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就是指寿命长。长寿几乎是世界各民族的追求。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等强大的帝王,也不能免俗地求仙、服用灵丹妙药,以求长生。
释义
长寿就是指寿命长。人可以无穷进阶,人的可塑性和可改造性很强。
据古籍记载,人的
自然寿命(天年)当在百岁以上。明·
张介宾《类经·卷一·摄生类一》注:“百岁者,天年之概。”俗语有“百年以后”,即指死亡。
在我国
传统文化中,一些有趣的寿称鲜为人知。喜寿:七十七岁,因“喜”的草书近似竖写的“七十七”故称。
米寿:八十八岁,因“米”字拆开来刚好是数字“八十八”故称。
白寿:九十九岁,因“白”字乃“百”字缺“一”,故称。
茶寿:一百零八岁,因茶字的草字头即双“十”,相加即“二十”,中间的“人”分开即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相加即“十八”。中底部连在一起构成“八十八”,再加上字头的“二十”,一共是“一百零八”,故称。
中医经典著作《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期德全不危也。”《灵枢·天年》云:“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出处
《
尚书·洪范》篇云:“
五福:一曰寿。”汉·
孔安国《传》(《注》)云:“百二十年。”唐·
孔颖达等《正义》(《疏》)云:“人之大期,百年为限。世有长寿云‘百二十年’者,故《传》以最长者言之,未必有正文也。”又,古人将寿命的长短分为上、中、下三等,但具体年龄说法不一。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云:“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唐·孔颖达等《正义》云:“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
下寿八十。”《
养生经》云:“黄帝曰: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
庄子·盗跖》云:“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太平经·解承负诀》云:“凡人有三寿,应三气,太阳、太阴、中和之命也。上寿一百二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
《
吕氏春秋·孟冬纪第十》云:“人之寿,久之不过百,中寿不过六十。”
看来,将60岁作为长寿的年龄,下限太低,绝大多数不一定认同。而过百岁者虽有之,但终属少见。80岁作为长寿的最低年龄,多能认同与接受。
例句
祝福长寿、吉祥健康的
中国画作品很多,有
齐白石《长寿图》,
吴昌硕《松鹤》,
朱宣咸《人长寿》、《寿桃》,
娄师白《长寿图》等。
长寿民谣
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腿常支,面常擦,足常摩。腹常旋,腰常伸,
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心常静,骨力劲;脊梁直,肠胃净;耳目清,神跟定;腰腿健,精魄正。夙光好,夜寂早;早餐好,晚餐少;读读书,看看报;常笑笑,莫烦恼;勤为福,恒常要;忙到老,寿到老。
少肉多菜;少糖
多果;少烦
多眠;少衣多浴;少言多行;少盐多醋;少食多嚼;少怒多笑;
少欲多施;少车多步。少烟多菜;少酒多水;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季节变换,及时更衣;
烟酒嗜好,应当禁忌;食不偏爱;搭配合理;襟怀坦荡,长寿无疑。
长寿条件
健康长寿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
钟祥市80岁以上的老人过万人,其中,百岁以上老人达48位,被称为全国的“
长寿之乡”。该市居民何以如此长寿?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几分疑惑,我们前往实地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该市“长寿之乡”的称号源自两次
全国人口普查。
中国人口监测中心公布长寿之乡的标准是: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至少达到3人。1990年,全国第四次普查统计
数据显示,钟祥市拥有46位百岁老人,居全国“长寿之乡”第三位。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该市又跃居全国六大长寿之乡的第二位:该市
人均寿命为75.88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8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9.88岁,比
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高11.88岁,已接近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截至2003年8月,全市105万人口中,8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0627名,90岁以上人口766人,100岁以上老人48人,其中男性4人,女性44人。该市居民何以长寿?通过调查,其主要经验和启示有以下五条:
1.经济发展是基础
安定的
社会环境、良好的
经济基础是人类健康长寿的基本的条件。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钟祥市经济快速发展。2003年,该市
国内生产总值84.84亿元,
财政收入2.78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178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20元,农民
人均居住面积39.
