有迟氏、任氏得姓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迟氏族人大多尊奉迟任为得姓始祖。
源于姬姓,出自春西周晚期鲁孝公之子公子展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西周晚期,鲁国君主鲁孝公姬称(公元前796~前769年在位)有个儿子叫公子展,亦称公子辗。
在公子展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辗迟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迟氏、展氏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孔子弟子樊须,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谱》记载,孔子弟子樊须,字子迟,世人亦称为“樊迟”。
在樊须的后裔子孙重,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迟氏,世代相传。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跋部尉迟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距今一千六百余年前,西北地区有一个氏族部落号“尉迟”,其祖先是中亚胡人的一个分支,即后世的“于阗人”,就是塞种人,使用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的于阗语即于阗塞语,其族首领的世家姓氏叫做“Vi-ca”,汉译音为“尉迟”,是冠在从汉朝时期开始立国的于阗国名前的头衔,其意是“征服者”、“胜利者”。尉迟一族后与鲜卑拓跋部联合,被称作“西方尉迟氏”,后逐渐崛起成为一支部落,被鲜卑拓跋部大人称之为“尉迟部”。之后,尉迟部一直跟随拓跋部称霸于北方地区。经过长时期的东征西战,鲜卑拓跋氏终于建立了北魏政权,当上了中国北方皇帝,而尉迟部也就跟着身价百倍,成为北魏皇室中的世代贵族,也是北魏勋臣八姓之一。后来,北魏孝文帝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所折服,在北魏太和十七~二十年间(公元493~496年)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连皇帝的姓氏都由原来的拓跋氏改为汉姓元氏,同时还下令其余的鲜卑族人也一律改汉姓。鲜卑尉迟氏部落族人便是在这种情形下,以部落名称的谐音汉字“尉迟”为姓氏,称尉迟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之中。
隋朝时期,整个尉迟氏家族又进行了第二次汉化过程,许多贵族称单姓尉氏,平民多称单姓迟氏,奴仆则称单姓胡氏,后来还有尉迟氏被隋文帝赐改为杨氏者,如隋朝末期著名的将领杨义臣就是。杨义臣的父亲就是隋朝的开国大将尉迟崇,后来在战场上牺牲,隋文帝出于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于是下诏:“义臣可赐姓杨氏,赐钱三万贯,酒三十斛,米麦各百斛,编之属籍,为皇从孙。”不仅赐予皇室姓氏,还确定了杨义臣在皇族的辈份。至唐朝初期,整个尉迟氏家族即已经完全成为汉族,为大唐盛世做出了重大贡献。尉迟氏一家后来遭难,惟有二子逃出。为避人耳目,更为兄弟日后相见能够相认计,于是将姓氏“尉迟”拆分为二:老大乃改单姓尉氏,老二乃改单姓迟氏。兄弟相约以此为相认之证,然后洒泪而别,各奔东西。后来,仍有一部分尉氏、迟氏族人恢复了 尉迟氏复姓,与同宗同源的迟氏、尉氏、胡氏、杨氏等世代相传。
该支迟氏族人尊奉尉迟恭为得姓始祖。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安迟氏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鲜卑民族中有一安迟氏部族,属于代北鲜卑,即隶属于鲜卑拓跋部。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措施,在其过程中,安迟氏被改为汉姓安氏。
北魏废帝元钦三年(公元554年)农历1月,西魏恭皇帝元廓在登基之后,复辟回改汉姓为鲜卑姓,鲜卑族安氏又改回安迟氏。但这种极少数鲜卑贵族的复辟倒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其时鲜卑民族经过半个多世纪实际上已经基本完全汉化了。在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丞相宇文泰之侄宇文护掌管国家大政,为大司马,后封晋国公。西魏恭帝四年(公元557年)农历12月,晋国公宇文护迫使元廓禅位于周,改封西魏恭帝为宋王。不久就杀了宋王元廓。同年,宇文护扶持宇文觉称周天王,建立了北周政权,是为北周孝闵帝。