6平米,城镇人均居住面积18.9平米,城乡人均存款4046元,均比改革开放前成倍增加。同时,社会各项事业
全面发展,该市曾连续两届获国家文明先进县市称号,三届获全省
文明城市称号,是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优秀
旅游城市和中国生态建设示范区。这些因素为当地居民的健康长寿提供了可靠的物质生活基础。建国以来全国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1953年该市百岁老人只有2人,1996年为零,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上升为18人,1990年上升为46人,2003年上升为48人,80岁以上老人过万人。该市百岁以上老人的增长刚好与该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正比。
2.生态环境是根本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内部构造中,地壳的组成物质有九十多种天然元素,最主要的是氧、硅、铁、钙、钠、钾、镁等八种元素,且地壳与人体血液中的六十多种元素对比分析发现,除原生质中的主要成分碳、氢、氦和岩石中的主要成分外,人体中的元素含量惊人的相似,表明这些元素对人体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钟祥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共六类27种,占全国已探明矿产的1/7,其中
磷矿石储量居全国第二位,而磷矿区域及其辐射圈又刚好是高龄人群密集的地方,据2000年人口普查,其中
磷矿镇15-50岁的人口占同龄段的4.53%,而9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市同龄段的6.35%。
钟祥水资源丰富。总量为5000亿立方米,人均5.6万立方米,不仅高于全国人均2780立方米的占有量,也高于世界人均12900立方米的占有量;
地下水资源年可开采量为16.5亿立方米。该市水资源不仅量多,而且水质好,主要水系
汉江钟祥段及三座大型水库和六座中型水库的水质都在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以上,有的接近一级标准;1/3的乡镇有富含锶、铝、钾等多种
微量元素的矿泉水;市内90岁以上和百岁以上老人分布比较集中的
洋梓、长寿、
郢中、胡集、
柴湖、丰乐等乡镇大部分在汉江及其水质较好的支流岸边,其中
洋梓镇的主要饮水源--
温峡水库,接近1类标准,所以这里长寿老人最多,据人口普查统计,该镇
人口总数占全市的5.8%,80--89岁人口占全市同龄段的7.75%,90--99岁人口占同龄段人口的9.19%,100岁以上的老人达7人。
钟祥大气质量好。由于
工业结构和
能源结构合理,该市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
二氧化碳控制在5000吨以内,最高未突破1万吨;降水的
PH值一直处在7.0--7.2之内;自然降尘量低于10吨/月.平方公里,加上每年92--121个
降水日对空气的清洗,使空气处于清洁状态,城区及乡镇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均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
钟祥阳光充足。
太阳辐射年均
平均值为112.364千卡/平方厘米,是全省高值中心之一;全年
日照时数在1931--2114小时之内,
日照率为45--48%,是邻近各县的高值中心;降水丰沛,
雨热同季,
年降水量878--1097毫米之间,不仅有利于人类生存,而且有利于整个
生态系统共生,如
森林覆盖率35.7%,有记载的
生物资源总数达1650种,其中动物155种,植物类1384种,天敌资源111种,许多植物可加工成保健食品。
钟祥
土壤环境质量好。钟祥总面积居全省县市第四,人均耕地居全省第一,土壤种类齐全,包括
水稻土、
潮土、
黄棕壤、石灰岩土、
紫色土五个
土类,12个
亚类,186个土种;土质好,耕地中,一、二级地占95%,荒地中95%以上能种草种树;
土壤质地好、
酸碱度适中,为多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也为人们提供了多种
营养条件。钟祥市在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段精辟的谚语,即“自然平衡宇宙行,
生态平衡万物兴,
心理平衡心舒畅,身体平衡无疾病”。这正是人类长寿的至理名言。
3.人文关怀是保证
钟祥市古称
长寿县,自古就是长寿之乡。西汉时称郢县,东汉时称石城县,南北朝南朝时称
苌寿县,明朝嘉靖十年改为钟祥县。顾名思义,长寿者多才称长寿县。据《宋书州郡志》记载,
南宋明帝泰始年间人口统计表明,苌寿县的长寿老人占县内总人口的1/4。
这种敬老与长寿的遗风,一直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温峡水库的村民卢克定因赡养三位孤寡老人被授予“国家敬老金榜奖”。农村评比“十星农户”中,有一颗星就是“尊老爱幼星”,凡不孝敬老人的电视台予以曝光。为了适应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多年来,钟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逐步完善了国家、社会、家庭三结合的老年
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对百岁老人实施“五个一”的“惠老工程”值得称道:凡百岁老人由政府每月发100元的
营养费;每年检查一次身体;百岁时做一次百岁
寿宴;
免费送一台彩电;市镇领导每年登门慰问一次。同时,钟祥市崇尚长幼有序、祖孙同堂的风尚和习俗,形成了尊老爱幼、
家庭和睦的良好家风。据调查,48位百岁以上老人中,只有2人独居(靠侄儿侄女供养),2人住
福利院,其余44人分别与子女、
养子女、孙子女共同生活,多数四世同堂,其中5户五世同堂。
4.生活习惯是关键
48位百岁老人均出身渔户和农家,清贫的家境使他们养成了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的性格。而且这些寿星老人的饮食爱好有很多共同特点:一是正餐饭量大,他们绝大多数坚持一日三餐,主食以米饭为主,有6人喜爱面食、4人以
稀饭为主,对于菜类不挑食,荤素皆可,只有3人一生素食、一人不食
猪肉和禽蛋。但无论口味习惯如何,他们主食进餐量都很大,一餐大都在3两至半斤之间,即使是3位长年卧床的百岁老人也是如此。二是半数有饮酒史。48位长寿老人中,24位有多年的饮酒史,占50%。4位男寿星从青壮年开始至今一直饮酒。但据亲属反映,这些饮酒的老人都有很好的
自制力,从不过量饮酒,也没有发现
不良反应。三是都爱食用
豆制品特别是“钟祥豆腐”。
5.勤劳好动是生命
“
生命在于运动”。48位百岁以上老人大都生活在农村,年轻时都从事农田耕作和
体力劳动,即使年老体迈,仍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轻微的农活。如洋梓镇蒋滩村六组102岁的
陈秀英老人整天不停干活,早上天一亮就起床,先将屋里屋外打扫干净,然后为退休后开河沙场的儿媳做早餐,闲下来就侍弄
菜园子、喂鸡,或者把捡到的
柴禾整齐堆好,晚上协助儿媳做饭,中午从不午休,隔三岔五就要走1-2公里路程到集市上买些日用品或探望76岁的女儿,而且从不拄拐杖。南湖
农场公议集大队103岁的王道英老人,至今眼不花、耳不聋,喂猪、烧饭、洗衣服、轻微农活样样都干。她说:“我们农村有句俗话,人越做越英雄,越玩越
狗熊。我劳动了一辈子,习惯了,歇下来就浑身不舒服,心里就像缺少什么。”这些百岁老人用一生的勤劳印证了健康格言:“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经常运动,百病不碰”。
另外,中外生物学、医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类寿命长短,遗传因素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通过对全市百岁老人普查,发现80%的百岁老人都有家庭长寿史。原胡集丽阳寿星张德亮,107岁,老伴高传英103岁。张德亮的祖父是百岁寿星,父母活到80多岁,二弟、三弟都已90多岁。张的三个子女,也都年过70岁,个个身强体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钟祥已形成众多长寿家庭群。这些生命体的优化组合,是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