西魏政权灭亡之后,北周孝闵帝大杀称鲜卑拓跋氏的族人,绝大多数已经汉化的原鲜卑人赶紧再纷纷使用汉姓,以免被祸及,该支安迟氏族人后分别改为单姓安氏、迟氏,融入汉族,世代相传。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迟佳氏,亦称持佳氏、持嘉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即赤盏氏,在金国时期称石盏氏,满语为C’ygiya Hala,世居哈达地区(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蒙古族中亦有迟佳氏,原为金人入元籍形成,与满族迟佳氏同宗同源。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蒙古族迟佳氏多冠汉姓为迟氏、张氏、池氏等。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迟氏,世代相传。
姓氏始祖
迟任、公子展(姬展、姬辗)、樊迟(樊须)、尉迟恭
迁徙传播
迟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三十八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二百六十二位,人口约四十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25%左右。迟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迟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都是一个小姓。
先秦时期,起源于山东的迟姓,到明朝时仍以山东为主要聚集地。随后向北迁移,当时河北是重要的移民地。进入清朝,闯关东进入东北地区
人口分布
当代迟姓的人口大约有33万,为第二百三十八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6%。迟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黑龙江辽宁内蒙古,这四省区大约占全国迟姓总人口的75%,其次分布于吉林、河北、湖北、北京等地。山东为迟姓第一大省,占迟姓总人口的19%。
迟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238)表明:在在鲁冀大部、江苏北部、京津、黑吉辽、内蒙古东部,迟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05%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4%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7.2%,居住了大约79%的迟姓人群。
迟氏在全国分布较广,山东省的济南市、山东省乳山市、青岛市莱西市、胶州市平度市烟台莱阳海阳市、莱州市、茌平县日照市东港区日照五莲县蓬莱市长山岛聊城地区临清市、栖霞市招远市昌邑市、诸城市、高密市龙口市黄县文登县德州夏津县宁津县陵县荣成市、东阿县济宁鱼台县即墨市、临清市,云南省的玉溪市新平县昭通市彝良县昆明市昆阳县、寻甸县贵州省的贵阳花溪区,辽宁省的沈阳市、大连市营口市瓦房店市、海城市鞍山市、丹东市东港区、开原县、朝阳市台安县铁岭市昌图县盘锦市吉林省的四平市、长春农安县蛟河市德惠市榆树县、敦化市公主岭市、通化市北京市,海南省,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市、尚志县、大庆市、安达县、望奎县铁力市、哈尔滨市、呼玛县牡丹江市、鸡西市、绥化市、双鸭山市、肇东市、绥陵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宁城县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自治旗,河南省周口市的西华县,四川省的成都市,广东省的广州市,河北省的沧州南皮县石家庄市、秦皇岛市、承德市,安徽省的合肥市、马鞍山市,上海市的嘉定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哈密市,福建省的福州市、永泰县、永春县,广东省的广州市、惠洲市,台湾省的台北市,日本等地,均有迟氏族人分布。
迟姓人群总的血型分布是:O型占30.7%,A型占27.8%,B型占31.6%,AB型占9.9%。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
太原堂:以望立堂。
镝余堂:唐朝时有鄂国公尉迟敬德,战功累累。有奸臣说他要造反,唐太宗便招他来问。他回答说:“我随陛下身经百战,现在留下的,是枪刀弓箭里面捡回来的一条剩下的命。现在天下已定,你就疑惑我要造反吗?”说罢,就脱光上衣往地下一扔,要唐太宗数他身上的伤疤,唐太宗流着泪抚摩着他身上的几处箭伤刀疤,安慰他,还令其展示给廷下群臣看。后世子孙有以“镝余堂”为堂号者。
忠武堂:唐朝时鄂国公尉迟敬德,战功累累。唐太宗在他逝世后赐谥号为“忠武”。后世子孙有以“忠武堂”为堂号者。
惟新堂:南朝时期的迟昭,官至淮东太守,锐意维新,颇有善政。其族人因以为“维新堂”。
宗祠楹联
——佚名撰迟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商代贤人迟任,殷王盘古迁都,作诰谕民,引迟任之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下联典指南朝时迟昭,官淮东太守,出仕锐意维新,有善政。
——佚名撰迟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商代贤人迟任,盘庚迁都至亳时,作诰书晓喻百姓,曾引用迟任的格言:“人惟求旧(用人要找熟悉其性格、能力的老人);器非求旧,惟新(用器物则要找新的)。”下联典指南朝时迟昭,官淮东太守,锐意维新,颇有善政。
家谱文献
山东蓬莱迟氏家谱,著者待考,蓬莱市刘家沟镇迟家村迟福林支阖修,现收藏在山东省蓬莱市刘家沟镇迟家村迟耀顺处。
山东莱阳迟氏家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年毛笔正楷手写本。注:为明末山东蓬莱大迟家迁移至莱阳的一支。现被收藏在秦鑫手中。
山东日照迟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2008年阖族重修。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日照市迟明柏处。
山东胶州迟家续谱,(民国)阖族继修,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1954年续修。现被收藏在山东省。
山东茌平迟氏续谱,2000年续修。现被收藏于茌平县迟桥村。
山东莱州驿道镇迟家村(墩上迟家)家谱,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公元1898年4月)十四世祖迟芳春始记,民国十九年二月(公元1931年3月)十五世祖迟同善续谱,手写本。孤本收藏于山东省莱州市迟泽远处。
安徽横阳迟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博望镇横山村。
姓氏族训
行孝悌:子孙务宜孝悌为先,和睦为本,尊老爱幼是家族的传统美德,子孙务必牢记之。
存忠厚:人能忠厚,乃能集福,切勿伤失人情,以防积祸。
贵扑实:己身朴实,为子孙效之,凡饮食穿衣,器物不可求虚,丰华过度。
勉勤俭:“勤”可生财,“俭”可节财,二者为治家之道也。
严族法:族人要亲厚,如有患难,要相救相恤。
禁赌博:赌博乃败家之媒,世人十赌十败,严禁赌博。
戒酒色:好酒易败德,好色易惑志,好酒好色者,事业不可成也,必严禁之。
家训
立真品,敦彝伦,务正业,远匪人,尚节俭,禁邪淫,戒非分,存实心。
字辈排行
山东青岛即墨区迟氏字辈:乃成家和光集美
山东日照、台湾台北迟氏字辈:“允肇令名毓庆百世葆善树志以培尔祚”。
山东莱州迟氏一支字辈:“戒浮薄而重质朴”。
山东海阳迟氏一支字辈:“学守忠京万世永昌”。
山东海阳迟氏一支字辈:“丙金永少进(建)书文”。
山东蓬莱迟氏一支字辈:“本有家耀焕兆瑞继贤良先儒鸿声远”。
山东蓬莱迟氏一支字辈:“本宗澄耀运”。
山东蓬莱迟氏一支字辈:“应云树焕培”。
山东蓬莱迟氏一支字辈:“万明应云树焕培基”。
山东莱西迟氏一支字辈:“华春丰洪言来滨”。
山东莱西迟氏一支字辈:“宗功尚道德家庆统贤良举国文章贵承先世泽昌”。
山东黄县迟氏字辈:“有德本乃大作世永长存”。
山东陵县迟氏字辈:“吉祥在天永世积德”。
山东鱼台东阿迟氏字辈:“衍允会庆连广宗贵士传乐道常遵守明瑞续万年”。
山东烟台迟氏字辈:“守忠国学文代齐可成……丕兴秉正敬日永昌”。
山东莱阳迟氏字辈:“宗功尚道德家庆毓贤良文光高伯子绵延世泽长”。
山东茌平迟氏字辈:“开衍允会庆”。
山东五莲迟氏字辈:“兆令明玉庆百”。
山东高密迟氏字辈:“金玉传(桂)琦”。
山东即墨迟氏字辈:“春学信仁明永建支欣丰”。
山东平度迟氏字辈:“花茂守禄得名扬”。
山东胶东迟氏字辈:“景云绍心(永增)法万丰敬秉(僧)守(升本)文(作)振志”。
山东迟氏一支字辈:“文玉传永长维新福德良”。
山东迟氏一支字辈:“清日道德家乃玉贤良华国宪章贵承先思哲昌”。
辽宁营口迟氏一支字辈:“兆志德林元昌门第克承基业丕振家声”。
辽宁丹东迟氏字辈:“恒吉仁德克彦玉庆崇本深源华宗连芳”。
辽宁东港迟氏字辈:“大官永士长文良公俭洋”。
辽宁大连迟氏字辈:“贵福振殿广永吉可传家”。
辽宁海城迟氏字辈:“文章忠继世曜有五千年”。
辽宁瓦房店迟氏字辈:“仁作兴家宝治国保平安”。
辽宁辽阳迟氏字辈:“佩显山卿(清)臣德永”。
安徽巢湖迟氏字辈:“圣本堂玉发春”。
安徽合肥迟氏字辈:“云春金玉兆(肇)广炳润昌”。
安徽马鞍山当涂县博望镇上迟村迟氏字辈:“启大正宏昌,广生财有道,功宽信敏
惠,睦族在敦伦。”
安徽马鞍山博望区博望镇大迟村迟氏字辈:兵民恭实纪,大本培之厚,开沅道乃长。
内蒙古宁城迟氏字辈:“寿喜全占云风”。
内蒙古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迟氏字辈:“国克令家振学成福德扬功清常显富金玉喜庭堂”。