2011年11月7日,
中国老年学学会公布,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健在百岁老人已达到48921人。 在谈到
中国十大寿星长寿共性规律时,专家指出:一是心态平和、凡事顺其自然;二是粗茶淡饭、生活俭朴;三是勤劳好动,终身劳作;四是子女孝顺,家庭和睦;五是居住地环境、水质和气候特殊;六是有遗传因素,家族长寿。
安静的环境
日本新闻报道,安静的生活
居住环境是日本长寿的秘诀。他们在商店、机场、饭店等这些人群集中的场所没有喧闹声,而在中国,稍有
交通堵塞的现象驾驶员就拼命的按喇叭,大声谩骂,为自己和他人造成了浮躁喧哗的不利环境。
日本不仅是位居世界第一的长寿大国,而且全国人民
健康情况也比我国好。据国外调查发现:日本平均寿命达81.98岁,而中国医学最发达的城市北京平均寿命仅75.85岁,明显低于日本,而且老年健康状况也不如日本,我国仅
高血压造成
脑卒中而致残的人数就达260万。
日本人不仅长寿,而且十分注重提高
生活质量。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其中一点就是我们最缺少的——安静。
长寿秘诀
全人类上到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研究长寿几千年,一直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各种长寿原因几乎都近似于“哥德巴赫”式猜想。我们经过几十年研究发现,人类长寿主要原因是膳食平衡,其次是运动。百岁寿星只是巧合的科学食疗,完全是运气。把这种运气变成科学就可以实现长寿梦想。通过个性化科学食疗调整膳食平衡是长寿的最佳方法,当然还要适宜的运动、避免
不良生活习惯等。
日常做法
1.清晨醒来时多吃食物;
2.来不及吃早餐别空手上班;
3.和孩子一样喝奶;
4.睡不好会发胖:每天睡5~6小时的人,平均比每天睡7-8小时的人重6-8磅;
5.蜂蜜
人体细胞忠实的扞卫者,据美国一项研究发现,深暗色的蜂蜜例如森林蜂蜜对人体细胞特别有效,因为它含有丰富的抗氧化作用的保护细胞的物质。并对血液大有好处,能预防心脏
循环系统的疾病;
6.不停地运动,把日常锻炼分为两部分,例如:清晨20分钟的力量练习,晚饭后半小时的散步,新陈代谢的速度将会增大一倍;
7.饮食宜粗不宜细,一项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在瘦身过程中关键不是摄入纤维素的量,而是何种纤维素可在消化过程中起到最好的催化脂肪消耗作用;
8.五分钟完全放松,当一个人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身体不会产生抗压激素,从而会感觉舒适宜人。人在这种放松状态下,紧张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受压的肌肤也获得了休憩感。因此,不妨时常提醒自己放松5分钟吧;
9.餐前餐后多补充水分,饭前饭后都应补充大量的水分。身体缺水时,新陈代谢的水平,会比原先降低减少2%.这时候避免喝茶、
苏打水、咖啡等含有
咖啡因的饮料。在咖啡因的作用下,身体只会吸收一半的水分;
10.精神食粮,谁想脑子灵,思维敏捷和工作效率高,谁就应多吃
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品和补充维生素b。核桃、粗面粉
面包和
香蕉是你首选的壮脑品,因为它们供给你
脑力劳动所必需的精神营养。
健康法则
1.食物多样,
谷类为主,粗细搭配。不要吃的单一,多吃稻米、小麦、玉米、
高粱、粟、大麦、
燕麦、
荞麦等谷类,
粗粮与细粮搭配着吃。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这三样东西富含人体所需的
营养素,主要是维生素、
矿物质、
膳食纤维和
植物化学物质。它们水分多、能量低、纤维含量高,所以能很好地控制体重、水润皮肤。
3.每天吃
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奶类补充钙质效果突出,其他矿物质和
维生素A含量也很丰富;
豆类蛋白质消化
吸收率高、不含
胆固醇。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
瘦肉。适当多吃鱼、
禽肉,减少猪肉摄入量。猪肉含脂肪过高,常吃会增加肥胖和
慢性病危险。
5.减少
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烹调油的
推荐摄入量成人每天25克—30克。食盐的推荐摄入量:成人每天6克(包括
酱菜、酱油、酱里的
食盐量)。
食物
想长寿的人,都在琢磨:吃什么可以更长寿,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很关注。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半亩田”,因此对养生的参悟也有所不同。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开始注重养生了,不过平均寿命是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才得到大幅度提高的。人口专家指出,人的平均寿命跟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除此之外,还跟人的
饮食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怎么吃才能长寿呢?
微微健康网专家长寿的“秘诀”。
豆腐
老人们普遍爱吃豆腐。他们说:“
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随息居饮食谱》谓:“处处能造,贫富攸易,询素食中广大教主也,亦可入荤馔,冬月冻透者味尤美。”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异黄酮。豆腐具有益气、补虚、降低血铅浓度,保护肝脏,促使机体代谢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美和智力发育。老人常吃豆腐对于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喝粥
从长寿老人的
饮食习惯看无一不喜欢喝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俩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
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2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上海第一百岁老人
苏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
大米粥,早晚喝
稀粥,中午喝稍稠的粥,每顿定量为一浅碗,已形成习惯。他们说:“喝粥浑身舒坦,对身体有益。”历代医家和养生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推崇。《随息居饮食》说:“粥为世间第一滋补食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
补脾、清肺、润下。清代养生家曹慈生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亦能体强健,享大寿。”他编制了
粥谱一百余种,供老年人选用,深受欢迎。
大白菜
大
白菜,平常菜,老年人,最喜爱。白菜味道鲜美、劳素皆宜,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有一幅大白菜图,独论白菜为“菜中之王”,并赞“百菜不如白菜”。老人常说:“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闲”。可见,常吃白菜有利于祛病延年。大白菜含有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
粗纤维。从药用功效说,大白菜能养胃、利肠、解酒、利便、降脂、清热、防癌等七大功效.
米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小米是谷子去皮后的
颗粒状粮食,历来就有“
五谷杂粮,谷子为首”的美称。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祖国医学认为,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
米粥时的
米油胜过
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小米很有道理。
四项长寿的“秘诀”介绍完了,让人很惊讶的是,这些“饮食佳品”都是很常见的,只不过很少有人相信进食这些常见的食品就能长寿,相信的人也很难坚持。不过,只有相信才能得到,正在为自己找寻长寿秘方的你,不妨试一试。
每日吃一个苹果可以大幅降低患老年
痴呆症的风险。苹果含有的
栎精不仅具有消炎作用,还能阻止癌细胞发展。苹果同时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
鱼
关心心脏健康的人应当多吃鱼,每周做三顿鱼菜或每天吃30克鱼肉,能够使
中风风险降低50%。医学研究证明,经常吃鱼的日本人和爱斯基摩人与很少吃鱼的民族相比,患
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要小得多。
大蒜
大蒜不仅能够防治
感冒,还能降低
胃癌、
肠癌风险,增强消化功能。另外大蒜还能很好地净化血管,防止血管堵塞,有效预防
血管疾病。
只要多吃草莓就能充分补充
维生素C,草莓同时富含铁,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草莓中的染色物质和
香精油,能形成特别酶,
预防癌症。
胡萝卜
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不仅能够保护
基因结构,预防癌症,还能改善皮肤,增强视力。
香蕉
香蕉是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水果,还含有各种各样的微量元素,能阻止糖迅速进入血液,其中
镁含量丰富,吃上1根香蕉就能满足人体24小时所需镁元素的1/6。
生活习惯
1.每天吃一份未加工蔬菜
该发现出自
意大利研究人员的试验。但记住,一定是未加工的,因为蒸煮会消耗掉蔬菜中30%的
抗氧化剂。但如何达到规定摄入量呢?研究人员建议,把剁碎的
辣椒、
青椒、胡萝卜等蔬菜塞满面包,将其当成早餐或午餐。
2.多交朋友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
朋友圈广的人平均延寿7年。所以,尽量在工作中多认识新面孔或主动向素未谋面的邻居问好。
3.告诉自己,“退休后的生活依旧五彩缤纷”
该研究出自
耶鲁大学。专家们指出,老年人应多给自己的晚年生活找点儿乐子,培养些兴趣,或多做
公益事业。《身心医学》杂志研究报告显示,无私的行为将对人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能将注意力从一些让人不开心的事情上移开。
十二少与多
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
少气、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此行十二少,
养生之都契也。
多思则视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损,多事则醒疲,
多语则气争,多气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妄错混乱,怒则百脏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焦煎无欢,此十二多不除,伤
生之本。
养肾长寿10秘诀
1.饮水养肾
水是
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的负担。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
2.大便要畅通
大便不畅,
宿便停积,
浊气上攻,不仅使人心烦气躁,
胸闷气促,而且会伤及肾脏,导致
腰酸疲惫,恶心呕吐。因此,保持
大便通畅,也是养肾的方法。大便难解时,可用双手手背贴住双肾区,用力按揉,可激发
肾气,加速排便;行走时,用双手背按揉肾区,可缓解腰酸症状。
3.护好自己的双脚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
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另外,足底有许多穴位,如
涌泉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觉前可以按揉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
4.运动养肾
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养肾纠虚,是值得提倡的积极措施。 这里向您介绍有助于养肾纠虚又简单易学的运动方法:两手掌对搓至
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
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运动可
补肾纳气。
5.吞津养肾
口腔中的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来,不到一天时间,就会感到腰部酸软,身体疲劳。这反过来证明,吞咽津液可以滋养
肾精,起到保肾作用。
6.睡眠养肾
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发现,许多
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
睡眠不足的经历。因此,不要过度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有利于肾精的养护。
7.饮食保肾
能够补肾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