吉林长春迟氏字辈:“洪……永有田德元长”。
江苏江宁迟氏字辈:“元明开定延长序承家显运兴秉经宜志学济世本信仁”。
河北承德迟氏字辈:“广殿宗彦凤兴”。
台湾台北迟氏字辈:“培基先远志立业家恒祥良善传述广富贵延世昌”。
山东海阳埠后村迟氏字辈:“登之同国□云□万纯(斌)昌泽(鸿)”。
迟氏一支字辈:“典永曰培兴”。
迟氏一支字辈:“恒吉仁德克岩余庆”。
滇黔迟氏字辈:“ 远之国潘文元安,永天正绍学焕宽,上辅绳宗建启定,洪大开勋财配观,龙章献瑞生金榜,先占抡瀛万顺全”。
名义图腾
迟,本义是行进舒徐、缓慢。弓I申有缓而不迫之义。与早相对,晚也。迟人与行动慢有关,可见迟氏族所处地理位置的偏远。迟,有久、等待之义,古人多用作人名,最终出现迟姓。
姓氏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迟姓历代名人4名,占总名人数0.009%,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五百七十四位;迟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1%,排在并列第三百二十五位;迟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2%,排在并列第二百七十七位。
历史上迟姓的重要人物有:明朝嘉庆进士、兵部侍郎迟凤翔监察御史迟大成;清朝聊城知县迟维坤。
春秋战国
迟任:商代贤人,在《尚书》中有关他的记载很简单,只是《盘庚·上》篇里被“王”顺便提起过:“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这是迟姓的最早记录。
南北朝时期
迟昭:南朝时人,官淮东太守,锐意维新,颇有善政。以后史书于迟姓,尽于绝笔
迟大成(生卒年待考),号之莱;山东莱阳人。著名明朝官吏。明天启五年进士,中第三甲二百零九名。授江都知县,迁监察御史,有铁面之称。
明清时期
迟凤翔(生卒年待考),字德征,号朐岗;山东临朐东门外迟家庄人。著名明朝大臣。迟凤翔约生于明嘉靖初年,卒于明万历后期。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中举人,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进士,中第二甲二十六名。初授户部主事,后任兵部职方武选司郎中、陕西洮岷兵备副使、都察院右佥都御使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为官清正,不阿权贵,“以廉能著称”。修武备,兴学校,注重人才,常以计略平定边患,因而屡受朝廷赏赐。迟凤翔在京城为官多年,深知宦海浮沉,晚年引退,以母病告归故里。居乡不持前功,并能廉静自处,见者皆不知其曾显居高位。晚年嗜经书,勤著述,七十岁时犹与诸生讲艺不辍。著有《四书说》、《易经说》、《朐冈集》等。与县内冯惟敏、傅应兆、张邦彦齐名,时称“临朐四杰”。迟 煌:(生卒年待考),清满洲正白旗人。著名清朝官吏。清顺治九年进士,中第二甲十一位。
迟之金(生卒年待考),奉天府人(今辽宁沈阳)。著名清朝官吏。清康熙五年进士,中第三甲八十五名。
迟维坤(生卒年待考),字简堂;满洲汉军正白旗人。著名清朝官吏。清康熙年间,任山东聊城知县,每月三、八日召诸生课文,问政事得失,又每年三、七月巡视农田。重治盗贼,杜绝胥吏盘剥,颇有善政。
迟逢元(生卒年待考),山东莱阳人。著名清朝官吏。清乾隆四年进士,中第三甲六十五名。
近代以来
迟子建:女,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2010年3月提名迟子建同志为黑龙江省作协主席候选人。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北极村,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出版四十余部单行本。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逝川》《雾月牛栏》《清水洗尘》,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三卷的《迟子建作品精华》。《雾月牛栏》曾获得第一届鲁迅文学奖、《清水洗尘》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04—200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奖”等多种文学奖项,作品有诸多海外译本。迟子建是当今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她是一位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两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在所有这些奖项中,包括了散文奖、中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奖等。