黑芝麻、
黑木耳、
黑米、
黑豆等
黑色食物可养肾外,
韭菜、核桃、羊腰、虾等也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
8.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神经,产生
排尿反射。这时一定要及时如厕,将小便排干净。否则,积存的小便会成为水浊之气,侵害肾脏。因此,有尿时就要及时排出,也是养肾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9.警惕药物
不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一些副作用,有的药物
常服会伤肾。所以在用药时要提高警惕,要认真阅读说明书,需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时,要咨询相关专家。
10.避免劳累节房事
体力劳动过重会伤气、脑力劳动过重会
伤血、房劳过度会伤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劳作有度,房事有节。这样才有助于养肾护肾精。
推断寿命
得到较为广泛认同的推断寿命极限的方法有五种:
按生长期
法国生物学家巴丰指出,
哺乳动物的寿命约为
生长期的5~7倍,这就是通称的巴丰寿命系数。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预计寿命可达100~175年。
生命周期
俄罗斯莫斯科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穆尔斯基和
莫斯科大学数学系教授库兹明指出,人的生命周期时间是15.15的倍数,例如人的第一个生命周期是诞生时期,第二个时期是正常妊娠天数266天的15.15倍,即约11年——统计数字表明,人在11岁时体质最弱;用11再乘以15.15,为167岁,他们认为这个就是人类的寿命极限。
细胞分裂
美国
佛罗里达大学遗传学研究中心的海弗利克博士在实验室条件下对
人体细胞进行实验,发现人体的
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分裂50次左右中止,“50次”被视为培养细胞的“
传代次数”,也即“海弗利克限度”,细胞的每次
分裂周期约为2.4年,因此人类寿命可能为120岁左右。
性成熟
一般哺乳动物的寿命是性成熟期的8~10倍,人类的性成熟期为14~15年,寿命因此可达110~150年。
剩余寿命
这是一种较新的衡量方法,是将某一时期仍在生的人士的
平均年龄与当时的
平均寿命相比。
此外还有些推算方法,认为人类的寿命应该更长,可达200~300岁,而平均寿命大大低于此数是因为人经常受到各种“意外”的影响。又如俄罗斯科学家的“800岁”之说,则是建立在通过
抗氧化物控制
自由基的活动,以达到长寿效果。
探秘
百岁寿星为什么长寿有无数人询问、研究,但各种长寿方法几乎都是评想象的猜测,貌似真理但实施起来也难以防病治病。
经过近30年的研究,我们认为百岁除了有地域、环境、
体力活动等原因,最重要的是他们不过是巧合的科学食疗,完全是运气。最重要的还是
内因起作用。如果让人少得病、不得病就可以“制造”大量的长寿者。百岁寿星们的基本特点也是如此。
通过对各种医疗、健康、养生、食疗等长寿方法分析,我们认为只有能预测、防治全身上百种身心智常见病才是长寿的好方法。
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百岁以上寿星并不是依靠药物等获得健康、长寿的,他们依靠的主要是日常食物,所以说,如果把他们巧合的科学食疗变成科学,就能“制造”大量的百岁寿星。
长寿纪录
历史记录
中医师
李清云,生年有说是1677年,逝于1933年,即他活了256岁,是个
素食主义者。更详细的说法是在他100岁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政府的特别奖励;200岁的时候仍常去讲学;还说他曾娶过24个妻子,育有180位后人;而他的去世也一样传奇——据说当天上午仍在山间采药,下午就无疾而终了。果如是,他的一生经历了康熙、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咸丰、同治、
光绪、
宣统九代
清帝,直至
民国,是极为罕见的超级寿星。但这些数据已经近乎神话传说。
历史上最长寿的女人:
杜特季·尤苏波娃乌兹别克斯坦卡拉卡尔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国,生于1880年7月1日,2015年因过度衰老去世,享年135岁。
历史上最长寿的男人:是中国新疆维吾尔族
萨迪克·萨伍提老人,生于1887年8月9日,已于2011年8月底去世,享年125岁。
在世的最长寿的人:一名
黎巴嫩名叫
哈米达-穆索尔玛尼的妇女的个人文件表明她出生于1877年,2015年已经141岁,这使得她有望成为世界最长寿之人。
在中国最长寿的人:中国新疆阿丽米罕老人,生于清光绪12年1886年6月25日,在2015年6月度过了129岁生日成为中国最长寿的老人,也被确认为世界上最长寿的人。
格鲁吉亚
老妪安季萨·赫维恰娃2012年10月6日逝世。享年130岁,她一直自称出生于1880年,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
2007年
10月16日,木村110岁180天,经确认出生资料,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承认
老年医学研究组织的超级
人瑞名单中。
2009年
2月23日,五十岚清志去世,木村以111岁310天之龄成为最后一位生于1897年的男人。
6月19日,
田锅友时去世,木村以112岁61天之龄成为日本最年长男性。
2010年
5月8日,英国妇人佛洛里·鲍德温(Florrie Baldwin)去世后,木村以113岁19天之龄成为世上第10顺位最长者。
9月5日,木村以113岁139天之龄超越弗雷德里克·弗雷泽成为第10年长男性。
10月4日,欧仁妮·布兰查德去世,木村以113岁199天之龄成为在世第10顺位年长者。
2011年
4月14日,美国人
沃尔特·布鲁宁去世后,木村以113岁360天之龄成为世上最年长男性。
4月19日,木村成为第7位经确认活过114岁的男子。
8月2日,意大利妇人韦内雷·皮齐纳托去世,木村以114岁105天之龄成为世第4顺位最长者。
9月11日,大西胤吉去世,木村以114岁145天之龄成为最后一位生于19世纪的日本男性超级人瑞和生于
昭和天皇之前。
10月26日,木村以114岁190天之龄超越
中愿寺雄吉成为日本史上最年长男性和日本史上第10年长者。
11月11日,木村以114岁206天之龄超越沃尔特·布鲁宁成为史上经确认第3长寿的男性。
12月2日,
长谷川千代乃去世,木村以114岁227天之龄成为日本在世最年长者和在世第三年长者。
2012年
4月19日,木村成为继克里斯蒂安·莫胜森和
艾米利亚诺·梅尔卡多·德尔托罗后第3位经确认活过115岁的男子。
5月2日,木村以115岁13天之龄超越长谷川千代乃成为日本无争议第二年长者和史上无争议第25年长者。
8月12日,木村以115岁115天之龄超越
玛莉亚·德·杰苏斯成为史上无争议第2年长者。
9月23日,木村以115岁157天之龄超越艾米利亚诺·梅尔、卡多·德尔托罗成为活过3世纪最年长男子和史上第二年长男子。
10月29日,木村以115岁193天之龄超越玛格丽特.斯基特史上无争议第15年长者。
12月17日,
迪娜·曼弗雷迪尼过世,他以115岁242天之龄成为在世最年长者,是自艾米利亚诺·梅尔卡多·德尔托罗2007年1月24日过世后6年来的第一位男性。
12月28日,
木村次郎右卫门,115岁253天,超越克里斯蒂安·莫顿森成为史上最年长者的男人。
2013年
1月2日,木村次郎右卫门,115岁258天,超越
迪娜·曼弗雷迪尼成为史上无争议第10年长者,同时也是生于1897年最年长者。
1月12日,大久保琴过世,木村以115岁268天之龄成为最后一位生于1897年的人。
3月5日,木村次郎右卫门,115岁320天,超越玛姬·巴恩斯(1882年-1998年)成为史上无争议第9年长者。
4月19日,木村次郎右卫门成为史上第一位无争议活到116岁的男子。
6月12日,木村次郎右卫门逝世。
长寿因素
长寿是人们一直关注的话题,也是一直所探寻的问题,有以下四种因素能让人长寿,下面一一介绍一下这四种因素。
第一因素:低温
因为
环境温度低,生命
能量释放较慢。若能将人的体温降低2°C~3°C,人的寿命可由70岁延长到150岁,生活在寒带的人寿命会长10~30年。因此,延长人的寿命,可用降低体温的方法。
第二因素:微饿
细胞死亡是衰老的重要因素,而轻微饥饿会激发体内的潜能,使之拯救细胞不死。做到“轻微饥饿”则不是简单、盲目地节食,而是食少而精,如吃低热量、高营养,特别是高维生素的食物。
第三因素:多病
体弱多病者往往长寿。随着
现代医学的发展,体弱多病者长寿已成不争的事实。据医学研究:人体患某些疾病痊愈后,反而增强了对该病的抵御能力。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人,年轻时体弱多病,年老后却老当益壮。
第四因素:职业
乐队指挥、僧侣、画家、牧人等寿命较长。从医学和生理方面讲,写字、作画有利于改善皮质和
植物神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精神紧张和神经
功能紊乱,排除忧愁和烦恼,消除疲劳和
七情劳损。坚持练习书画,对培养
审美趣味、陶冶情操、休养脑筋、增进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饮食秘诀
健康的饮食对老人的长寿是有帮助的,那么老人要如何饮食才是健康的呢?
老人饮食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数量少一点
老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是年轻人的1/3,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为年轻时的1/5,因而稍一吃多,就会肚子胀、不消化。所以,老人每一餐的进食量应比年轻时减少10%左右,同时要保证少食多餐。
质量好一点
蛋白质对维持老年人机体正常代谢,增强机体
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一般老人,每公斤体重需要1克蛋白质,应以鱼类、禽类、蛋类、牛奶、大豆等
优质蛋白质来源为主。
蔬菜多一点
多吃蔬菜对保护
心血管和防癌很有好处,老人每天都应吃不少于250克的蔬菜。
菜要淡一点
老年人的味觉功能有所减退,常常是食而无味,总喜欢吃味重的食物来
增强食欲,这样无意中就增加了盐的摄入量。盐吃多了会加重肾负担,可能降低
口腔黏膜的
屏障作用,增加感冒病毒在
上呼吸道生存和扩散的几率。因此,老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左右,同时要少吃
酱肉和其他
咸食。
品种杂一点
要荤素兼顾,粗细搭配,品种越杂越好。每天主副食品(不包括
调味料)不应少于10样。
饭菜香一点
这里说的“香”,不是指多用盐、味精等调味料,而是适当往菜里多加些葱、姜等调料。人的五官是相通的,可以用嗅觉来弥补味觉上的缺失。闻着香喷喷的饭菜,老人一定能胃口大开。
食物热一点
生冷食物多性寒,吃多了会影响脾胃消化吸收,甚至造成损伤。因此,老年人要尽量避免生冷食物,尤其在严冬更要注意。
饭要稀一点
把饭做成粥,不但软硬适口、容易消化,而且多具有健脾养胃、生津润燥的效果,对益寿延年有益。但老人不能因此而顿顿喝粥。毕竟粥以水为主,“干货”极少。在胃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同体积的粥在营养上和
馒头、米饭相差很多,长此以往,可能会
营养不良。
吃得慢一点
细嚼慢咽易产生饱胀感,防止吃得过多,可使食物消化更好。
早餐好一点
早餐应占全天总热量的30%―40%,质量及营养价值要高一些、精一些,但不宜吃油腻、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
晚餐早一点
“胃不和,夜不安”,晚餐吃得太晚,不仅影响睡眠、囤积热量,而且容易引起
尿路结石。人体排钙
高峰期是在进餐后的4―5小时,如果晚餐吃得过晚或经常
宵夜,那排钙高峰到来时,老人可能已经上床睡觉了。老人的晚餐最佳时间应在下午六七点,而且不吃或少吃宵夜。
长寿乡
简介
全世界有5个地方被
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为长寿之乡,其中中国有两个。它们是:中国广西
巴马、中国新疆和田、