迟炳烈:男,1945年7月生,山东胶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黑龙江广播学院, 进修于南京市东海文学院研究生班。高级教师。现任哈尔滨市依兰高中高级教师,系中国教 育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北方文学艺术研究所作家创作中心作家、诗人。从 事语文教学与研究,取得显著成绩。1981年开始发表论文,主要作品有:“阅读·观察·写 作”、“让学生的文章写得更美些”、“辩证分析六方法”等30余篇,分别发表于《语文教 学通讯》、《中国教育研究论文集》、《中国青少年写作年鉴》(96卷)等书籍报刊上。曾 获北京市写作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奥林匹克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一等奖、全国优秀写 作辅导教师奖。199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有诗歌《欢乐课堂》、《走在风雪中》、《红叶 颂》等百余篇,分别登载在《精短文学作品选集》、《渤海诗报》、《当代作家报》、《北 方作家》、《诗神》及《当代诗人诗作精选》等四十余家书籍报刊上;有诗集《绿色的梦》 、《教师之歌》诗合集《当代校园诗人10家》写作范文合集《当代中学语文教师范文精选》 ,著有学术论文集《点燃思维的火花》等。曾获1995、1997年全国文学大赛奖;1996年北京 市写作学会文学创作成果奖;1998年全国十佳校园诗人教师奖。
迟福林:男,1951年8月生,山东蓬莱人。硕士,研究员。现任中国(海南)改 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兼任中国经济体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经济学会会长、北 京大学客座教授,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兼职教授,海南省委党校教授。1978—1984年国防大 学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任教员;1979—1981年北京大学进修;1984—1986年中央党校理论部 学习,兼任理论部学术组组长,中央党校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小组主持人;1986—1987年中央 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做研究工作;1988—1993年海南省委政策研究室、省体制改革 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兼任海南省改革发展研究所所长;1991—1998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 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8年至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 长。近些年致力于经济改革问题与经济政策研究,一些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著有《论转型时期的经济改革》、《走向大开放》、《为改革鼓劲》、《迈向新体制—中 国转轨时期若干问题研究》、《中国经济转轨的迫切任务》等专著;主编《走向市场经济的 中国丛书》10本、《国企改革丛书》6本等20余本书;撰写学术论文300余篇。一些论文被国 内外重要报刊发表并获奖。其中,《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经济的发展》一文获蒋一韦企业改 革与发展学术基金首届优秀论文奖,《当前确立劳动力产权至关重要》一文获优秀社会科学 论文一等奖等5项奖。《海南:希望与出路的选择》一文获海南省精神文明奖,《中国股份 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正确方针》一文收入《江泽民重要论述研究》。主编的《海南新体制构架 与实践》一书获国家“八五”重点出版图书奖;主编的《新世纪》是海南省获国家优秀 社会期刊提名奖的杂志并连年获海南优秀社会期刊奖。主笔向中央有关部委提交的30余份政 策建议报告受重视,有些建议被有关决策部门所采纲。主持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先后举办的50余次国际学术研讨活动和10多项培训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促成了联合国开发 计划署、德国政府、荷兰政府授助等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先后被评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 专家”和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迟云鹏(生卒年待考),山东省茌平县迟桥村人。著名民国时期大军阀。民国初期的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迟云鹏任吴佩孚讨逆军直鲁海疆防御总指挥