巴基斯坦罕萨、
外高加索地区、
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
广西巴马
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
广西盆地和
云贵高原的斜坡地带。在这里,90岁和100岁以上的老人分别由第三次人口普查的242和44人,上升到第四次人口普查的291和66人,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已经增加到531和74人,有3位
老寿星达到了110岁以上,是五大长寿乡中惟一长寿老人不断增多的地方。
巴马人长寿,首先得益于大自然良好环境的赐予。巴马属于
亚热带气候,空气清新,每立方米
负氧离子的含量高达2000-5000个,最高可达到两万个,被称为“
天然氧吧”。
喜欢劳动、饮食习惯良好、生活有规律,老人每天早睡早起,耳不聋、眼不花,一头黑发。他常说:“每天不出去活动一下,吃饭就不香,晚上睡不好觉。”要不是亲眼看到他麻利地摘猪菜,我们真不敢相信他的话。
巴马人长寿还和饮食有关。他们经常吃
火麻、玉米、茶油、
酸梅、南瓜、
竹笋、
白薯等
天然食品。玉米、白薯等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火麻制成的油和汤含有大量的不饱和低脂肪酸。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
森下敬一对巴马进行调查后认为,不饱和低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摄入正是巴马人长寿的关键所在。
除了以上几点,乐观也是巴马长寿老人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在平安村平寒屯,我们遇到106岁的黄妈能时,她还背着小孙子。黄妈能耳聪目明,一边说话一边发出爽朗的笑声。她告诉我们,她五代同堂,还能记起年轻时唱的山歌。
新疆和田
新疆和田于田县的拉
依苏村是另一个在中国境内的
世界长寿之乡。拉依苏村有2400人,仅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就有16人。
肉孜老人已有110岁,身体健朗,还能干简单的农活。“晚上吃饭睡不着觉。”他说。据肉孜的大儿媳妇讲,老人喜欢吃汤汤水水的东西,爱吃玉米做的馕。“我家的大孙子16岁啦,希望我公公能看到他
重孙子的婚礼。”她说。
104岁的买提库尔班·肉孜和95岁的肉孜汗·肉孜。他们是亲兄妹,哥哥早晨起来喜欢散步,回家时顺便把一些草放到
羊圈里喂羊。妹妹肉孜汗在50岁之前没得过什么大病,只是偶尔患上感冒。她早晨喝茶、吃馕,中午吃
拌面、汤饭和
馍馍,晚上吃半个馕。
97岁的努热勒阿洪·托乎提和他80岁的老伴。努热勒阿洪看电视能看到晚上11时,早晨7时起床,中午能吃一盘
拉条子,不好甜食。他早晚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喝足
白开水。当问起他的长寿秘诀时,努热勒阿洪说,他年轻时身体很好,一个人开垦出了3亩荒地,身体还是挺结实。另外,他和老伴从来没吵过架,子女都很孝顺,跟邻居也很和睦。
外高加索
百岁老人还选美
格鲁吉亚举办了90岁以上老人的“
选美大赛”,
参赛者中年龄最大的已有106岁---百岁老人选美,这可能只有在外高加索这样的长寿乡才会发生。据统计,格鲁吉亚500多万人口中百岁寿星达20000多人,90岁以上的超过二十万。而在
阿塞拜疆,上世纪80年代初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曾多达630人。
外高加索人的乐观生活态度是他们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记者在参加当地人的婚礼时,经常发现八九十岁的长者和年轻人一起又唱又跳。如果他们自己不说,人们都猜不出他们的真实年龄。除了乐观的心态,当地人的饮食也很讲究。在格鲁吉亚的长寿乡阿巴哈吉亚,当地居民每天都吃用
玉米面做的面包和粥。这里的人每天至少喝两杯牛奶、
三杯赫莎蜜、三四杯
酸奶,喝时还要放葱、芹菜等。此外,当地人还常吃
菠菜、
豆角、韭菜、白菜、洋葱、红辣椒以及当地产的
无花果,不
吃香肠、熏肉或
火腿,很少吃蛋糕、土豆、
动物油脂和
糖果。他们不喝咖啡,主要喝当地产的“格鲁吉亚茶”。
巴基斯坦
六七十岁不算老
1933年,英国作家
詹姆斯·希尔顿来到巴基斯坦的
罕萨山谷,在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后,他写出了闻名世界的《失落的地平线》。在书里,他把罕萨称为“香格里拉”。 罕萨山谷距离中国的新疆仅30多公里,4.5万罕萨人世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据记者了解,在罕萨,当地人几乎从不患病,六七十岁根本不叫老人,八九十岁仍可在地里劳作,健康地活过一百岁在这里并不算什么稀罕事。
为了解开罕萨人的长寿之谜,英国医生罗伯特·麦卡森进行了实地考查,发现了罕萨人长寿的秘诀。一是饮食:罕萨人喜欢吃粗制面粉、
奶制品、水果、
青菜、薯类、芝麻等。他们还喜欢适量饮用一种由
葡萄、
桑葚和杏制成的烈酒“罕萨之水”。二是得天独厚的
自然条件:罕萨山谷附近有许多冰川、河流,这些水体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常年饮用有利于
人体健康。罕萨人在种庄稼时也用这种水进行灌溉,从来不施农药,种出来的
瓜果蔬菜特别有营养。三是生活习惯:罕萨人多以务农为生,古朴的生活习惯使他们远离了现代社会的
恶性竞争,又为自己的长寿增加了一块砝码。
厄瓜多尔
没有金钱概念
在厄瓜多尔南部山区有一个叫比尔卡班巴的村庄。1970年,村里一个叫米格尔·卡尔比奥的人得了眼病,有生以来第一次去看病。这次眼病使比尔卡班巴闻名于世,因为米格尔当时据称已活过了120岁。
据当地政府介绍,比尔卡班巴大约有5000人,其中有20多位百岁以上的老人。由于一百年前这个地区还比较落后,没有完整的人口档案系统,这个数字很难证实。但不管怎样,这个山村是公认的
西半球最长寿之地。村里有位102岁的卢西拉
老太太,几年前还能在小镇的狂欢节上跳舞。在被问到为什么长寿时,她说:“我们走路走得多,到老了也要干活。”
长寿名人
历来有不少名人因在其短短的一生中迸发出惊人的能量而被后世人所铭记,其实,历史上伟大的名人也有许多人是非常长寿的,并且在成就上毫不逊色,其中的一些更因其长久的人生轨迹获得了额外精深的思索以及迟来的成绩。这里谨罗列活过耄耋之年的名人以览于诸位: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 哲学家,古
希腊三贤之一
米开朗琪罗:1475-1564 雕塑家,画家
提香:1490-1576 画家
雨果:1802-1885 法国作家,著有《
悲惨世界》
斯托夫人:1811-1896 作家,著有《
汤姆叔叔的小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作家,著有《
复活》
叶芝:1856-1939 诗人
泰戈尔:1861-1941 印度诗人,诺奖得主
绥拉菲莫维奇:1863-1949 作家,著有《铁流》
伏尼契:1864-1960 作家
纪德:1869-1951 作家,著有《
伪币制造者》
丘吉尔:1874-1965 英国政治家
雅娜·卡尔曼特:1875-1997 法国长寿者,活到122岁,年龄被
吉尼斯世界纪录确证,是经确证的世界上最长寿的人。
黑塞:1877-1962 德国作家,著有《
荒原狼》,诺奖得主
海伦·凯勒:1880-1968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残疾人,杰出的励志作家
毕加索:1881-1973 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
卢浮宫的艺术家
莫里亚克:1885-1970 作家,代表作《在路上》
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 女侦探小说家
托尔金:1892-1973 作家,著有《指环王》
博尔赫斯:1899-1986
阿根廷作家,著有《小径分岔的花园》
郑集:1900-2010 中国生化学家、
营养学的奠基者
贝克特:1906-1999
荒诞派代表,著有《
等待戈多》
纳吉布·马哈富兹:1911-2006
埃及作家,诺奖得主
尤奈斯库:1912-1994 荒诞派代表,著有《
秃头歌女》
光未然:1913-2002 中国诗人,著有《黄河大合唱》
阿瑟·米勒:1915-2005 剧作家,著有《
推销员之死》
索尔·贝洛:1915-2005 作家,著有《
洪堡的礼物》
荣毅仁:1916-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主席、杰出的企业家
塞林格:1919-2010 美国作家,著有《
麦田里的守望者》
亚历克斯·哈利:1921- 2008 黑人作家,著有《根》
阿兰·罗布-格里耶:1922-2008 作家
超长寿可行性
一、有些人觉得数万年来,人类的寿命极限只有100多岁,所以就认为这是
自然规律,永远都不会改变,其实只是延长生命的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起来而已,毕竟生物技术才发展起来,还处在“幼年时期”。
海拉细胞是美国妇女海莉耶塔 拉克斯(Henrietta Lacks)的宫颈
癌细胞,此妇女在1951年死于该
癌症。
HeLa细胞系是不死的、永生的,并可以无限分裂下去,都被世界各地的研究所不间断的培养。可惜这种细胞是癌细胞,但是说明细胞在一些条件下具备长生不老,未来可能会让海拉细胞脱离癌细胞的特性而保留长生不老的特性。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
细胞核重编程技术,被称为细胞“返老还童”技术,科学家将成年人的细胞还原为
多能干细胞。
二、
老龄化问题:将来人类平均寿命达到几百岁,如果由于老龄化而干不动工作,那么就由未来的智能机器人和遥控机器人来工作,人类在家里按按钮就行了,例如:遥控建筑机器人盖房子。
三、粮食与
能源问题:假设一栋楼房,1到10层住人,11到20层是露天的楼板,上面种植庄稼,21到30层也是露天的楼板,上面铺设
太阳能面板,这样粮食和能源问题都解决了。为了良好的通光,楼板可能做成环形或条形的。
药物研制
长寿几乎是世界各民族的追求。
中国历史上,
秦始皇、
汉武帝等强大的帝王,也不能免俗地求仙、服丹,以求长生。那么人类到底能活多长?研究人员发现一种
药物疗法,有望通过限制并修复细胞
DNA损伤的方法治疗一种影响儿童的早衰疾病。澳大利亚
新南威尔士大学医学院院长彼得·史密斯也宣称,随着干细胞治疗等新技术以及用于帮助人体自身修复的新药物的研发,人类寿命预期将很有可能达到150岁。
科研人员正在一群罹患
Ⅱ型糖尿病等
老年病患者中进行的一种合成分子药物的临床试验。这一试验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据了解,这种药物的性能比已知的“长寿药”
白藜芦醇(红酒中发现的
植物化合物,可以激活一种叫做去
乙酰化酶的
蛋白质,已实验能延长酵母、蠕虫、
果蝇和
非洲肥鼠的寿命)的效力要强1000倍。
澳大利亚的老龄化研究专家们认为,尽管这种用来进行身体自我修复的新药尚处于研发初期,但是“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终有一天,人类将能活到150岁以上”。有研究人员更进一步宣称,基于已有的研究,第一批能够延缓人类衰老的药物将有望在5年至10年内问世。
对于“长寿药”的研究世界各国都在进行:2006年的俄罗斯《
共青团真理报》就报道俄罗斯莫斯科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已经发明了一种强大的
抗氧化剂,如果这种抗氧化剂工作正常,人类将来甚至可以活到800岁;2009年,美国科学家在《
自然》杂志上宣称,一种名为
雷帕霉素的药物可能延长人类寿命;2010年,英国科学家称,从千年冰川中提取的细菌有可能使人类活到140岁,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这种细菌制成药物并进行临床试验;同年,美国
纽约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老龄化研究协会的一个科研小组表示,他们已经找到三种可以阻止老年疾病,
延长寿命的基因,据此原理研制的药物,让人们活到100岁没问题。
传统纹饰
传统吉祥纹样。纹饰以一图案化的长寿字构成,意人长寿。亦有增长其两边或四边笔划的,称“长脚寿字”,亦寓长寿之意。