迟浩田(1929--),男,汉族,山东省招远市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8年9月14日,中央军委举行恢复军衔制后的第一次授予上将军衔。
迟万春(公元1946~今),山东文登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1965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大学学习,197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0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大学学习毕业后,历任国防科工委第26基地学员,技师,政治副指导员,观测站政治处主任。
1980年3月~1981年4月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学习,1981年4月后任观测站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基地后勤部政治委员,基地政治部副主任。1986年12月任国防科工委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88年8月任国防科工委西安卫星测量控制基地副政治委员,1989年9月~1990年7月陆军指挥学院基本系学习。
1993年2月任太原卫星发射基地政治委员,1995年任国防科工委政治部副主任,1999年1月任总装备部政治部主任。1999年6月任国防科技大学政治委员。
2002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93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2000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迟志强(公元1958~今),黑龙江哈尔滨人。著名影视演员、民俗歌手。
迟尚斌(公元1949~今),辽宁大连人。著名当代足球人。曾代表国家队出战1976年、1980年两届亚洲杯赛,1974年、1978年、1982年三届亚运会足球赛,1980年第23届奥运会预选赛等重大赛事
1980年在第12届世界杯亚太区预选赛里,迟尚斌作为队长,率领国家队队友们奋勇厮杀,先后取胜朝鲜、科威特沙特等劲旅,虽然中国队最后析戟沉沙,但正是从那时起,点起了国人对进军世界怀的希望之火。
1982年挂靴后的迟尚斌考入北京体院教练员大专班;1985~1986年在北京部队队;1987~1995年在日本大坂钢巴队;1995~1997年在大连万达队,获甲A第三名;1996年在大连万达队,获甲A联赛冠军,“最佳教练”;1997年在大连万达队,获甲A联赛冠军,“最佳教练”;1998年在国家队;1998年9月执教四川全兴队,获甲A联赛第五名。八十年代曾长期担任国家足球队队长一职,退役后执教,亦曾赴日执教,回国执教后率大连队取得冠军,后调任国家队助理教练。
2005年受聘执教深圳健力宝,但不到半年的5月17日,即被深圳健力宝俱乐部免去主教练职务。
迟昭方(公元1968~今),字小山,又署老迟,斋号卧象山房,职业画家,张志民弟子,1968年出生于山东日照,为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画家,中国宋庄画院副院长,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主攻国画山水,对诗书画印、收藏鉴赏等广有涉猎,被誉为“齐鲁才俊”、“当代逸品”。是最具投资收藏潜力艺术家之一。其作品立意高雅,空灵飘逸。著名美术评论家徐恩存先生赞曰:“画中漾溢着一种鲜活与清新的诗境”;张志民先生评曰:“其画具有超脱的境界。”作品在全国重要展览中多次获奖。曾经在中国美术馆、日本东京神户、香港、新加坡等地展出。作品被中国国家画院北京民族文化宫山东省政府吉林省图书馆及社会名流广为收藏。出版有《迟昭方画集》、《迟昭方水墨》等。
迟重瑞:1952年12月23日生于北京,中国内地男演员、商人。
研究考证
商贤人迟任之后,望出太原。(见《风俗通》)
后魏尉迟氏,后改姓迟。(见《魏书·官氏志》)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